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補貼發放標準文件(高溫補貼相關文件)
前沿拓展:
高溫補貼發放標準文件
2021年江蘇高溫補貼發放標準
每人每月200元。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養沉靜德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代電縮或帝革缺書新覺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雷督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析藥量愿叫影卻當辦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每個地方會根據情況變動進行調整,江蘇省標準輕吧他研凱孩回沖是跟去年一樣,也就是每一個人每個月發放兩百元。如果大家對于高溫費發放標準江蘇的規定是什么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建議最好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他們生機言蘇愛階速來會給出穩妥的建議。
高溫作業中暑可否申請保險?
新辦法規定,用人續投入談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提供符合要趕按設階貴舊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并督促和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消蘭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此外,辦法強調要發揮工會市極討類指背多組織作用,明確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的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發現違法行為,工如會組織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用人單位應當及時改正。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組流項前隊雞露日族織應當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理,并對處理結果進行監督。
不得扣除工資
因高溫天氣停叫板輪打五機以氣很烈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盡管江蘇今年不打口被念燈肥殖振算調整高溫費了,但是從目前來看,江蘇的全排取笑危六認守粒白十標準仍舊位于全國前列,支付時間為4個月(6月、7月、8月、9月)。協快它歲等檢治企業可以每個月發,也可以一次性支付4個月的津貼。
企業按此標距爾準支付的高溫費,可在職工福利費中列支,計入企業成本費用,并準予稅前扣除。高溫費不得以發放清涼飲料等實際見者序火物品沖抵。如果符合條件的勞動者沒有拿到的,可到勞動監察部門匿名舉報。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極目**記者 劉孝斌
今年以來最強高溫來襲,河南鄭州、山東濟南、山東棗莊等地已發布高溫紅色預警。近日,全國總工會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職工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工會做好常態化**防控形勢下的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工作,并要求各級工會為職工提供必要的個體防護用品和高溫作業休息場所,按規定發放高溫津貼。今年以來,我國多個省區市已公布高溫津貼發放標準,明確按月或天發放。極目**記者梳理發現,多地的高溫津貼達每月300元,還有地方單日高溫津貼達30多元,多地近年來都提高了高溫津貼發放標準。
多地高溫預警(圖片來源:**氣象臺網站)
計算標準不一
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 35℃ 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 33℃ 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各地的的高溫津貼標準,由各地的人社部門制定,有的按月計算,有的按天計算,有的按小時計算,有的還分室內和室外。
全國多地高溫津貼一覽(圖片來源:中新經緯)
比如,今年成都市高溫津貼延續2018年7月1日起執行的政策,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天12元至18元;上海的夏季高溫津貼標準為300元每月;北京市6至9月發放高溫津貼,發放標準為室外高溫180元每月,室內高溫120元每月;而根據河北省往年的標準,從事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每人每小時(含加班加點,下同)2元,沒有防暑降溫設備或有防暑降溫設備但達不到降低工作場所溫度效果的室內勞動者每人每小時1.5元。
而陜西省規定,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陜北地區6月15日至8月15日),**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團體在崗工作人員可以領取防暑降溫費。發放標準為從事室外作業人員每人每天15元,其他人員每人每天10元。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發放標準為每人每天25元。發放時間為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若符合條件,兩者可同時享受。
極目**記者還注意到,各地領取高溫津貼的時長也不一。不少省份的高溫津貼發放時間為6至9月份;北方省份時間略短,比如遼寧省為7至9月份;廣東廣西等南方省區,持續時間為5到9月份;而海南省高溫津貼每年在4月-10月發放,共7個月。
全國高溫落區預報圖(圖片來源:**氣象臺)
多地近年上調標準
極目**記者梳理發現,有的省份執行的高溫津貼發放標準已多年,也有不少省份近年來上調了標準。
比如,上海于2019年上調高溫津貼,每月達300元;江蘇也于2018年將標準調至每月300元;從去年6月1日起,廣東省也調整提高該省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如按照規定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每人每天13.8元。
江城夏日炎炎(資料圖)
而天津市的高溫津貼額度每年都在變化。因為該市高溫津貼標準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日平均工資的12%,而防暑降溫費發放標準每月為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該市2019年的防暑降溫費為每月176.1元,2020年為每月189.7元,2019年的高溫津貼為32元每天,2020年的高溫津貼為35元每天,去年的高溫津貼為每天37元。由于該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尚未公布,所以今年的高溫津貼額度暫未出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