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是指小型微利企業。2022年,我國小微企業劃分標準為:1.資產總額,工業企業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不超過1000萬元;2、從業人數,工業企業不超過100人,其他企業不超過80人;3、稅收指標,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
一般企業是指小微企業以外的大中型企業,其資產總額、從業人員數量、納稅額度都高于小微企業。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三百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三百人、資產總額不超過五千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政策依據:
《** **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
小微企業是小型微利企業的簡稱,它是在企業所得稅方面管理的一個常用名詞,按照最新的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標準,就是335的要求。
小微企業的全稱是:小型微利企業。
目前的判定標準是,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
2、職工人數不超過300人;
3、利潤總額不超過300萬。
小微企業所得稅有優惠:利潤不超過100萬時,所得稅交2.5%;利潤在100-300萬之間的,交10%;利潤超過300萬不屬于小微企業,所得稅按25%繳納。
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小型微利企業是根據國家公布的小型微利企業認定標準來判斷的。如果你在電子稅務局的申報中,小型微利企業勾選不了,一種情況是企業上年度申報信息顯示你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另一種情況就是新辦企業未完成季度申報(因為現在財務報表都是按季度申報),系統還沒有相應的數據進行判斷和認定。
**是:19年小型微利企業認定標準如下:
小微企業就是指從事我國非限制和禁止的行業,并且還要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能夠超過300萬元,從業的人數也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是不超過5,000萬元的三個條件的企業,那么就叫做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要減按1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 **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里有相關的規定。應納稅所得額是在100~300萬之間的,那么稅負就是10%,低于標準的稅率15個百分點。一般小微企業能夠達到三個條件之后,就能夠自動享受各種的優惠。
小微企業的全稱是:小型微利企業。
目前的判定標準是,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
2、職工人數不超過300人;
3、利潤總額不超過300萬。
小微企業所得稅有優惠:利潤不超過100萬時,所得稅交2.5%;利潤在100-300萬之間的,交10%;利潤超過300萬不屬于小微企業,所得稅按25%繳納。
對于小型微利企業,目前國家有很多稅收優惠政策,(六稅兩費的減免政策,企業所得稅的優惠稅率政策,工會經費的返還政策等),那么申報時如何查看是否為小型微利企業呢?申報頁面的基本信息里都有一行小型微利企業欄次,后面有是和否選項,如果是的話,就在是的后面有一個“點”,一般都是系統已經根據相關數據作出了判斷,不需要自己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