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里海(天津七里海稻田畫地點)
前沿拓展:
23日上午,**市**在寧河區召開現場辦公會議。研究會商解決七里海濕地保護資金、生態搬遷等問題。而就修復和保護七里海濕地的進展及下一階段將開展的重點工作,津云**記者專訪了寧河區七里海管委會主任童乃勇。
記者:為了保護好七里海濕地,2017年8月,**市**批準了《七里海濕地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年)》。現在《規劃》推進到了哪個階段?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童乃勇:《規劃》確定了10大工程,目前,10大工程,已經基本完成2項,即將實施的1項,年底實施的4項,其他項目有序推進。
根據環保部衛星遙感及寧河區自查發現的核心區、緩沖區(包括原濕地公園在內)違規建設共230處,至2017年底已經全部完成拆除整改,共拆除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硬化面積62.5萬平方米。2018年以來,在嚴控違建的基礎上,結合‘綠盾2018’專項行動,天津持續開展保護區內的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工作,排查出的核心區856座墳塋,已全部遷出和處理。
七里海核心區葦田水面,過去長期由大戶承包經營,為了解決承包經營對濕地環境的影響,天津對承包戶土地進行了土地流轉,完成了流轉6.84萬畝,結束了長達30多年“村自為戰、割據管理”的局面。
清理歷史遺留、遷墳和土地流轉這三件事,都是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現在解決了,為七里海保護修復創造了條件。
記者:“那么如何進一步保護七里海濕地保護區?”
童乃勇:環海圍欄設計方案已完成,經過市**論證審批,2018年7月份開始,七里海保護區核心區將建設環海圍欄全長49公里,對核心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同時,寧河區成立了七里海警務站和保護區巡查巡護隊伍,充實巡查巡護人員,加大執法和巡查巡護力度。
記者:七里海濕地是京津兩座大城市之間的重要生態區域,是寧河獨具特色的重要生態名片,那么對于打造七里海這張金字招牌有具體遠景的目標嗎?
童乃勇:為了發揮七里海保護區的生態功能,天津市對七里海保護區施行了引水調蓄、葦海修復、鳥類保護和生物鏈恢復4項工程,目前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計劃2018年年底開始施工,除了引水調蓄工程需要2-3年完成外,其他3項工程到2020年底均可完成。
七里海保護區還將建立緩沖區生態修復和實驗區人工濕地建設工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退耕還濕方案,編制項目建議書,按要求到2025年全部完成。
計劃實現這樣3個目標:將七里海打造成全國濕地保護修復的樣板;將七里海建成天津水鳥種類最全、數量最多的鳥類自然保護區;將七里海建成生物多樣性示范基地。
記者:七里海保護區是如何平衡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這三本賬’的呢?
童乃勇:天津市將按照市**初步編制的調整方案,整個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進行調整,擴大保護區面積,同時,在既不違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又使七里海自然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統一。
下一步將嚴格遵守《中華****自然保護區條例》對核心區、緩沖區的規定的同時,計劃實驗區適度開展生態旅游及科普教育建設,進一步加大七里海保護區的宣傳力度。
作為七里海保護區的屬地,寧河區將按照《七里海保護區保護管理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堅持執法巡查,堅決制止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通過建立檢測管理制度,加強對七里海濕地生態系統、環境、空氣、水質、鳥類等野生動植物的監測**,及時評估監督和處理生態風險。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2048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