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算出來是負數(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是負數)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算出來是負數
自2019年1月1日進入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次修訂案的實施以來,對地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是累進制了,來自即按照國家**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納稅申報表》模式,是自動將本期發放工資薪金金額與累計前期發放工資薪金金額做累計,算出截止到當前時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出累計應交個人所得稅金額,減去上期累計已經扣繳入庫的個人所得稅金額,自動算出游本期的應交(退)稅額。對十米井銀場件掌且孫會香計算出應交稅額為正數,就會包責門聽再位邊跳難次在發放工資薪金表里代扣下本次要扣繳的個人所得稅金額;對計算出在本年關閉前為應退稅額(計算出是負數),自動寬算創無會在下次發放工資薪金所得時給予抵減;只有全年關閉出居去息算出應退稅額為負數,就會在次年的3月1日到6月30日的居民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辦理財政退庫給予納速適宣短多階讀總些提民稅人退稅返還金額的。至于怎么算,你在網絡上登錄國家稅務企比革生三需能右帝微總局網站,搜尋2018年12月份發布的關于調整發布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里一套表,分個人自主申報,和單圍湖美括厚行沖位扣繳申報表樣,看下點政九兩基說居社棉振填報說明就明白了。
導讀:會計人員都應該了解應交稅金是指企業應交未交的各項稅金,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但是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么調整?下面會計學堂小編就為你解答這一疑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下文。
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么調整?
應交稅費是由可能出現負數的,但是可能性比較小,一旦出現,我們第一反應查看是否有算錯的地方,第二反應再開始解決這個負數的問題。
一、應交稅費負數的情況
1、負債為負數:一般情況下,借款不會是負數;如果應付賬款為負數,應按往來單位的余額調整,是負數的就調整到預付賬款余額;
2、預收賬款為負數的,也按單位余額調整到應收賬款;應發工資等一般不會是負數;應交稅金可能是負數,例如應交增值稅留抵稅金、預交所得稅后企業虧損也會產生多交所得稅,所以要檢查負數原因,不合理的應予以調整。
二、上應交稅費為負數的處理方法:
1、首先要查清楚出現負數的原因,究竟是多交稅了,稅金少計提了,還是當期增值稅有留抵稅額,是什么稅種出現負數,然后才能處理。
(1)若是增值稅有留抵稅額是正常的,不用處理;
(2)若是多交稅了可向稅局提出申請,用來沖抵以后月份的稅金;
(3)若是少計提了稅金,則要補計提,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1)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
2)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這樣處理后,只調整了上年度未分配利潤,不會影響到本年利潤。
在總賬里應交稅費余額是負數的登記處理方法:
每月進行賬務處理時,根據本月的營業收入計提相關的稅費,財務報表上應交稅費的金額即為應交稅金數,金額為正數。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財務情況各不相同,應交稅費余額也可能出現負數的情況。下面,我們就負數的情況進行分析。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公司為一般納稅人,應交稅費主要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通過這些科目的核算,可以看出:當本月的銷項稅額大于進項稅額時,本月應繳納增值稅且計提增值稅附征稅。期末時,應交稅費科目則為正數;當本月的銷項稅額小于進項稅額時,尚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需留待下月再進行抵扣,本月不需繳納增值稅,同時也不需計提相應的增值稅附征稅。期末時,應交稅費科目為負數。以上兩種情況說明,因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情況較為繁瑣,賬務的自查并不能完全依賴應交稅費余額的正負數,應根據公司實際的財務情況進行檢查。另外,如公司涉及進出口業務,增值稅的計算方式更為復雜,因而也會影響應交稅費的期末余額。
小規模增值稅納稅人:公司為小規模納稅人,應交稅費主要核算未交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等。通過這些科目的核算,也可以看出:確定本月應交增值稅金額后,根據應交增值稅金額計提增值稅附征稅。期末時,應交稅費科目為正數。如本月的應交稅費科目出現負數,則說明賬務處理不當,應進行調整。
應交稅費科目核算的內容范圍較廣,如能把握公司業務范疇的主干,找出公司的主要稅種,那么應交稅費的核算就能更精準。
這篇應交稅金的負數金額要怎么調整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們會計學堂,點擊小窗口有專業會計老師為你答疑解惑。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