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前沿拓展:

東莞八景

所謂東莞八景,是指東莞有代表性的八個景點景色,分為舊八景和新八景,隨著時代的發展,景點景色越來越豐富,不斷涌現出新的景點更勝一籌,從這個角度來看,流行了幾百年的東莞舊八景影響力要比新八景大的多。人們所指東莞八景也都是指傳統的八景。

黃旗嶺頂掛燈籠,市橋春漲水流東,鳳凰臺上金雞叫,寶山石甕出芙蓉。彭洞水濂好精致,明月風帆在井中,靖康夜市亡人趁,覺華煙雨最朦朧。

而新八景的松湖煙雨等得到群眾認可之外,許多評選出來的景致有很大分歧意見。


連雨春漸盡,夏木已成蔭。“五一”假期將近,你是否還在物色周邊的游玩地點?

今起,東莞萬江“八景”上新,邀請辛勤勞動、努力發光的你一起漫享假期!

在這座歷史悠久的“江城”,先**傳說萬江之絕美有八景——梅園放鶴、印洲漁唱、虹橋春霽、古渡歸帆、天街夜月、宗祠夕照、鶴苑鐘聲、水角浪濤。

歲月流轉間,這樣的景觀僅多留存于泛黃的古籍與老人們代代口口相傳的只言片語里。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以來,萬江城市建設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的美。

2021年10月,為充分展現城市風貌,亮化城市名片,萬江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并匯聚民間智識多番遴選,評出萬江“新八景”——金鰲旭日、下壩燈影、鷺棲龍灣、茶香石美、花海騰龍、古韻大汾、蛟龍探花、書山有徑。“新八景”兼具歷史性、觀賞性、標志性、時代性,是新時期萬江城市萬象并秀的典型。

即日起,萬江街道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公室聯合南方+萬江頻道推出萬江“新八景”點贊互動活動,邀請市民朋友一起切身感受萬江之美,增強與“雙萬”新東莞共生共榮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萬江“新八景”點贊互動活動 一、金鰲旭日 二、下壩燈影 三、鷺棲龍灣 四、茶香石美 五、花海騰龍 六、古韻大汾 七、蛟龍探花 八、書山有徑 提交

萬江“新八景”點贊互動活動

【獎勵規則】

活動主辦方將在參與者中,隨機抽取100名群眾,送出萬江IP動漫形象吉祥物“萬小川”系列文創產品。所有獲獎名單將于2022年5月6日18時在“魅力萬江”公眾號進行網絡公示。

【領獎形式】

中獎者將收到由主辦方(萬江宣教文體旅游辦)發出的短信通知。收到信息后,可憑短信在5月9日至13日,08:30-12:00,14:00-17:30內到主辦方地址領取獎品。(導航地址:萬江街道宣傳教育文體旅游辦公室)

主辦方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對以上說明享有最終解釋的權力。

知多D:

了解萬江“新八景”

一、金鰲旭日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金鰲旭日”景點坐落在東莞市金曲路與金鰲洲鴨排塘一巷交叉口,景點包含了金鰲洲公園,以及公園中的金鰲雕像和金鰲洲塔。因金鰲洲塔坐落于萬江金鰲洲,故名。

景點簡介:

金鰲洲古塔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合尖封頂于明天啟四年(1624年),歷時27年。1989年被列為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在金鰲洲古塔旁建有金鰲主題公園,園內有一只金光閃閃的金鰲雕塑。園內的金鰲塑像,是一個龍首龜身的龐然大物,全長6.6米,高4.8米,重13噸,青銅鑄成,外刷金粉、金光閃耀。巨鰲雄立江岸,昂首向東,與金鰲洲塔互為映襯,反映了世世代代的萬江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金鰲塑像底座上鐫刻著萬江區辦事處2002年12月25日所立的碑記,記述了金鰲的來歷和建造的過程。

二、下壩燈影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下壩燈影”景點位于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下壩坊,坐落于萬江街道壩頭社區。

景點簡介:

壩頭村始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至今已有161年歷史,由始祖自江西饒州(今鄱陽)詹氏遷居于此,依水建祠,祠聯為:“饒州派遠 壩水源長”。為防洪水,筑堤建碼頭,名詹屋碼頭,因“碼”“壩”音近,故名壩頭。從此建村發展,分為上、下壩兩個小組。

下壩坊是廣東省傳統古村落,以老樹為屏,兩河為間,隱老舍于其中,觀夫纖巷井然,老檐舊壁,草木閑美,居其得以幽清,有著東莞“鼓浪嶼”之美譽。村內“十三縱六橫”巷道成井字形網狀布局,現保存有明洪武年間“奉旨崇祀邑名臣”木金匾,有清代留存的祠堂、張王爺廟、古渡口等,以及清代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期間所建民居230多幢。

改革開放后,下壩村村民陸續搬入新居,東邊的祖屋逐漸閑置了出來,社區在充分保護這些現有村落形態的基礎上,對古舊建筑進行整體改造利用,打造以文藝創作、平面設計等功能為主導,以休閑服務為輔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目前已進駐的文化、創業、休閑企業已有50多家,涉及餐飲、休閑酒吧、時尚藝術設計制作、表演藝術、畫廊、古玩、影視、行業協會組織等行業。

作為東莞市的“嶺南水鄉文化泛博物館”,下壩坊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以及明清時期的嶺南水鄉村落格局,是珠三角地區嶺南水鄉文化保存較為完整的村落之一。入夜后的下壩坊,彩燈奪目,絢爛多姿,儼然世外桃源般,處處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三、鷺棲龍灣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鷺棲龍灣”景點位于萬江街道和諧路與塘城東路交叉口位置,景點包含了龍灣濕地樂跑公園、龍灣廣場以及東江南支流上的龍灣島。

景點簡介:

龍灣濕地樂跑公園占地面積約12.5萬平方米,瀕臨4.4公里親水休閑運動綠道,園區圍繞生態、活力和顏值主題,在原有運動健康基礎上復合生態休閑、活力親子、文化藝術三大IP屬性,是集游覽、文體娛樂、運動健身、美食于一體的東莞首個濱江特色樂跑公園,園區四季如春,常有企業團建、婚紗攝影、美術寫生、觀鳥攝影、露營市集等各種特色活動在此開展,成為了近年來東莞最具活力的濱水休閑微度假名片。

龍灣廣場作為“三江六岸”濱水岸線示范段項目一期工程(龍灣段)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體現山水城市特色的核心空間,廣場上建有“龍”形景觀眺望塔、觀景平臺、兒童樂園、城市展廳、親水平臺、水上棧道等設施,并構建集景觀道、散步道和自行車道于一體的城市“慢行系統”,給周邊市民帶來閑適、恬靜的城市出行體驗,實現“望得見江、觸得見綠、回味歷史、體驗愜意”的慢生活。

龍灣島與龍灣廣場隔江相望,是動植物生長的“天堂”,有白鷺、夜鷺、池鷺、鵲鴝等多種留鳥在島上棲息。近年,萬江持續加強對龍灣島的水土保持及生態修復,多次進行拋石圍堤,沿岸復種各類水生植物,保持著龍灣島內生物多樣性。秋冬和初春季節,鳥灣島上“萬鳥啁啾,江中起舞”的景象甚是壯觀。

四、茶香石美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茶香石美”景點位于萬江街道石美社區,涵蓋了茶文化博物館、東福商業街及周邊的茶葉銷售點。

景點簡介:

因茶而盛名的地方多數是傳統的茶葉產區,而以制造業聞名世界的東莞,卻贏得了“藏茶之都”“愛茶之都”的美譽。其中,在東莞歷史最悠久、市場最旺、規模最大的茶葉市場,莫過于萬江石美茶葉交易市場。

歷經20年發展,石美茶葉街已成為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企業商鋪1000多家的大型茶葉交易中心。該景點集茶葉收藏、批發購銷、茶文化傳播、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涵蓋整個茶葉交易產業鏈的茶文化旅游綜合體,依托石美茶葉市場完整的茶葉交易產業鏈,打造出看茶倉、游茶博、嘆茶館、賞茶具、觀茶藝、購藏茶等一系列茶文化體驗旅游產品。

景點內的茶文化博物館是“茶香石美”的核心景區,總面積為3800平方米,以嶺南風格建造。以**茶文化的發展脈絡,展示歷代茶器具,資料文獻,各類名茶、藏茶等藏品約千余件,又以仿真茶園和歷代茶室,品茗體驗區,多功能展廳等區域綜合展示藏茶史、制茶藏茶工藝、茶功效,茶產業等概況。

“茶香石美”是萬江打造對外城市品牌形象,傳播**茶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茶文化旅游的一大人文景觀,為中外茶商、茶人、茶文化專家學者以及廣大游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和學術研討平臺。

五、花海騰龍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花海騰龍”景點位于谷涌·滘聯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區,包含了萬江街道滘聯社區正丫灣、蒲草濕地景觀、龍獅驛站、洲頭頂、起龍廣場、芳草圍生態公園以及谷涌社區內的浪漫花海、兒童公園等“濱江景觀休閑帶”。

景點簡介:

坐擁綿長蜿蜒的水岸、斑駁阡陌的農田、韻味十足的村落、蔥郁茂密的古木……萬江谷涌、滘聯作為東莞市第一批美麗幸福村居特色連片示范區,實現了舊貌換新顏的蝶變。

花海騰龍景點是一段充滿龍舟文化、宗祠文化、嶺南文化底蘊的景觀長廊。該景點保留了谷涌和滘聯社區典型的水鄉地域底色,并發揮地域優勢,打造了多彩花園、生態濕地景觀、芳草圍等特色景觀點,同時在片區原有的良好自然生態基礎上,成功改造出一條長約6.5公里集水岸休閑、觀賞、運動、研學等多樣體驗的“濱江景觀休閑帶”;同時,串聯農田、宗祠、龍舟、古街、古渡頭、村落和古樹等歷史文化資源,彌足田園情懷、彌補都市功能,成功打造出一個“亦城亦鄉,宜居宜游”的現代田園之地。

景點內有正丫灣、蒲草濕地景觀、龍獅驛站、龍舟俱樂部、少兒龍舟、洲頭頂、起龍廣場、鎮海塔、芳草圍生態公園、仁里古巷及谷涌浪漫花海(結合廚余收集處理和科普功能)、高效農業園、兒童公園等18個景觀,并堅持人文孕育,積極開展文化戲劇、少兒龍舟、舞獅表演等本土文體活動,進一步彰顯水鄉文化底蘊。

六、古韻大汾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古韻大汾”景點位于萬江街道大汾社區,景點包括了何氏大宗祠及周邊各類古建筑的整個大汾社區。

景點簡介:

大汾古村于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立村,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本名汾溪,是東莞四大名鄉之一。大汾是歷史悠久的書畫之鄉,從明朝、清朝以來,群眾喜愛書畫。早期有何星榆、何泰崙、何友文、何文景等代表人物。1967年書畫家何為回居大汾,培養了不少青少年書畫愛好者,代表人物有:何成根、梁雨才、李皓東、何春、何敬賢等。其后,各位書畫**在學校也培養了一大批中小學生書畫愛好者;1978年1月,東莞縣文化館舉辦了一期書法展覽,大汾青少年的作品占有七成多。1978年5月,東莞縣文化局在大汾召開全縣書法現場會,推動全縣書法藝術。改革開放后,大汾社區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開發書畫藝術,挖掘書畫文化資源,榮獲“廣東省書畫之鄉”稱號,此外,書畫愛好者定期雅集、即席揮毫,不定期舉辦書法、美術、篆刻講座,培養新生力量。

大汾社區保存著眾多名勝古跡。建于明嘉靖年間的連步橋、種德橋和建于明萬歷年間的青云橋,保持完好,其中種德橋和青云橋已成“旱橋”,三座古橋均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的何氏大宗祠,仿生螃蟹建筑,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論石雕、木雕、磚雕、人物塑像、花鳥蟲獸、山水樓臺、古物圖案等均精雕細塑,極為精美,在2010年被改造成為展覽館,不僅展示村史,也曾舉辦過書畫展;大汾現存有四株古樹,均為細葉榕,樹齡都在一百二十年以上,皆為國家**古樹。

大汾人文底蘊深厚,名人輩出。南明大臣蘇觀生,奮勇抗清,青史留名;蘄州同知何謙開倉賑濟,一方傳頌;書畫家何為畢生致力于書法、美術事業,聲名遠播;**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愛國愛鄉愛家,回鄉尋根,為萬江保育古建筑助力鄉村振興出謀獻策。

七、蛟龍探花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蛟龍探花”景點位于萬江街道拔蛟窩社區,包含了以陳氏祠堂為文化標志的整個拔蛟窩社區。

景點簡介:

相傳明洪武元年(1368年)立村。村民始祖曾做過縣官,后因官場黑暗,棄官隱居在今西滘村附近寄棚度日。有一晚,他夢見一群白鳩在低空嬉戲騰飛,便窮追不舍……一覺醒來,方知白鳩未擒,故步其夢而巡視,當巡至拔蛟窩時,認為此地為夢幻之地,便在該地落籍,取名為“白鳩窩”。清朝末年,由“白鳩窩”母校培育之探花學士陳伯陶凱旋回校觀光,席間認為“白鳩”與“拔蛟”同音,且乃是自己開源之地,提拔蛟龍之點,故建議改為拔蛟窩。

拔蛟窩社區有600多年歷史,水鄉特色明顯,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整個村落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鄰里和睦,阡陌交通整潔便利,社區內尚保留了彰顯獨特嶺南建筑風格的陳氏大宗祠、元信陳公祠、拔萃家塾、觀音古廟等明清建筑。

陳氏大祠堂即是清代探花陳伯陶孩童時期生活學習過的地方。陳伯陶中探花后,制“探花及第”牌匾贈送給拔蛟窩,高懸在拔蛟窩陳氏大宗祠內,還贈送拔蛟窩祠堂門前一對杉木桅桿墩,上面刻有三條四只爪的魁潛龍,為拔蛟窩陳氏家族增光添彩。近年,社區在主入口建設了龍柱村標、龍舟浮雕,與古樸大方的文化石等,進一步豐富“蛟龍文化”。

拔蛟窩社區是萬江街道傾力打造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樣板和示范區,近年來,拔蛟窩社區積極挖掘、整合社區鄉村文化資源,提煉、升華社區文化內核,用“繡花”功夫落實城市精細化管理,以**建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度融合,鑄牢鄉村振興之“魂”,2021年拔蛟窩社區入選“東莞市十大美麗鄉村”。

八、書山有徑

東莞八景(東莞八景百科)

景點位置:

“書山有徑”景點位于萬江街道濱城路22號樓,包含了市民文化服務中心以及萬江圖書館。

景點簡介:

“書山有徑”,寓意“書山有路勤為徑”。萬江圖書館新館于2021年3月搬遷至風景優美的東莞市萬江街道市民文化服務中心一、二樓。書籍沿階梯擺放,層層而上,共有8層4個面,氣勢宏大,尤如一座梯形的書山,在**紅印章的映襯下,猶為壯觀。自新館啟用以來,“書山有徑”成了全市最受歡迎的網紅打卡點之一,深受群眾好評。

萬江圖書館館舍面積6000余平方米,現有藏書20萬余冊,閱覽坐位500個,期刊110余種,報紙60余種。館內采用大開間開放式布局,在應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基礎上,推進**、借還、檢索、圖書消毒等自助服務,實現全市讀者證“一卡通”借還。設有自助圖書館、展廳區、多媒體閱覽區、視障閱覽區、晚晴閱覽區、綜合書庫、文學庫、自修室、多功能室、專題圖書館、繪本館、兒童玩具館等。

其中,萬江繪本館是全市首家的鎮街繪本館。全館實行藏、借、閱、咨、檢合一的全開架管理方式,舉辦悅繪、悅讀、悅享和悅賞系列品牌活動,定期開展講座、展覽、培訓、讀書會、親子閱讀等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

【撰文】張仕婷 夏穎燕

【制圖】孫沛川

【作者】 張仕婷 夏穎燕 孫沛川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拓展知識:

東莞八景

東莞新八景是:“松湖煙雨”(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大道朝暉”(東莞大道)、“廣場挹萃”(市中心廣場)、“古塞飛虹”(虎門大橋)、“虎英疊翠”(虎英郊野公園及御景灣周邊景觀)、“板嶺凝芳”(綠色世界、水濂山森林公園及周邊景觀)、“蓮峰賞鷺”(長安蓮花山風景區)、“金沙洋月“(石龍金沙灣)。  

東莞文物八景是:“故壘雄風”(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可園蘊秀”(東莞可園)、“城樓集瑞”(迎恩門城樓)、“蠔崗探古”(蠔崗貝丘遺址)、“潢涌宋祠”(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南社遺韻”(南社村古建筑群)、“金鰲塔影”(金鰲洲塔)、“東縱豐碑”(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東莞八景

1、松山湖(免費AAAA級景區),松山湖夢幻百花洲
2、東莞烏鎮-茶山鎮南社村
3、橋頭油菜花 -東莞婺源,東莞橋頭鎮蓮湖公園(免費)
4、常平隱賢山莊(4AAAA級景區收費)
5、麻涌鎮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東莞西湖
6、東莞的蘇州拙政園-道滘粵暉園AAAA級景區
7、東莞鼓浪嶼-萬江下壩坊
8、樟木頭觀音山旅游風景區
9、同沙生態公園,南城水濂山,大嶺山森林公園,黃旗山城市公園,塘廈大屏嶂森林公園,謝崗銀瓶山森林公園(東莞6大公園全部免費,一個就可以玩一天時間)

東莞八景

東莞新八景”是:
“松湖煙雨”(松山湖科技產業園)、
“大道朝暉”(東莞大道)、
“廣場挹萃”(市中心廣場)、
“古塞飛虹”(虎門大橋)、
“虎英疊翠”(虎英郊野公園及御景灣周邊景觀)、
“板嶺凝芳”(綠色世界、水濂山森林公園及周邊景觀)、
“蓮峰賞鷺”(長安蓮花山風景區)、
“金沙洋月“(石龍金沙灣)。  
東莞文物八景”的是:
“故壘雄風”(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
“可園蘊秀”(東莞可園)、
“城樓集瑞”(迎恩門城樓)、
“蠔崗探古”(蠔崗貝丘遺址)、
“潢涌宋祠”(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
“南社遺韻”(南社村古建筑群)、
“金鰲塔影”(金鰲洲塔)、
“東縱豐碑”(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31485259.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天全县| 高州市| 镇平县| 绥棱县| 平利县| 北辰区| 浦东新区| 原阳县| 喜德县| 东源县| 义马市| 杭锦旗| 纳雍县| 临海市| 靖边县| 古交市| 庆安县| 大石桥市| 衡东县| 天等县| 越西县| 万载县| 通化市| 五原县| 自贡市| 龙海市| 宜都市| 安徽省| 白水县| 吴桥县| 焉耆| 同心县| 泸州市| 新闻| 云阳县| 大港区| 都江堰市| 北京市| 射阳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