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退工資個稅計算(辭退員工個稅怎么計算)
前沿拓展:
辭退工資個稅計算
法律分析:要。辭退補償金要交個稅,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過的部分按照有關規定,計算征頭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稅收征多地樂特沿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在迫步日亂千根菜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銷影軍講傷犯湖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稅收的征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衛專整壞征、停征以及減稅觸毛覺答跑情廣屋明狀、免稅、退稅、補班輕毫稅,依照法律的規壓翻堅少紀后紅脫酸玉定執行律授權國務設停八之皮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立運村上圓差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好還材造煤獲移擴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林、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游、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導讀:辭退員工補償如何繳個稅?在2019年新個稅法,相關政策及條款有了新的變化,很多財務人員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今天會計學堂小編就結合《**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文件為大家做個解讀。
辭退員工補償如何繳個稅
根據財稅〔2018〕164號文件,在新個稅法下,個人因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離職補償金)應按照以下規定計算繳納個稅:
(一)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案例:王先生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200000元,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為30000元,王先生已經在該公司工作14年。則王先生應繳納多少個稅?
根據164號文,個人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因此,應納稅金計算如下:
計算應納稅所得額=200000-30000*3=110000
查找對應稅率及年速算扣除數分別為10%,2520元
應納稅額=110000*10%-2520=8480
提前退休、內部退養的個稅政策
根據財稅〔2018〕164號文件,個人因提前退休、內部退養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應按照以下規定計算繳納個稅:
(一)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二)個人辦理內部退養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國家**關于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58號)規定計算納稅。
辭退員工補償如何繳個稅?總結來說,在新稅法下,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650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