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薪金的計算適用(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的計算適用)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薪金的計算適用
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病次境空車均染將高烈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中華****個來自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妒劑;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威素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長備人所得稅。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
(一)個福人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
(二)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的企業,無且殖路解階技合理經營需要,對應當歸屬于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酒推測配或者減少分配;
(三)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程零義收利益。
稅務機關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納稅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創作挑戰賽#
**人員工資,是計入工資表內,還是按勞務費發放?如果不超過800元差額不大,一旦超過,其交稅的差額會有明顯的差距。作為企業,一定會選擇交稅少的方式進行賬務處理。而我們會計,就要知道哪種方式交稅更少?如何雇傭**才能屬于交稅少的應稅行為?
一、勞務費與工資哪個更省稅?1、個人代開勞務**稅率
個人去稅務局代開勞務費**個人的勞務費,增值稅稅率是3%,同時根據增值稅稅額,計提城建稅7%,5%,1%,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
同時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下:
(1)、800元以下免個稅;
(2)、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超過2萬元,個人勞務費稅率為20%;
(3)、每次勞務報酬收入在2萬元以上,但不超過5萬元的部分,個人勞務費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為2000元;
(4)、每次勞務費報酬收入在5萬元以上的部分,個人勞務費稅率為40%,速算扣除數為7000元。
或按綜合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政策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18】第707號第六條規定: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2、計入工資的稅率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x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止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3、做計入工資明顯更加省稅,是財務的第一選擇
以5000元月收入為例,計入工資是不納任何稅,但個人代開要繳納168元的增值稅與附加,以及個稅672元。自然人代開勞務費的稅率,無論是哪一個稅收階梯上都要高于工資的稅負。所以可以很明確地斷定,超過800元的**費用,做計入工資更省稅。會計**作的關鍵點在于,什么情況下才能把**費用做計入工資表內。
二、哪些**可以計入工資表?
如果個人與其**的單位存在實質性的雇傭關系,則其**單位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個人應于次月十五日內合并當月兩處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選擇到其中一處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如果個人與其**單位不存在實質性的雇傭關系,則**單位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扣繳個人所得稅,并去稅務局開具勞務費增值稅**。
從上面可以看出,界定是否能將個人的報酬計入工資的關鍵在于是否存在“勞動關系”,而不是勞務關系。而確認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最大區別在于是否屬于一次性,或指定某項任務。
【案例】:情形一:
甲企業招聘一名**程序員,幫助企業完成了某一個小程序,預定期限2個月,共支付報酬10,000元。
界定是否屬于勞務關系
非勞動關系。**人員與企業的其他經營工作是隔離開**進行的,報酬也是一次性取得,屬于“勞務報酬所得”需要個人**后才能報銷。
需繳納個稅=【10000x(1-20%)-5000】x3%=90(元);
需繳納增值稅=10000×3%=300(元)(不含附加稅)。
情形二:
甲企業招聘一名**程序員,幫助企業完成了某一個小程序,企業為其提供辦公場所及所需工具,甲企業安排其入技術部,工作由技術部經理安排,甲企業按照合理評估程序開發用時,按照進度每月為其結算工資。
界定是否屬于勞務關系
屬于勞動關系。因為招聘的**程序員,需要服從甲公司安排,屬于甲企業經營活動中的一部分。
需預繳個稅=(10000-5000)x10%-210=290(元)。
不需要繳納增值稅等其他稅費。
三、如何能夠界定“**”是否屬于勞動關系1、是否屬于一次性報酬。
盡管一次性報酬不一定是勞務關系,但由于一次性報酬更容易區分,所以稅務部門對計入工資的**費用主要看是否屬于一次性報酬。
2、**人員是否服從企業安排。
如果**人員以完成認為作為結算報酬的核心,不服從公司指揮,企業只能對約定好的任務進行評價,則屬于勞務關系。勞動關系必須是**人員服從企業安排與管理。
3、企業的輔助證明材料。
**人員的招聘簡歷、**合同、辦公設備領用單、部門會議記錄都是證明**人員存在“勞動關系”而非勞務關系。
四、企業兩種不同的會計分錄案例情形一分錄:
借:研發費用—資本化支出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PS:自然人代開增值稅**無法抵扣,全額入賬即可。**人員只能獲9610元收入,其繳納稅費與公司賬務無關。
假設申請軟件成功
借:無形資產—軟件 12000
貸:研發費用—資本化支出 1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申請款件手續費等)
案例情形二:1、計提每月**費
借:研發費用—資本化支出 5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5000
2、發放**費用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3、申請軟件成功
借:無形資產—軟件 12000
貸:研發費用—資本化支出 1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550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