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個稅不交罰款要多久相信很多的網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個人達到什么條件需要納稅也是一樣,不過沒有關系,接下來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個稅不交罰款要多久和個人達到什么條件需要納稅的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關注收藏,免得下次來找不到哦,下面我們開始吧!
個人所得稅如果不交會怎么樣
1、個人所得稅如果不交會怎么樣,在我國很多人都是需要交所得稅的,我們在平時工作過程中,公司給員工發放工資的時候,一般都是扣完稅后的工資,那麼個人所得稅如果不交會怎么樣呢?
2、一般情況,個人所得稅是單位統一繳納的,也就是單位統一從員工工資里扣除個人所得是,到稅務部門統一繳納的。但有時候稅務系統出問題亦或是單位財務出了差錯,個人所得稅需要員工本人去繳納的情形。
3、如果個人不去繳納個人所得稅,那么,后果是比較不利的,因為稅務系統會把你拉入黑名單的。被稅務系統拉入黑名單,個人的征信系數也受連帶影響,以后去銀行貸款,辦理跟信用有關的業務時處處受限。
4、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繳納所得稅,個人找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只認系統,會不講情面的拉入黑名單的。
5、所以,一定要維護自己的信用,未來信用指數會越來越值錢,沒有信用會寸步難行。
6、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7、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這種處罰是行政處罰,違法程度沒有達到**不需要移送司法機關由稅務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
8、二、不如實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定罪量刑。
9、個人不如實申報,造成稅款流失,構成**的,需要移送司法機關被定罪量刑,也就是說,該納稅人面臨牢獄之災。
10、根據我國《刑法》第201條的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賃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11、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10%以上不滿30%并且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12、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3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13、對于不依法繳納個稅的人或逃避繳納個稅的人,其會同時受到行政方面與刑事方面的處罰。所以,各位千萬不要心存僥幸,認為一兩次不交個稅沒什么大不了,一旦被查出來,那么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14、“個人所得稅需要繳納而不繳納的,會被稅務部門進行處罰,嚴重的還需要判刑。按照《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
15、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16、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內居住而從**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17、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18、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19、公眾對“起征點”存在誤解。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個人所得稅免征額”。“起征點”與“免征額”有著嚴格的區別:
20、所謂起征點,是征稅對象達到征稅數額開始征稅的界限。征稅對象的數額未達到起征點時不征稅。一旦征稅對象的數額達到或超過起征點時,則要就其全部的數額征稅,而不是僅對其超過起征點的部分征稅。
21、所謂免征額是在征稅對象總額中免予征稅的數額。它是按照一定標準從征稅對象總額中預先減除的數額。免征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征額部分征稅。
22、二者的區別是:假設數字為2000元,你當月工資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額,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錢繳稅,如果是起征點,則是不夠2000元的不用交稅,超出2000元的全額繳稅,即以2001元為基數繳稅。
23、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4、《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關于扣繳義務人法律責任的規定如下:
25、第六十一條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記賬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26、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7、第六十三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28、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個人所得稅能不交嗎
1、在**,根據稅法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的各種收入都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財產租賃所得、利息、股息、紅利、偶然所得等。因此,一般情況下,個人所得稅是不允許不交的。
2、但在個別情況下,個人可以享受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如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各類專項附加扣除、稅前扣除等,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的繳納金額。此外,如果收入較低或符合某些條件,也可以申請個人所得稅免征或減征。但這些都需要符合相關條件,不能隨意抵消個人所得稅。總之,作為一名合法的稅務納稅人,必須遵守國家的稅收法規,按照規定及時、真實地申報并繳納個人所得稅。
未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后果
1、罰款: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未按照規定申報個人所得稅或者申報不實的,應當按照實際應納稅額的30%加處罰款。如果逾期不繳納,還會產生滯納金;
2、受到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如果個人未按照規定納稅,稅務機關有權采取行政處罰措施,如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暫扣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等;
3、影響信用記錄:未繳納個人所得稅也可能會影響個人的信用記錄,降低個人征信評級,對個人的信用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4、法律風險:如個人未按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機關有權追繳稅款,并對其采取司法措施,如強制執行等。個人也有可能因為逃稅行為而面臨法律風險,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1、工資、薪金所得:月收入超過5000元;
2、勞務報酬所得:年收入超過12000元;
3、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年收入超過4000元;
4、經營所得:年應稅所得超過5000元或者年銷售額(營業收入)超過3萬元;
5、財產轉讓所得:單次轉讓一般財產超過20000元;
6、無居民個人所得稅:年收入超過12000元。
綜上所述,個人所得稅退稅申請需要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并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進行申請,稅務機關會對申請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再進行退稅的**作。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
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年度,自公歷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4030158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