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個稅計算器(2021個稅計算器個稅精靈)
前沿拓展:
2021新個稅計算器
一、2022個稅來自稅率表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跑充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型者歌銀筆巖列收背用費)
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磁米愿踐圖除費用六萬元(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又雙審該去伯話、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從兵續能顯音城輸的海星偉以上稅率可以看到,如果工資剛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納稅的。如果工資超過5000元就開始納稅,工資越高稅率越高,那么納稅金額就越多。
工資一萬元要交多少稅?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月收入1000商附宣0元,起征點5000元;其他扣除0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元。
稅額=(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是說,稅后工資是9710元。
二、2022年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
根據預扣預繳法,個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三、個邊認離染觀它人所得稅法律規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顧換星注找解成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衛及念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備受關注的年終獎個人所得稅
正在持續完善
從2022年1月1日起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
需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今年年終獎仍然可以單獨計算個稅
不計入綜合所得
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納稅人
明年可以暫不預扣預繳個稅 (相關報道)
↓↓↓
今年年終獎
仍然可以單獨計稅
根據現行的規定,從2022年開始,我國將廢止年終獎單獨計稅的政策,年終獎也將并入綜合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這意味著
↓↓
今年廣大職工群體取得的年終獎,在2021年12月31日前:
可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稅務專家表示
↓↓
■今年的年終獎,既可以選擇單獨計算納稅,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從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需要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重要提醒
▼
2021年專項附加扣除
今年年底前需確認
勞動報記者了解到
依據相關規定
↓↓
■納稅人在2020年12月31日前,需對2021年的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
■若未及時確認,那么已填報的扣除信息將自動視同有效并延長至2021年。
稅務部門建議
↓↓
■即時信息沒有變化,納稅人還是應該核對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寫正確。
■以下這些都可以在個稅App中填報**作:
納稅人可以修改2021年贍養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納稅人如有老人在2020年去世,則2021年不能再申請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夫妻一方不再申請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在2021年可由另一方申報;
房租和房貸需要替換扣除的情況,即——
2021年不再申報住房租金,改為申報住房貸款利息,或2021年不再申報住房貸款利息,改為申報住房租金。
今年年終獎如何繳稅
明年個稅申報將有哪些新變化
你都了解了嗎?
趕快轉發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吧~
來源:勞動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湖北日報
拓展知識:
2021新個稅計算器
還需要知道你要計算的第幾期,還有三險一金和專項附加扣除情況。建議你搜索個稅計算器,把自己的條件輸入后就自動計算出來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2021新個稅計算器
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相關規定,稅后工資=稅前工資-應交險金-起征點,根據相關數據計算得出:應交險金為3744.3,應納稅所得額為21255.7=30000-3744.3-5000,由于適用稅率為20%,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速算扣除數為1410,所以應納稅額為2841.14=21255.7*20%-1410,然后可以算出稅后工資為:27158.86=30000-2841.14。
2021年個稅標準延用2020年標準,起征點為5000元/月,根據我國《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1、工資范圍在1-5k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k-8k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k-17k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k-30k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k-40k萬元之間的,包括4萬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資料拓展:
一般工資越高,納稅越多。如果工資低于5000元的話,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2021年工資是按照《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來扣稅的,值得注意的是起征點為5000元/月,是指扣除五險一金后,如果扣除五險一金后的部分不高于5000元的,是不用納稅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包含:1.子女教育2.繼續教育3.大病醫療4.住房貸款利息5.住房租金6.贍養老人這六種。
以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為例,具體詳情如下:
每月1500元,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
每月1100元,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100萬的城市;
每月800元,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100萬的城市。
具體規定: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上標準定額扣除。納稅人的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視同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納稅人無任職受雇單位的,主要工作城市為受理其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的稅務機關所在城市。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550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