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股息紅利怎么算(個人所得稅股利分紅)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股息紅利怎么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層星酒粉達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利息是指個人的九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股息,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界序廣能觀培財素例,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
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來自過股息部分的利潤。
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內居住而從**境內取得所得的葉治又確米程合結零述個人,包括**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國家**近日發布公告
自2021年3月1日起辦理
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這次匯算引起眾多網友關注
有網友表示自己“不退不補”
也有網友稱“去年退了8000元”
還有網友說:“補繳2000多元”
一年一度的個稅綜合所得匯算到來
今年我是退稅還是補繳?
我是否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哪些項目可以稅前扣除?
個稅年度匯算網上咋辦理?
↓↓↓
01
辦理時間
2021年3月1日至6月30日
02
如何退稅/補繳?
知識點都在這個公式!
應退或應補稅額=[(①綜合所得收入額-②60000元-③“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④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⑥捐贈)×⑦適用稅率-⑧速算扣除數]-2020年已預繳稅額
公式里又減又乘都是啥內容?咱們按序號解釋↓
①“綜合所得收入額”包括四項收入,即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等
②至⑥五項內容可以減除后再計算年度應納稅額,即:
■個稅起征點60000元/年
■ 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
■ 納稅人符合條件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和大病醫療支出等專項附加扣除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
⑦適用稅率和⑧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
完成這一步
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計算完成
03
“退稅”還是“補繳”
這是一個正負數的問題
計算完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后,再減去2020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
得出結果為正數(如“1350”),則需要補繳 相應數額(1350元)的稅款;
得出結果為負數(如“-1350”),則可得到相應數額 (1350元)的退稅。
隨后,可向稅務機關申報并辦理退稅或補稅。
04
年度匯算不涉及這些所得
依據稅法規定,年度匯算不涉及:
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等分類所得
納稅人按規定選擇不并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所得
那問題來了:我計算得出結果是正數,無論數字大小都需要補繳嗎?得出結果是負數,但不辦理年度匯算,能退稅嗎?
05
哪些人可以不辦理?
哪些人要辦理?
三類納稅人可以不辦理年度匯算
根據有關規定,納稅人在2020年度已依法預繳個人所得稅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無需辦理年度匯算:
年度匯算需補稅但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的;
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年度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退稅的。
兩類納稅人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依據稅法規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
綜合所得收入全年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那么,一定要辦的納稅人該如何辦理呢?
“個人所得稅”App,了解一下~
↓↓↓
第一步:在應用市場搜索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第二步:打開App點擊“2020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第三步:點擊“開始申報”,按照流程指示完成**作即可
(來源:央視**)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股息紅利怎么算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按照股息紅利的百分之二十收取 個人所得稅 。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3051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