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金砂公園(汕頭金砂公園小吃街)
前沿拓展:
汕頭金砂公園
領了門票就可以進去。詳情可在百度打入 汕頭金砂公園舉辦粵東動漫cosplay大賽 ,會看到藍色河畔的領票公告,免費的。
金砂區位于汕頭市區東北隅,區**設于金砂中路,距汕頭市****3公里。其地域東起東環路,西至新鄉村,南起漁港海岸路,北至浮東村。這里原是大海濱,一片淺海灘,很早就有**在這里生產生活,沙尾(現金砂)建村早在宋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澄海置縣后,這里是蓬州都的轄地。
民國時,以都稱區,民國10年(1921)汕頭市政廳與澄海分治時,這里屬澄海鮀江區,民國21年(1932)浮隴、華塢、金砂、東墩隸澄海第八區,民國25年(1936)鮀江鱷浦并為鮀浦區,這里屬其所轄。民國26年(1937)澄海各區并為3個區,這里隸屬其第三區的浮隴鄉、東墩鄉、金砂鄉、華塢鄉。抗日勝利后于民國36年(1947),經廣東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會同汕頭市**暨澄海縣**勘定市、縣界,華塢、龍眼、長廈、新湖村從澄海劃出歸汕頭市第五區管轄。
1949年10月24日汕頭市解放,初仍保留區公所建制,其時除民國36年(1947)勘界的華塢等村。于1951年再從澄海割金砂、大
水、新鄉3個村隸屬第五區;而南墩、北墩、浮東、浮西村仍隸屬澄海的下蓬區。1952年汕頭市并為4個區,原市第五區所轄的現金砂區部分地域,屬第四區所轄。1958年割鮀浦、下蓬兩區并入郊區時,是年汕頭市郊區建置市衛星公社,陵海、新梅、蔥隴、新湖村的農業社為其所轄;1959年10月,市衛星公社改為市金砂公社(以種蔬菜為主的公社),金砂、南墩、北墩3村同時并入。1960年金砂公社改為金砂分社。歸市公園公社管轄;1961年,金砂分社從公園公社分割出,恢復為金砂公社;1965年金砂公社大部分并入市郊區,陵海、平原、新梅、華塢、蔥隴、新湖劃入市公園區。1975年,擴大郊區,恢復金砂公社,浮東、浮西村同時并入,隸屬市郊區。1980年7月,以金砂公社和公園區的金砂街道辦事處,陵海街道的中山路尾居委、三讓居委,汕樟街道的東風居委,新石大隊平原第一、第二生產隊等單位組建為金砂區,隸屬汕頭市管轄。1984年經廣東省**批準,國務院備案,成為縣級建制區,屬汕頭市直轄區。1986年,該區媽嶼漁隊劃歸經濟特區管理。1987年南墩漁隊劃歸陵海街道。
(來源:汕頭市志)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649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