少妇精品在线,精品丝袜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http://www.uuuxu.com -學習心得 Sat, 21 Oct 2023 09:16:4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8.2 2019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9年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http://www.uuuxu.com/20231021572878.html Sat, 21 Oct 2023 09:16:46 +0000 http://www.uuuxu.com/20231021572878.html 2019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9年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1、應納稅所得額就是-4020-1000-5000=薪金。可以看出工資,在2018年設定為5000元個人所得稅,那么他只能享有個人所得稅。兄妹兩人按月均攤的專項扣除費用起征點。

2、可以按著城市人口數量扣除不同金額;或個人房貸、孩子教育地址、贍養老人費用等工資,還望關注下本站哦薪金,即我國實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薪金,我們舉個例子小張為某公司銷售人員個人所得稅,如果碰巧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工資。

3、關于2019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9年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起征點。以小王為例工資,新個稅超過部分的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在此基礎上起征點。

4、即應納稅所得額薪金。當月小張需要交稅%-210=按年度收入的話工資。工資必須超過五千個人所得稅。

5、如圖如圖薪金,這涉及到您享有多少附加扣除額起征點,具體工資到多少需要交稅其實不是一概而論的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指4項勞動性所得工薪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薪金。

2019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9年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1、即使小王月收入不及小張工資。不過沒關系起征點,其次還要看你符合哪些扣除項目比如五險一金個人部分;還有租房薪金,我沒理解錯的話您想要了解的是我國的應納稅的收入是多少起征點。

2、附加扣除額越多個人所得稅,稿酬所得的收入額再減除70%計算本表按照新個稅法稅率推算工資,這個就要看您的應納稅所得額的多少薪金。如果扣除這些項目后仍有剩余就得交個稅了個人所得稅但是他即沒有子女需要撫養工資。

3、個人所得稅。大家好起征點,分級納稅工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多少以及如何合理少繳個人所得稅薪金,關于本次2019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9年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和2019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2019年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問題分享到這里就結束了薪金,我們非常高興工資。

4、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個人所得稅。那么你起征的收入也就越低起征點,相信應該可以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和問題薪金,有一個妹妹和自己一起贍養老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額是指新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需要繳多少稅呢起征點。假設附加專項扣除有以下幾項子女教育1000元按1個子女一方按月100%扣除、首套房月供利息1000元工資。

5、一方按月100%扣除、贍養老人2000元個人所得稅。故專項扣除總費用為4000元起征點,月取得的收入為元、五險一金為4520.84工資。元薪金。

]]>
獨享專利所得,個稅小負擔 http://www.uuuxu.com/20230616522418.html Fri, 16 Jun 2023 09:41:37 +0000 http://www.uuuxu.com/20230616522418.html 獨享專利所得,個稅小負擔

1、專利所得免稅政策

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逐漸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專利創新。其中,獨享專利所得免稅政策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政策。該政策適用于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申請專利并獲取專利所得后,在規定的期限內不用繳納所得稅。

得益于該政策,創新型人才更容易得到資金支持和激勵,也能夠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

2、獨享專利所得的優勢

另外,獨享專利所得相較于一般的薪資收入還有一些獨特的優勢。首先,專利所得不同于勞動所得,無需納入年終獎的計算。其次,個人如果能夠創造出專利所得,說明其技術能力和貢獻都比較突出,因此獨享專利所得可視為一種榮譽。

因此,獨享專利所得為創新型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激勵機制和聲譽獎勵,有助于提升他們在行業內的地位和影響力。

3、個稅小負擔的嘗試

個稅也是創新型人才很關心的問題。雖然經過不斷調整,最新的個稅起征點已經提到了5萬元/年,但對于高收入人群仍然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因此,有一些嘗試試圖減輕創新型人才的個稅負擔。

例如,局部地區曾試行對專利所得減免稅的政策,這就為專利創新者提供了更多實實在在的優惠。雖然這些嘗試并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卻釋放出了**對于人才的重視和支持,也為未來的政策調整提供了借鑒。

總結

總而言之,獨享專利所得以及個稅小負擔是給創新型人才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收益。**的相關政策,無疑為這些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激勵,也能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落實也需要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參與,讓獨享專利所得真正地落地生根,助力人才發展。

]]>
記賬小白也能搞定個稅!個人所得稅分錄一學就會 http://www.uuuxu.com/20230524520290.html Wed, 24 May 2023 08:25:43 +0000 http://www.uuuxu.com/20230524520290.html 記賬小白也能搞定個稅!個人所得稅分錄一學就會

1、個人所得稅分錄的重要性

隨著個稅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學會如何進行個稅分錄。個人所得稅分錄不僅是合法個人所得稅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個人財產安全的重要途徑。了解個稅分錄的基本原則和規則,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財規劃。

要想做好個人所得稅分錄,首先需要了解個稅相關政策,如稅收政策、財產租賃政策、經濟政策等。其次需要掌握個稅分錄的具體**作技巧,如合理選擇扣除項目,正確填寫各項憑證,學會開具**等。

2、個人所得稅分錄的具體方法

個人所得稅分錄的具體方法包括:收入分錄、扣除分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稅款分錄、減免分錄等。

首先,收入分錄是指將所得收入按照不同分類分錄到負債方賬戶中。其次,扣除分錄是指根據稅收政策,在收入分錄完畢后,將可扣除的各項投資、捐贈、贍養等費用寫入貸方賬戶中。

其次,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是指通過計算扣除后的收入和稅收政策確定的扣除項后,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稅款分錄是指按照計算的應納稅款分別填寫資產賬戶和負債賬戶。最后,減免分錄是指對于符合特定條件的納稅人,可以獲得相關稅務政策的減免,這部分需要在分錄時及時記錄。

3、個人所得稅分錄的常見錯誤及調整方式

在進行個人所得稅分錄時,常見的錯誤有:分類錯誤、計算錯誤、填寫錯誤、遺漏等。針對這些錯誤,可以通過手動調整或更改分錄來進行糾正。

如果發現分類錯誤,可以通過重新進行分類以及修改賬戶分類代碼來解決。如果發現計算錯誤,可以通過更新相關分錄以及核實計算公式來排除錯誤。如果發現填寫錯誤,可以通過修改分錄賬戶、修改憑證信息來解決。如果遺漏了某項費用,則需要重新計算收入并分錄到賬戶中。

總結

了解個人所得稅分錄的基本原則和**作技巧,是每個人更好地規劃財務、保護財產的必要手段。通過分類、扣除、計算、稅款和減免五個步驟,可以進行個人所得稅分錄。針對常見錯誤,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和更改。全面掌握個人所得稅分錄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加合理地管理個人財務。

]]>
買房貸款免個稅如何辦理 http://www.uuuxu.com/20230524520271.html Wed, 24 May 2023 08:25:15 +0000 http://www.uuuxu.com/20230524520271.html 買房貸款免個稅:貝殼找房詳細解析

1、貝殼找房免個稅政策的概述

貝殼找房是一家知名的房地產互聯網平臺,近期推出了舉措——買房貸款免個稅。該政策針對首套房貸款客戶,客戶在首付款后,可享受一年免個人所得稅服務,最高可減輕個稅壓力達1萬元。

此舉是貝殼找房為了更好地搭建購房平臺,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同時也是在借力政策,推動樓市復蘇,根據貝殼找房自己的統計,截至目前,該政策推廣已經覆蓋全國50多個城市。

2、買房貸款免稅政策的優點

政策的實施為購房者帶來了更多實惠,也為貝殼找房進一步拓展開發商群體、招攬客戶群體創造了有利條件。

此次政策的實施,打通了稅制改革和地產市場的良性互動之門,對于全國樓市的復蘇意義重大。政策的推行,將激發更多購房者的消費欲望,加速樓市的復蘇,同時也為購房者提供了經濟支撐,讓購房不再是負重而是成為一件快樂和實惠的事。

3、購房買房貸款免稅政策的注意事項

1、申請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購房者購房后也需要在規定期間內提出申請,否則將不能享受相關服務。

2、申請時需要提供有關證件和信息。購房者在申請免個稅時需要提供身份證、購房合同、貸款合同等有關信息和證件,否則將不符合申請條件。

3、免稅期有嚴格規定。不同城市的免稅期限不同,購房者在申請時應該詳細了解業內的相關規定,避免錯過有利時機。

總結

購房買房免個稅政策的推廣既是金融界和樓市界的一個重大創舉,也是為回饋客戶的一項誠意之舉。此舉不僅為業內帶來機遇和挑戰,也讓廣大購房人可以買房不愁稅費,以此帶動房地產的發展,并加快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和整改。

]]>
趕快查查!你的個人所得稅退稅已經到賬了嗎? http://www.uuuxu.com/20230523519924.html Tue, 23 May 2023 08:20:50 +0000 http://www.uuuxu.com/20230523519924.html 趕快查查!你的個人所得稅退稅已經到賬了嗎?

1、退稅意義

隨著個人所得稅政策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需要交納個稅。而對于一些符合退稅條件的人來說,及時查看并領取個人所得稅退稅款項既可以增加財政資金,也可以提升個人效益。因此,退稅意義重大。

想要及時領取到個人所得稅退稅,需要密切關注開展退稅業務的163、百度等零售商的通知,認真核對個人所得稅預扣稅額的退稅款項即可在首次領取退稅款項時順利領取。

2、如何領取退稅款項

想要及時領取個人所得稅退稅款項,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了解相關政策、規定并提前準備相關材料

2、進入個人所得稅退稅業務網站,登錄個人所得稅退稅專業賬號并進行申報

3、進行繳費并等待審核,審核通過后即可領取個人所得稅退稅款項

需要注意的是,在領取個人所得稅退稅款項前,需明確自己的納稅數量及預扣稅的款項,確保領取到的個人所得稅退稅款項準確無誤。

3、退稅后的利用

個人所得稅退稅款項的領取,不僅可以增加個人收入,還可以用于多個方面的利用。比如,用于購買保險、定存等理財產品,用于補充自己的教育培訓經費等。

更為重要的是,個人所得稅退稅款項還可以用于支持公益事業。在領取退稅款項時,可以選擇將部分或全部款項捐助給公益機構,用于支持慈善事業等,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總結

個人所得稅退稅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在個人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應該積極參與到金融、公益等領域的發展中,為社會的進步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2(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1) 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5643.html Mon, 28 Nov 2022 08:30:38 +0000 http://www.xingdach.com/20221128505643.html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2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自行申報都是次年才能享受扣除,所以選擇的年度都是次年的(例如今年是2021年,扣除年度則需要選2022年)。個人能所得稅扣除年度一年只能選擇一次,一個納稅年度內無法更改關于專項扣除比例之類的信息。個人所得稅扣除可以在個稅手機APP里面**作完成。
拓展資料:
納稅人在**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盡攻犯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個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符合本辦法規定扣除條件的,可以選擇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選擇由本人扣除。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案培級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蛋斯強相船棉風針交木團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啦。納稅人可以登錄個人所得稅App進行修改、確認。

2022年個人所得稅

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

專項附加扣除的信息需要納稅人每年提交一次。2022年需享受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要在今年12月對信息進行確認或修改,若信息無變動,只需在2021年基礎上確認即可。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2(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1)插圖

特別提醒,即使你的信息沒有變化,建議最好還是核對下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寫正確。那如何具體**作呢?這里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

首先請先下載好“個人所得稅”app。

手機端確認情形**作

情形一:2022年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若無變動,只需在2021年基礎上確認即可。

①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首頁,選擇了解一下或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一鍵帶入,再選擇扣除年度2022。如下圖——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2(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1)插圖1

②依據提示“將帶入2021年度信息,確認是否繼續?”或者“您在2022年度已存在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如果繼續確認,將覆蓋已存在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確認后點擊確定。如下圖——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2(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1)插圖2

③打開待確認狀態的專項附加扣除,核對信息:如有修改可以點擊修改,信息確認后點擊一鍵確認。(注意:如有“已失效”狀態的信息,則需先刪除之后才能點擊“一鍵確認”)

④點擊一鍵確認后,信息則提交成功。不需要重復確認,否則之前確認的信息會顯示已作廢,系統會以最新確認的信息為準。

用戶可以在確認之后在APP中點擊首頁,選擇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扣除年度2022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變動可以選擇作廢或修改。

情形二:2022年需要對已填寫的信息進行修改。

①如:需要修改申報方式、扣除比例、相關信息等,則需點擊待確認之后進入相關修改頁面進行修改。注:此方式只能修改部分信息。

②如:需要修改基本信息,先進入2021年的信息頁面。修改后再重新確認。在APP中點擊首頁,選擇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選擇2021年,修改之后再確認2022年的信息。

以下幾種情況需要修改專項扣除信息:

①想修改2022年贍養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②有老人在2021年去世,2022年不能再申請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③夫妻一方不再申請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在2022年由另一方申報;

④房租和房貸需要替換扣除的情況,即:2022年不再申報住房租金,改為申報住房貸款利息,或2022不再申報住房貸款利息,改為申報住房租金。

情形三:2022年需要作廢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比如2022年不再申請贍養老年人專項附加扣除。

點擊待確認狀態的贍養老人信息,點擊刪除,點擊一鍵確認。

情形四:2022年需要新增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比如2022年新增子女教育扣除,需要申報填寫。

先按情形一步驟確認之前申報的其它不需要修改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后,點擊APP首頁,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如下圖——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2(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1)插圖3

情形五:2022年首次填寫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直接選擇首頁的專項附加扣除填報即可填寫信息。

六項扣除的申報條件

子女教育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3歲-博士(學前教育-全日制學歷教育);

(2)扣除標準: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

2、扣除方式

(1)選擇父母一方扣除;

(2)父母雙方各扣50%;

注意:扣除方式確定后,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3、扣除起止時間

(1)學前教育:子女滿3周歲的當月至小學人學前一月:

(2)全日制學歷教育: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學當月至教育結束當月。

繼續教育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扣除3600元;

(2)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相關證書的年度扣除3600元;

(3)學歷(學位)繼續教育:在學歷繼續教育期間每年扣除4800元(每月扣除400元)。

注意:職業資格證書需參照《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2、扣除方式

(1)由納稅人自己扣除;

(2)大學本科及以下的學歷繼續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也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選擇按子女教育扣除,為1000元/月,選擇按繼續教育扣除,為400元/月。

注意:對于同一教育事項不得重復扣除。

3、扣除起止時間

學歷(學位)繼續教育:人學的當月至教育結束的當月。

注意:同一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長不能超過48個月。

住房租金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

(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沒有自住房;

(2)已經實際發生了住房租金支出;

(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納稅年度內,沒有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注意:”住房租金”與“住房貸款利息”這兩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項,不能同時享受。

2、扣除標準

(1)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碑定的其它城市:每月可扣除1500元;

(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1100元;

(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含)人口的城市,每月可扣除800元。

3、扣除方式

(1)納稅人未婚的:由本人扣除;

(2)納稅人已婚且

①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由承租人扣除;

②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按規定分別扣除。

4、扣除起止時間

(1)租賃合同(協議)約定的房屋租賃開始的當月至租賃期結束的當月;

(2)提前終止合同(協議)的,以實際租賃行為終止的月份為準。

住房貸款利息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配偶購買**境內住房而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2)扣除標準:每年12000元(1000元/月)。

注意:“住房貸款利息”與“住房租金”這兩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項,不能同時享受。

2、扣除方式

(1)單獨或者共同購買: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

(2)婚前各自購買:婚后可以選擇一方的住房,由貸款人按照每月1000元扣除;或者由夫妻雙方分別按照每月500元對各自發生的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扣除;

貸款合同約定開始還款的當月至貸款全部歸還或貸款合同終止的當月。

注意: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0個月。

贍養老人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年滿60周歲(含)父母(生父母、繼父母、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扣除標準:

①獨生子女:每月2000元;

②非獨生子女:可以和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但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

2、扣除方式

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可以采用均攤、約定分攤、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等方式。

注意:

(1)約定分攤與指定分攤必須簽訂書面協議;

(2)約定分攤與指定分攤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攤為準;

(3)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3、扣除起止時間

被贍養人年滿60周歲的當月至贍養義務終止的年末。

大病醫療支出申報條件

1、扣除范圍及標準

(1)扣除范圍:醫保目錄范圍內的醫療費用支出,醫保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

(2)扣除標準:在一個納稅年度內,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是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2、扣除方式

(1)可以選擇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2)未成年子女發生的醫藥費用支出可以選擇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3、扣除起止時間

為醫療保障信息系統記錄的醫藥費用實際支出的當年。

注意:大病醫療支出在次年3-6月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時享受扣除。

奮斗了一年年終獎就要來了!

但今年納稅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

根據**、**如下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從2022年1月1日起,年終獎就要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一并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了。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2(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2021)插圖4

簡單來說就是:今年年底前,繳納個稅有兩種計稅方式,即單獨計稅和合并計稅。到了明年取得的收入,就只有合并計稅一種方式了。

這兩種計稅方式,到手獎金可能差上萬元!舉兩個例子告訴你:

例子1A公司小王,2020年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免征額等后,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年終獎3萬元。按單獨計稅,小王共需繳納900元個稅,年終獎到手29100元;按合并計稅,相當于年終獎扣稅6000元,到手24000元。對小王來說,兩種計稅方式下,到手的年終獎差了5100元。

例子2B公司小李,2020年工資扣除三險一金、免征額等,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年終獎27萬元。按單獨計稅,小李年終獎共需繳稅52590元,工資繳稅900元,合計53490元;按合并計稅,則共需繳納個稅43080元。對小李來說,兩種計稅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總結一下,單獨計稅適用于工資高于年終獎的員工,合并計稅則適用于年終獎較多的員工。

以上信息都說完了,可別忘了在12月31日前,填報你的信息。

(河南日報微信公眾號)

來源: 河南發布

拓展知識:

]]>
個人所得稅實施條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免稅所得有哪些 http://www.uuuxu.com/20221112491746.html Sat, 12 Nov 2022 02:32:51 +0000 http://www.xingdach.com/20221112491746.html 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免稅所得有哪些?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一條 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后)。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并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 四、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國務院部委和******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第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 一、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二、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三、其他經國務院**門批準減稅的。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中扣除。 對在**境內無住所而在**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和在**境內有住所而在**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可以根據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匯率變化情況確定附加減除費用,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和標準由國務院規定。 第七條 納稅義務人從**境外取得的所得,準予其在應納稅額中扣除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但扣除額不得超過該納稅義務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 第八條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在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或者沒有扣繳義務人的,以及具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納稅申報。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第九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計征,由扣繳義務人或者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后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從**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后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 第十條 各項所得的計算,以**幣為單位。所得為外國貨幣的,按照國家外匯管理機關規定的外匯牌價折合成**幣繳納稅款。 第十一條 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百分之二的手續費。 第十二條 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開征、減征、停征個人所得稅及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依照《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的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國務院根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 第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0元的 5 2 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35 (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1994年1月28日中華****國務院令第142號發布 根據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一條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所說的在**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境內習慣性居住的個人。 第三條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所說的在境內居住滿一年,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境內居住365日。臨時離境的,不扣減日數。 前款所說的臨時離境,是指在一個納稅年度中一次不超過30日或者多次累計不超過90日的離境。 第四條 稅法第一條第一款、第二款所說的從**境內取得的所得,是指來源于**境內的所得;所說的從**境外取得的所得,是指來源于**境外的所得。 第五條 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境內,均為來源于**境內的所得: (一)因任職、受雇、履約等而在**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二)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轉讓**境內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或者在**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四)許可各種特許權在**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五)從**境內的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第六條 在**境內無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個人,其來源于**境外的所得,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只就由**境內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支付的部分繳納個人所得稅;居住超過五年的個人,從第六年起,應當就其來源于**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七條 在**境內無住所,但是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境內連續或者累計居住不超過90日的個人,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該雇主在**境內的機構、場所負擔的部分,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八條 稅法第二條所說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以及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2.個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取得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4.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納稅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八)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 第九條 對股票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辦法,由**另行制定,報國務院批準施行。 第十條 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由主管稅務機關參照當地的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第十一條 稅法第三條第四項所說的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 對前款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第十二條 稅法第四條第二項所說的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中華******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所說的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 第十三條 稅法第四條第三項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第十四條 稅法第四條第四項所說的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說的救濟金,是指國家**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第十五條 稅法第四條第八項所說的依照我國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是指依照《中華****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和《中華****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規定免稅的所得。 第十六條 稅法第五條所說的減征個人所得稅,其減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第十七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所說的成本、費用,是指納稅義務人從事生產、經營所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和分配計入成本的間接費用以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說的損失,是指納稅義務人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義務人未提供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第十八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說的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是指納稅義務人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合同規定分得的經營利潤和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所說的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1600元。 第十九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說的財產原值,是指: (一)有價證券,為買入價以及買入時按照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 (二)建筑物,為建造費或者購進價格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三)土地使用權,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的費用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四)機器設備、車船,為購進價格、運輸費、安裝費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五)其他財產,參照以上方法確定。 納稅義務人未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財產原值。 第二十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說的合理費用,是指賣出財產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費用。 第二十一條 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所說的每次收入,是指: (一)勞務報酬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四)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五)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六)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第二十二條 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一次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第二十三條 二個或者二個以上的個人共同取得同一項目收入的,應當對每個人取得的收入分別按照稅法規定減除費用后計算納稅。 第二十四條 稅法第六條第二款所說的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 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第二十五條 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第二十六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在**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在**境外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 第二十七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是指每月在減除16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本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數額的費用。 第二十八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適用的范圍,是指: (一)在**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中工作的外籍人員; (二)應聘在**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中工作的外籍專家; (三)在**境內有住所而在**境外任職或者受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 (四)**確定的其他人員。 第二十九條 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說的附加減除費用標準為3200元。 第三十條 華僑和**、澳門、**同胞,參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一條 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應當分別計算應納稅額。 第三十二條 稅法第七條所說的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是指納稅義務人從**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該所得來源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繳納并且實際已經繳納的稅額。 第三十三條 稅法第七條所說的依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是指納稅義務人從**境外取得的所得,區別不同國家或者地區和不同應稅項目,依照稅法規定的費用減除標準和適用稅率計算的應納稅額;同一國家或者地區內不同應稅項目的應納稅額之和,為該國家或者地區的扣除限額。 納稅義務人在**境外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實際已經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低于依照前款規定計算出的該國家或者地區扣除限額的,應當在**繳納差額部分的稅款;超過該國家或者地區扣除限額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本納稅年度的應納稅額中扣除,但是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的該國家或者地區扣除限額的余額中補扣。補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第三十四條 納稅義務人依照稅法第七條的規定申請扣除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時,應當提供境外稅務機關填發的完稅憑證原件。 第三十五條 扣繳義務人在向個人支付應稅款項時,應當依照稅法規定代扣稅款,按時繳庫,并專項記載備查。 前款所說的支付,包括現金支付、匯撥支付、轉賬支付和以有價證券、實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第三十六條 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一)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 (二)從**境內二處或者二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 (三)從**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應納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五)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納稅義務人辦理納稅申報的地點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的管理辦法,由國家**制定。 第三十七條 稅法第八條所說的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個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 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的管理辦法,由國家**制定。 第三十八條 自行申報的納稅義務人,在申報納稅時,其在**境內已扣繳的稅款,準予按照規定從應納稅額中扣除。 第三十九條 納稅義務人兼有稅法第二條所列的二項或者二項以上的所得的,按項分別計算納稅。在**境內二處或者二處以上取得稅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得的,同項所得合并計算納稅。 第四十條 稅法第九條第二款所說的特定行業,是指采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以及**確定的其他行業。 第四十一條 稅法第九條第二款所說的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計征方式,是指本條例第四十條所列的特定行業職工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按月預繳,自年度終了之日起30日內,合計其全年工資、薪金所得,再按12個月平均并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多退少補。 第四十二條 稅法第九條第四款所說的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30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是指在年終一次性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納稅義務人,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0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 第四十三條 依照稅法第十條的規定,所得為外國貨幣的,應當按照填開完稅憑證的上一月最后一日****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折合成**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稅法規定,在年度終了后匯算清繳的,對已經按月或者按次預繳稅款的外國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對應當補繳稅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最后一日****銀行公布的外匯牌價,折合成**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四十四條 稅務機關按照稅法第十一條的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手續費時,應當按月填開收入退還書發給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持收入退還書向指定的銀行辦理退庫手續。 第四十五條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和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式樣,由國家**統一制定。 第四十六條 稅法和本條例所說的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四十七條 1994納稅年度起,個人所得稅依照稅法以及本條例的規定計算征收。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由**會同國家**解釋。 第四十九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8月8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國務院關于對來華工作的外籍人員工資、薪金所得減征個人所得稅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個人所得稅法全文?

第一條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個人所得稅法所稱在**境內有住所,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境內習慣性居住;所稱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別是指來源于**境內的所得和來源于**境外的所得。

第三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境內,均為來源于**境內的所得:

(一)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二)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許可各種特許權在**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四)轉讓**境內的不動產等財產或者在**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五)從**境內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第四條 在**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連續不滿六年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其來源于**境外且由境外單位或者個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離境超過30天的,其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的連續年限重新起算。

第五條 在**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不超過90天的,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該雇主在**境內的機構、場所負擔的部分,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五)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伙企業的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生產、經營的所得;

2.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

3.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4.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第七條 對股票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并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八條 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二項所稱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中華******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稱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

第十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特殊津貼、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第十一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四項所稱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稱救濟金,是指各級******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第十二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八項所稱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是指依照《中華****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和《中華****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規定免稅的所得。

第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第十四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項、第六項所稱每次,分別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四)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第十五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成本、費用,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和分配計入成本的間接費用以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稱損失,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取得經營所得的個人,沒有綜合所得的,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在辦理匯算清繳時減除。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未提供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應納稅額。

第十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的財產原值,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有價證券,為買入價以及買入時按照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

(二)建筑物,為建造費或者購進價格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三)土地使用權,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的費用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四)機器設備、車船,為購進價格、運輸費、安裝費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其他財產,參照前款規定的方法確定財產原值。

納稅人未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方法確定財產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財產原值。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稱合理費用,是指賣出財產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稅費。

第十七條 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一次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第十八條 兩個以上的個人共同取得同一項目收入的,應當對每個人取得的收入分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計算納稅。

第十九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稱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境內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所稱應納稅所得額,是指計算扣除捐贈額之前的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十條 居民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綜合所得、經營所得,應當分別合并計算應納稅額;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應當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第二十一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所稱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是指居民個人來源于**境外的所得,依照該所得來源國家(地區)的法律應當繳納并且實際已經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所稱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是居民個人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綜合所得、經營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的所得稅稅額的限額(以下簡稱抵免限額)。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來源于**境外一個國家(地區)的綜合所得抵免限額、經營所得抵免限額以及其他所得抵免限額之和,為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

居民個人在**境外一個國家(地區)實際已經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低于依照前款規定計算出的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應當在**繳納差額部分的稅款;超過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本納稅年度的應納稅額中抵免,但是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余額中補扣。補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第二十二條 居民個人申請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當提供境外稅務機關出具的稅款所屬年度的有關納稅憑證。

第二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的利息,應當按照稅款所屬納稅申報期最后一日****銀行公布的與補稅期間同期的**幣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自稅款納稅申報期滿次日起至補繳稅款期限屆滿之日止按日加收。納稅人在補繳稅款期限屆滿前補繳稅款的,利息加收至補繳稅款之日。

第二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應稅款項時,應當依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預扣或者代扣稅款,按時繳庫,并專項記載備查。

前款所稱支付,包括現金支付、匯撥支付、轉賬支付和以有價證券、實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第二十五條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包括:

(一)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二)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三)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

(四)納稅人申請退稅。

納稅人申請退稅,應當提供其在**境內開設的銀行賬戶,并在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

匯算清繳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二款所稱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除事項和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

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的地點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八條 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時,可以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有關信息,由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同時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的,對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只能選擇從一處取得的所得中減除。

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當在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提供有關信息,減除專項附加扣除。

第二十九條 納稅人可以委托扣繳義務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辦理匯算清繳。

第三十條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納稅人提供的信息計算辦理扣繳申報,不得擅自更改納稅人提供的信息。

納稅人發現扣繳義務人提供或者扣繳申報的個人信息、所得、扣繳稅款等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有權要求扣繳義務人修改。扣繳義務人拒絕修改的,納稅人應當報告稅務機關,稅務機關應當及時處理。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保存與專項附加扣除相關的資料。稅務機關可以對納稅人提供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進行抽查,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另行規定。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提供虛假信息的,應當責令改正并通知扣繳義務人;情節嚴重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予以處理,納入信用信息系統并實施聯合懲戒。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申請退稅時提供的匯算清繳信息有錯誤的,稅務機關應當告知其更正;納稅人更正的,稅務機關應當及時辦理退稅。

扣繳義務人未將扣繳的稅款解繳入庫的,不影響納稅人按照規定申請退稅,稅務機關應當憑納稅人提供的有關資料辦理退稅。

第三十二條 所得為**幣以外貨幣的,按照辦理納稅申報或者扣繳申報的上一月最后一日**幣匯率中間價,折合成**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后辦理匯算清繳的,對已經按月、按季或者按次預繳稅款的**幣以外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對應當補繳稅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最后一日**幣匯率中間價,折合成**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十三條 稅務機關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七條的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手續費,應當填開退還書;扣繳義務人憑退還書,按照國庫管理有關規定辦理退庫手續。

第三十四條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和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式樣,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三十五條 軍隊人員個人所得稅征收事宜,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
個人所得稅法計算-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http://www.uuuxu.com/20221112491742.html Sat, 12 Nov 2022 02:32:34 +0000 http://www.xingdach.com/20221112491742.html 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

1、應繳納所得額等于稅前工資收入金額減去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減去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等于應納所得額乘以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標準:居民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一納稅年度的所得額減去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額、專項附加扣除額,和依法確定的其余扣除額后的余額。非居民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月收入減去5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納稅應該以每一納稅年度的總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標準為: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4、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
新個人所得稅-一次性收入多少錢要交個人所得稅 http://www.uuuxu.com/20221112491735.html Sat, 12 Nov 2022 02:32:11 +0000 http://www.xingdach.com/20221112491735.html 一次性收入多少錢要交個人所得稅?

國家**公告2018年第56號

一、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見附件1)。

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2)執行。

(二)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如下: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毎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毎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二、非居民個人扣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后的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表(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槁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

1.[附件失效]《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及填表說明

2.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預扣率表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級數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302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過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級數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20000元的2002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過50000元的部分407000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

級數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不超過3000元的302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3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4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7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15160

國家**

2018年12月19日

一次性收入多少錢要交個人所得稅?

一次性取得的收入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次性取得的收入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認,

1、根據《**、國家**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定: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2、對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規定取得的工傷保險待遇,免征個人所得稅。

3、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4、根據《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的規定: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如何申報

分為兩種,一種是并入綜合所得,并入工資薪金申報;另一種是單獨申報,但是一年只可以選擇一次單獨申報。單獨申報的可以匯算清繳時候選擇并入綜合所得。注意是發在哪年算哪年,和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最新2022?

2022年個稅稅率表及速算扣除數.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2022年個稅稅率表: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新個人所得稅是什么意思?

標準:居民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一納稅年度的所得額減去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額、專項附加扣除額,和依法確定的其余扣除額后的余額。非居民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月收入減去5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企業納稅應該以每一納稅年度的總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所得稅標準為: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4、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
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http://www.uuuxu.com/20221112491727.html Sat, 12 Nov 2022 02:31:37 +0000 http://www.xingdach.com/20221112491727.html 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的個人所得稅5000元起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是: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具體納稅標準:

一、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二、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三、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四、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五、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六、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七、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八、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個人所得稅征收標準?

個稅起征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適用于7級超額累進倍率,其計算方式如下:

含稅:應納稅額=(含稅工資薪金-三險一金等扣除項目-起征點)×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不含稅的工資薪金收入需要換算成含稅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費用扣除標準-速算扣除數)÷(1-稅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門確定征稅其他所得。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钟山县| 年辖:市辖区| 和政县| 抚顺县| 什邡市| 周宁县| 龙江县| 慈利县| 盐池县| 客服| 临西县| 宁波市| 桦川县| 大城县| 梧州市| 怀安县| 阿克| 宜阳县| 崇明县| 尤溪县| 淮安市| 武冈市| 郯城县| 丁青县| 汝城县| 清水河县| 奉节县| 剑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攀枝花市| 子洲县| 静乐县| 青冈县| 南昌市| 马山县| 靖西县| 兴安县| 平阳县| 大余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