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獨企業個稅計算公式(個人獨資企業個稅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個獨企業個稅計算公式
{(總工資)-(三險一金)-(免征額)}X稅子行留著章政名放技率-速扣數=個人所得稅
從2011年9月1日起,**內地個稅免征額調至3500元。
2011年9月1日肉某綠課病環洋政紅本起調整后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上果余七機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選建內舉士余仍說東所得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9月1日實施概的新個稅法實施條例
“公司今年利潤預估有400萬元,單單所得稅就要繳納100萬元,現金流都不夠,怎么辦呀?”
“年度股東分紅馬上就要開始了,分紅個稅有點高,出了幾個方案都不如人意?!?/p>
“我們公司勞務用工多,勞務**取得困難,導致利潤‘虛高’,綜合稅負較高,怎么辦?”
……
相信不少開辦公司的粉絲和老板們也遇到過上面的這幾個問題,股東出資設立了內資有限公司就要按照稅法規定履行納稅義務,有限公司涉及的稅種有增值稅、附加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等,股東從有限公司分紅需繳納個人所得稅,綜合計算下來公司的總體稅負率就會很高。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降低綜合稅負呢?成立一個個人獨資企業吧!就這樣稅籌圈的新貴就這樣隆重登場了。逐漸地全國各地也出現了很多可以辦理個獨核定的園區以及辦理機構。今天旸哥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個新貴——個人獨資企業。
一、什么是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指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也就是說,個人獨資企業以獨資經營方式經營,并具有無限的經濟責任,在破產時債權方可以向**申請扣留投資人相應的個人財產。
二、個人獨資企業與一人有限公司以及個體工商戶的區別
個人獨資企業、一人有限公司、個體工商戶
個人獨資企業,是一種介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個體工商戶之間的企業型態。
個人獨資企業,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個人獨資企業如何計算稅費
個人獨資企業和有限公司在稅收方面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
相同處:都涉及增值稅、附加稅、印花稅,在增值稅層面也同樣分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不同處:有限公司繳納的是企業所得稅,而個人獨資企業繳納的是個人所得稅;有限公司給股東分紅時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獨資企業則不用。
個人獨資企業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按照5%~35%五級超額累進制執行。具體的執行方式可分為查賬征收和核定征收兩種方式,查賬征收即根據報表利潤額在稅率表中查找對應稅率去計算應交個人所得稅。
例如:某個人獨資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為40萬元,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40*30%-4.05=7.95萬元。某有限公司調整后應納稅所得額為40萬元,若該有限公司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那么其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為40*25%*20%*50%=1萬元,若該有限公司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那么其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為40*25%=10萬元。
在實務中絕大多數個人獨資企業都符合現行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很顯然在同樣收入、成本、規模的情況下,個人獨資企業按照查賬征收計算的,其實際稅負均要高于有限公司。
個體工商戶以及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
但是,在實務中能夠執行查賬征收的個人獨資企業又有多少個?幾乎所有個人獨資企業都會想方設法通過在園區內注冊設立來享受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政策,從而降低企業綜合稅負。下面旸哥來給大家具體說說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有兩種征收方式:一種是核定應稅所得率。由于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一般在3%~20%之間取值,實際的交稅額=應納稅所得額(報表數據)*應稅所得率(稅務機關核定)*個稅稅率(對應的超額累進稅率),一般企業核定下來的實際稅負率不超過3%;一種是核定固定稅率,一般企業依據行業和當地政策確定稅負率也不會超過3%。
例如:一個餐飲業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20年取得120萬元收入,按季開票銷售額不超過45萬元,當地核定的應稅所得率為15%,那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20*15%*20%-1.05=2.55萬元,增值稅和附加稅均減免,那么其綜合稅負率為2.13%
四、個人獨資企業的籌劃點可以通過辦理核定征收,降低綜合稅負成本。有些可以享受園區的稅收返還紅利。分配利潤時不需要再次繳納分紅個稅。對于上游零星散戶比較多的行業,面對無法取得成本**的問題,可以通過辦理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征收來解決。通過個人獨資企業設置股權架構,以個人獨資企業去控股有限公司,后期如果發生股權轉讓收入可以并入經營所得通過核定征收方式繳納。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個人獨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是不能并入經營所得,應該穿透到自然人按照20%的股息紅利繳納個稅。
提醒:
各位老板在開辦企業時一定要有底線思維,無論是設立有限公司還是設立個人獨資企業,都應當知道哪些是合規的,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合規的堅決不能碰的,千萬不能為了少交稅去構建虛假業務,所有的稅務籌劃都必須是以真實業務為前提,**作合法。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要做到“三流一致、兩真實”,即貨物流、資金流、**流一致,業務真實,合同真實。這樣才能鞏固企業業務邏輯,稅務稽查時也可作為佐證。各位老板作為企業的主人,要時刻關注注冊地園區的政策變動,核定征收或者稅收返還的政策都是當地**為拉動地方經濟和擴增稅源做出的階段性鼓勵,所以作為納稅人和直接利益相關者一定要去主動關注當地政策,若發生變動,才能提前做出調整。
會計無非柴米油鹽
旸哥說財會
每日更新財會咨詢,提供財稅干貨
歡迎關注MrHuang財會說!
拓展知識:
個獨企業個稅計算公式
個人獨資企業法于1999年8月30日由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并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該法共6章48條。該法第2條規定的獨資企業的概念是:本法所稱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由于個人獨資企業不能**承擔責任,不屬于公司或者企業。他交的是個人所得稅并不是企業所得稅。 核定征收有兩種方法: 1、根據同規模同行業同地段的相關企業的收入數核算 2、根據同規模同行業同地段的相關企業的費用數核算
個獨企業個稅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應稅所得率或: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個獨企業個稅計算公式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