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跨檔怎么算(個稅累計跨檔)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跨檔怎么算
一、正面回答
工資個人所得稅是按照年度匯算進行計算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年度總收入-專項扣除-起征點 -其他扣除)*相應稅率-速算扣除,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是5000元,只要每月的工資超破穩強可京離過5000元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分析詳情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
三、什么是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就是個人在獲得收入所得后繳納的一種稅,我們作為社會當中,擁有社會屬性的個體,需要使用國家各級部門盟化提供的各項服務,這些服務,基本上來說都是免費用。當迅銷農粒校以江準照營然,這些服務個人來說免費,象飛依略但是也會消耗國家的財政支出,所以,當個人獲得收入的時候,需要繳納稅款。
5月20日,40歲的“甜心教主”王心凌一首《愛你》在網絡上掀起了狂熱的“回憶殺”,也宣告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為《乘風破浪》,第三季改名為《乘風破浪》)的強勢回歸。從2020年的第一季到2022年的第三季,三年來每一批“乘風破浪的姐姐”都有什么特點?她們參與節目前后的工作機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新京報記者為此梳理了參與三季節目正賽的88位女藝人的相關數據信息,解讀《乘風破浪》的三年之變。
《乘風破浪》第三季“姐姐”數據統計:
——三年之變——
年齡
姐姐平均歲數逐年走高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數據顯示,《乘風破浪3》的30位參賽姐姐中,除了節目組沒有給出確切年齡的張天愛之外,其他29位的年齡從30歲到55歲,平均年齡39.1歲。而《乘風破浪2》的平均年齡是38.2歲,《乘風破浪1》的平均年齡36.8歲。參加三季節目的姐姐的平均年齡逐年走高。
按照年齡段來分析,第三季里50歲以上的姐姐有3位,第二季和第一季50歲以上的“姐姐”各有2位,三季節目在50歲以上的人數占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在40歲~49歲的年齡段,第一季只有3位,分別是阿朵、寧靜和陳松伶;第二季有9位之多,包括張柏芝、董潔、胡靜、左小青等;第三季有12位,包括許茹蕓、鐘欣潼、張歆藝、薛凱琪、王心凌、譚維維、蔡卓妍等,呈現出逐季增長的趨勢。
在30歲~39歲的年齡段,第一季有25位之多,包括了萬茜、鄭希怡、黃齡、張雨綺、張含韻、金晨、藍盈瑩等;第二季有19位,如袁姍姍、蔣璐霞、周筆暢等;第三季有15位,包括了趙夢、張儷、唐詩逸、吳謹言等。呈現出逐季遞減的勢頭。綜合而言,三季節目里50歲以上的姐姐數量保持穩定,年齡在40歲~49歲之間的姐姐占比越來越多,30歲~39歲之間的占比逐季減少,參賽姐姐們越來越成熟了。
《乘風破浪》第三季嘉賓寧靜和那英。
職業
不僅限于歌手和演員
參加《乘風破浪1》的30位姐姐之中,歌手和演員的職業幾乎各占一半,外加2位身兼主持人和演員之職的吳昕和沈夢辰,兩人也均是芒果系的主持人。《乘風破浪2》里,演員的占比略多于歌手,也有一位既是專業主持人也是演員的劉燁。《乘風破浪3》相比前兩季,參加的姐姐盡管還是以演員和歌手為主,但她們的職業構成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嘉賓寧靜、郁可唯、鄭希怡,她們的職業是演員和歌手。
徐夢桃是職業運動員,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得主,冬奧會閉幕式**代表團的旗手。她在《乘風破浪3》的初舞臺上演唱了一首《那些你很冒險的夢》,既是她與自己運動生涯的一次對話,也是對每個追夢人的共勉;朱潔靜是古典舞專業舞者、上海歌舞團首席演員,其表演的《朱鹮》《舞臺姐妹》等作品曾多次獲獎。她的初舞臺《月光》既展現了專業級的舞蹈魅力,也傳遞了自己對于舞臺的熱愛;同為古典舞專業舞者的唐詩逸是**歌劇舞劇院的首席,初舞臺上她以一支國風古韻的《一生所愛》折服了一眾姐姐。
《乘風破浪3》也有專業主持人參加,比如柳翰雅(阿雅)。她最初是以歌手身份出道,一首《銼冰進行曲》曾紅遍歌壇。而柳翰雅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她是《奇遇人生》《很高興認識你》等熱播綜藝節目的發起人;劉戀也是一位身份多元的“姐姐”,她是畢業于北大考古專業的爵士女歌手。現實生活中,她是Mr. Miss樂隊的主唱,曾在《樂隊的夏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她也是一位打卡上班的職場人。她在節目里說自己是“廣告公司的文案”,調侃這次來《乘風破浪》屬于“帶薪參賽”。
演員和歌手之外,來自不同職業領域的姐姐占了《乘風破浪3》的近兩成,她們給節目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元的面貌。比如徐夢桃,讓觀眾見識到運動員除了拼搏精神,生活中也有歡樂喜劇人的一面。朱潔靜和唐詩逸兩位頂級舞者的初舞臺表演,彈幕上一片驚嘆,紛紛評論說;“沒想到在《乘風破浪》里還能看到舞劇,格局打開了。”很多網友表示看完她們的表演,想要去找更多的古典舞的視頻來觀摩,也驚訝于首席舞者原來這么有親和力。朱潔靜談到上節目的原因時也表示,她希望讓大家看到除了首席頭銜之外更豐富的自己。
朱潔靜在節目中。
工作
從半退隱到劇綜活躍分子
曾經有網友把《乘風破浪的姐姐》定義為一檔能幫助女藝人“重新翻紅”的節目。雖然未必準確,但的確每季節目都會讓一些沉寂已久的姐姐重新被關注,她們能獲得的影視和商務資源也隨之水漲船高。對比三季節目的數據可以發現,前兩季的節目里的確有不少姐姐因為種種原因在影視圈已經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在參加節目之前的一年里甚至更長的時間里都沒有太多為大眾所知的工作安排和作品發布。比如第一季的伊能靜,2020年參加《乘風破浪1》之前她基本上處于半退隱的狀態,最近的一次綜藝露面還是出任2015年《蒙面歌王》猜評團成員。
處于“半退隱”狀態的姐姐在第二季節目里占比更高。陳妍希在參加《乘風破浪2》之前,最近的影視作品停留在2019年的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云》;李慧珍在《乘風破浪2》之前已經多年沒有發歌了,最近的一次綜藝亮相是2017年的《蒙面唱將2》;張柏芝在《乘風破浪2》之前,最近的影視作品是2018年播出的劇集《如果,愛》,綜藝節目是2017年的《來吧冠軍》;阿蘭、李菲兒也都是在《乘風破浪2》之前一兩年里幾乎沒有作品問世,也沒有在綜藝節目里露臉。參加《姐姐2》之后,她們或多或少都獲得了一些綜藝節目和晚會的邀約。
相比之下,《乘風破浪3》的參賽姐姐們大多數人在過去一年里的工作安排都很繁忙——忙于影視劇開播上映,忙于發布新的單曲、專輯或者開演唱會,忙于參加綜藝節目和各種晚會……僅以第一期里鏡頭不多,播出之后卻掀起“回憶殺”,一躍成為全網熱議話題的王心凌為例,去年(2021)她在臺北“小巨蛋”開唱,還發布了音樂新專輯《心靈的冒險》;另一位看上去比較沉寂的“姐姐”薛凱琪,去年以來也有兩部電影上映,并發布了單曲《哥本哈根的另一個我》。
王心凌在節目中。
其他姐姐們參演的影視劇和參加的綜藝節目,幾乎可以組成一張覆蓋2021年以來的熱播影視劇和熱門綜藝的榜單。其中,電影有《奇跡·笨小孩》《**醫生》《人潮洶涌》《門鎖》《我和我的父輩》《關于我**一切》《陽光姐妹淘》等;劇集包括了《人世間》《風起洛陽》《雪中悍刀行》《八角亭謎霧》《相逢時節》《傳家》《當家主母》《對你的愛很美》《盛裝》《大宋宮詞》等;綜藝包括了《脫口秀大會4》《吐槽大會5》《導演請指教》《中餐廳5》《明星大偵探6》《這!就是街舞4》《萌探探探案》《閃光的樂隊》《舞蹈生》《聽姐說》……
——追溯《乘風破浪》一二季——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數據: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數據:
注:年齡按參加節目年份計算。
以上制圖/新京報 倪萍
“姐姐”標簽助力女嘉賓獲得更多工作機會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開播之初,曾引發極大關注。當時市面上沒有這類熟齡姐姐競演的節目,而伊能靜、鐘麗緹、寧靜等成名已久的女藝人的加盟也讓觀眾感到新鮮。新京報記者統計了前兩季“姐姐”們的數據,發現“姐姐”年齡都在30歲以上,職業以演員和歌手為主,她們出演電影、劇集,推出音樂專輯、單曲,以及開演唱會的機會,更多地取決于其本職工作的業內和大眾認可度。但獲得綜藝節目和晚會的邀約,則跟她們當時的走紅程度,以及短時間內知名度的提升存在著較高的關聯性。
據不完全統計,《乘風破浪1》的嘉賓們在參加完節目之后,絕大多數都獲得了更多參加綜藝節目和各種晚會的機會。以最終成團的X-sister成員李斯丹妮、郁可唯為例:李斯丹妮在參加節目之前的一年多時間里參加了1檔綜藝,而節目播出之后她受邀參加了至少6檔綜藝、3臺晚會;郁可唯在參加節目之前主要專注于音樂領域,節目之后她受邀參加的綜藝節目和晚會加起來超過了10個;即便是最終遺憾沒有成團的王霏霏,參加綜藝的數量也在節目后激增,參加了至少7檔綜藝。
《乘風破浪2》同樣也給參與的姐姐們帶來了更多的參加綜藝和晚會的機會,但節目所帶來的紅利效果相較于《乘風破浪1》有了明顯的減退。姐姐們后續得到的綜藝機會很多都是芒果系的節目,比如《姐姐解解壓》《了不起的藝能》等,能夠獲得跨平臺的S級綜藝項目邀約的姐姐并不多。這樣的姐姐大多本身就擁有國民級知名度,并非因為參加《乘風破浪2》才“翻紅”,例如那英、周筆暢等。還有的姐姐參加《乘風破浪2》前后演藝事業看不出明顯的變化,比如蔣璐霞。她在《乘風破浪2》之后沒有參加綜藝和晚會,今年播出的她參演的劇集《特戰榮耀》于2019年開機,肯定不是因為參加《乘風破浪2》而獲得的機會。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趙琳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跨檔怎么算
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有幾檔分別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有幾檔分別是什么,2020年,我國de GDP首次突破百萬億,財政收入18萬億,其中1萬億來自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有幾檔分別是什么.
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有幾檔分別是什么1
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有幾檔?
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稅率檔分為7檔。7檔稅率劃分的標準是以應納稅所得額,根據應納稅所得額所在區間的不同,適用的稅率分為7檔:3%,10%,20%,25%,30%,35%和45%。
第一檔: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
第二檔: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6000元不超過144000元的部分,適用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520;
第三檔: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000元不超過300000元的部分,適用的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16920;
第四檔: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000元不超過420000元的部分,適用的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為31920;
第五檔: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2000元不超過660000元的部分,適用的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為52920;
第六檔: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60000元不超過960000元的部分,適用的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為85920;
第七檔: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0000元的部分,適用的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為181920。
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有幾檔分別是什么2
9類個人所得應繳個稅
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按年計算 or 按月計算?
居民個人:
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
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
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
非居民個人:
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不辦理匯算清繳。
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有幾檔分別是什么3
個稅起征點,5000元或以下的工資,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其實,2020年1月個稅起征點依然是5000元。如果你工資低于這個數,是不需要納稅的。超過這個起征點,則要按照規定納稅。具體納稅標準,還要看工資對應的稅率。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2、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2021個稅稅率表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