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1.年綜合應稅額12萬元以上,年應補稅額在400元之上的,在下年3.1-6.30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 辦理 年匯算清繳。
2.取得應稅所得額沒預扣繳義務人;
3.取應稅所得額,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的;
4.取得境外所得;
5.**注銷戶籍;
6.非居民個人境內取得2處上工資所得。
如果是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話,在“申報方式”一欄會出現兩種選擇。1、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適合那些在單位上班的人,或者有扣繳單位的人,他們能在平時預扣預繳環節,申報個稅抵扣項目,非常方便。
2、沒有扣繳義務人的,則建議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也就是在自行申報時進行稅前扣除
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申報。簡單來說,如果納稅人申請了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任職單位每個月給納稅人發放工資時候,會對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進行預扣,當月就能享受到減稅福利。
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由納稅人在每個納稅年度結束后次年的3-6月份自行申報辦理扣除,按年度扣除額享受減稅福利。
不論扣繳義務人申報還是個人自行申報都是全年累計計算。都是下面的公式。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或者“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都可以。
在個人所得稅app上填寫好專項扣除信息后,會讓我們在“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和“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兩種方式中任選一種,如果是單位職工的話建議選擇“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這樣就不用花自己時間去稅務部門辦理退稅了。如果是自由職業或者個體戶,可以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指的是向單位申報個人信息,最后由單位向稅務機關繳納員工應繳的稅款,在選擇個人所得稅申報方式時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及意愿靈活選擇。
溫馨提示:個人所得稅退稅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進行**作,在上面申請退稅之后,審核通過后就會把退稅款打到你的銀行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