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綏芬河進入戰時狀態(黑龍江綏芬河轉入戰時狀)
前沿拓展:
黑龍江綏芬河進入戰時狀態
全面進入戰時狀態的意思是!
準備打仗和準備已經準備打仗之中!
情況就是特別嚴重!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做到招之則之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全面進行戰時狀態,隨叫隨到的狀態!
12月12日,黑龍江綏芬河市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第38號公告。
12月10日—11日,綏芬河出現1例**肺炎確診病例和2例無癥狀感染者。按照綏芬河**防控預案,綏芬河立即轉入戰時狀態,調整相關管控措施,特通告如下:
一、繼續嚴格交通管制,加強交通卡口管控,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非必要不出城。確需出城的,須持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所在社區(村)出具的居住證明。綏芬河戶籍和常住居民人員可以入城,其他人員一律勸返。用于運輸保障物資的貨車出入城不需相關證明,但須攜帶身份證,執行防疫“三寶”(掃碼+測溫+戴口罩)。綏芬河鐵路車站暫停發送旅客,公路客運、公交車臨時停運,出租車禁止出城,司乘人員須佩戴口罩,定時保潔、消殺、通風。
二、實施嚴格的小區(村屯)封閉式管理,確保只留一個出口,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外來人員和車輛不得隨意進入,嚴格落實“一證三寶”制度。每戶居民每3天憑通行證出行1次進行生活物資采購,并于2小時內返回。外賣、快遞、商超配送等物品要放置指定區域,小區值守人員進行物表消殺后,由居民自取。
三、嚴格執行“三不聚(不聚會、不聚餐、不聚集)”,學校、幼兒園和培訓機構臨時停課,九小休閑娛樂場所和非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經營場所暫時停業。餐飲場所暫停堂食,可以外賣方式經營。養老機構、監管場所等重點場所實施封閉式管理。紅事暫停,白事限于5人之內(含5人),不允許召開告別儀式。賓館、公園、廣場、體育場等暫停娛樂健身活動。
四、商超、農貿批發市場等生活必需品經營場所要控制人員流量,通行過程和日常**作中始終保持間距1米以上,嚴格執行防疫“三寶”(掃碼+測溫+戴口罩),定期進行環境消殺。發現異常人員立即報告疾控部門。
五、民營醫院、個體診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村衛生所、牙科診所等醫療機構暫停營業。醫療衛生機構要發揮哨點作用,落實首診負責制、院長負責制,嚴防院感。退燒、止咳、抗**三類藥品實行實名銷售登記并定期上報,發現異常人員立即報告疾控部門。
六、廣大市民朋友,要自覺加強自我防護、家人管理和身邊人監督。家中常備口罩、手消等防疫物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保持手衛生;不吃野味,生熟要分開,海鮮水產和肉蛋類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兩人以上合餐時使用公勺公筷養成文明用餐良好習慣;做好全家人健康監測,做好環境消殺,出現發熱等癥狀及時就醫。核酸檢測期間要做到應檢盡檢、能檢盡檢。對有居家隔離人員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消殺消毒。
眾志成城、砥礪前行,上下同心、此戰必勝。希望廣大市民認真遵守**防控規定,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共同筑起群防群控的**防線,堅決打好、打贏**防控阻擊戰。
以上通告事項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解除日期另行通知。
-此前報道-
黑龍江塔河進入戰時狀態
12日上午,塔河縣緊急召開應對**肺炎**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縣委**林建軍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進入戰時防控狀態。合理調配疫防工作人員,妥善安排辦公硬件設備設施,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力以赴處理好出現的**。
黑龍江東寧市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12日,黑龍江省東寧市發布**肺炎**應急防控工作指揮部第二十七號通告,通告顯示,12月10日,東寧市出現1例**肺炎確診病例。按照東寧市**防控預案,該市立即轉入戰時狀態,提升管控措施級別,分別采取了升級舉措:
一是要求實行嚴格交通管制,設立臨時交通卡口,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非必要不出城,確需出城,出具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所在社區、鄉鎮出具通行證明,并進行備案。
二是要求實施嚴格的小區(村)封閉式管理,確保只留一個出口,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中風險區域只允許每戶一名家庭成員外出采購生活用品,兩天一次,每次不超過2小時。
三是要求學校、幼兒園和培訓機構臨時停課,九小休閑娛樂場所和非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的經營場所、企業停業、停產。餐飲場所暫停堂食,采取外賣方式經營。養老機構、監管場所等重點場所實施封閉管理。紅事暫停,白事限于20人之內,賓館、公園、廣場、體育場等暫停娛樂健身活動。
來源:央視**、四川日報
原標題:《又一地進入戰時狀態!小區封閉管理、鐵路公交暫?!?/p>
編輯:劉夢鴿 首席編輯 華麗娟
拓展知識:
黑龍江綏芬河進入戰時狀態
從1946年到1960年前,陳培民任過連隊指導員、團組織副股長、股長、軍組織部干事、師組織科科長,炮兵教導營政委、軍組織處副處長、團政治處主任。這段時間參加過牡丹江剿匪、1947年的冬季作戰、攻克四平、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作戰、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戰役等大小戰役戰斗40余次;經歷了我軍由戰時進入和平建設的轉型階段。
戰爭年代,戰爭的恐懼,對戰時軍人的影響幾乎是零。當初與陳培民年齡上下的官兵,都盼打、敢打。戰斗越慘烈,官兵越勇敢。部隊赴東北,下船后,部隊天天走路,幾乎天天打仗,因為當地土匪多。部隊一直走到牡丹江,大一點的仗,打了10多次。1946年,陳培民在連隊當指導員,連隊在綏芬河。當地老百姓的東西被土匪搶得差不多了,生活艱難。連隊生活很苦。轉年過春節,連長想改善生活,幾個戰士從老百姓那里拖來了一頭豬,司務長告訴了陳培民這件事。陳培民說,不論老百姓同意不同意,得把豬送回去。司務長說豬已經殺了,沒辦法送。他和連長商量后,要司務長給老百姓賠禮道歉送去400斤高梁米。 1947年6月,第3次打四平,112師擔任主攻,傷亡很大。林(彪)羅(榮桓)**為了保證主力部隊有骨干,決定牡丹江2團補充到112師。當時由副指導員帶出50多人去335團1營2連,陳培民帶70多人去了1連,并任指導員。人要分開了,連隊節余的一些伙食費怎么辦。陳培民主張按人頭平均分,不給本人,由干部拿著帶給所去的連隊。就要分手的干部都說這事辦得好,所到連隊的干部更是高興,一位副連長興奮地說,真是及時雨,太好了,可幫了我們大忙。剛到112師,有的人認為他們是地方部隊,有些看不起。其實,牡丹江2團的班、排長基本都是抗戰時期參軍,又經大小戰斗考驗的骨干。到112師后,接連打了兩仗,打得都不錯,彼此融洽了,團結也很好。1947年11月,陳培民被提職。原準備到一營當副教導員,但原副教導員不愿離開老單位,結果陳培民到了團里當協理員,管直屬隊。直屬隊有訓練隊、警衛連、偵通連、炮兵連。這期間,因他政治工作搞得活躍,部隊**委給他頒發了“工作模范”獎章。在東北,打了不少仗。收四平,打遼西會戰,解放沈陽。有些戰斗打的很慘烈,但戰士們都很勇敢,真正是浴血奮戰,前赴后繼。部隊與部隊之間從來是互相支援的。打下四平時,335團繳獲了不少大米,團里**就想到并肩作戰的334團、336團,趕緊派人送去些米,還給了師里一部分。
遼沈戰役一結束,部隊沒休整就入關,去打平津戰役。攻打天津時,335團打得很英勇,是最先突進去的部隊之一。突進后,官兵**向潮水一樣向城里涌。城壕里全是嚇得發抖的國民**部隊的兵。天津一役,金湯橋一戰給陳培民留下深刻印象。金湯橋是10點30分打下的,三營副營長劉慶賢只顧帶著戰士沖鋒了,沒有及時給上級報告。自然師里和軍里無法知道,沒能向前指報告,得到確認。另外一支部隊是凌晨2點到金湯橋的,人家及時報告了,戰后因此立了戰功。在平津戰役期間,軍里組織開展創“三好”活動,即:紀律好、團結好、打得好。提出部隊不許進民房、商鋪、空房,一律露天宿營。之前有個別進空房休息的,馬上撤出。幾天后,部隊接到命令,撤到城外永清,部隊就地整訓。 1955年3月,陳培民去了南京**總高級步兵學校學習。兩年畢業回來后,到炮兵教導營當政委。過了不久,組織又調他到組織處當副處長。1958年,部隊也搞“反右”,陳培民被調到“反右”辦公室當主任。當時,軍部滿走廊都貼的大字報,其中過激語言不少。宣傳處李副處長愛看內參,可能受些影響,講出一些所謂的“錯話”。有人說,李是“右派”。陳培民一再表示,李副處長是好同志。陳培民找到**長反映自己的想法。后來,還是給李定了個“中右”分子。陳培民回想起來,覺得當時自己并不是多有覺悟,也沒有個人之間私情,只是感到,李副處長是好同志,只不過講了內參上刊登的一些材料,即使有些錯誤,但不會同**組織過不去。正因如此,對犯錯誤的同志,要重思想教育,輕組織處分。
從1960年起,陳培民先后任步兵第341團政委、陸軍第114師政委、陸軍第112師政委、陸軍第65軍政委,**副政委。在不同領導崗位上,使他有機會接觸高級領導干部,感受到了好的領導作風,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影響,自覺不自覺地體現到工作上。一次,總政主任譚政大將到部隊調研基層建設情況,住地委招待所。領導安排陳培民去向譚政主任匯報,譚政主任聽得很仔細,不時提問,不時記筆記。有時還問到基層干部和戰士是怎樣想的、怎樣說的。就像連隊干部同戰士拉家常一樣。譚政主任這次下部隊,一行才有7人。**只有一名二級部的領導陪同。譚政主任這種不講大話、不講排場的務實作風,讓部屬沒有距離感的親和質樸本色,給陳培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有,領導給部屬說話的機會,聽得進意見的事,很多。1970年,在陳培民任112師政委時,軍區調他任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陳培民知道后,心里很不安,感到難做好這份工作。于是,他就找到軍區吳岱副政委和徐光友主任反映,說自己不適合、也不具備當軍區組織部部長的條件。這事后來出現變動, 主要是因為****點名推薦38軍老政委王猛(時任**副政委)到國家體委,王猛政委帶了陳培民一道去了國家體委工作。1982的,軍區擬調陳培民到軍區政治部當副主任,陳培民同樣是很不情愿。他向秦基偉司令員匯報了自己的想法。盡管秦司令員斬釘截鐵表示不行,說事情已經定了,但仍表示理解他的意見。后來,調整比陳培民大兩歲的夏一超到軍區政治部來。這兩件事,盡管同他自己的意見無關,但反映出上級傾聽下級意見,領導傾聽部屬呼聲的作風,是常見的。一個單位的凝聚力與人和氣順,離不開領導同志這種聯系群眾的作風。
陳培民離開老部隊到65軍任職時,秦司令員、傅政委分別找他談話,內容竟然驚人的一致。都表示說,沒有情況介紹,你自己去摸吧。陳培民明白**的意思,調查研究要親歷親為,無可代替。這也是傳幫帶。陳培民在65軍工作了2年零3個月,用心思做了人和心和的工作,一班人也很努力,團結形勢很好。陳培民到職不久,孫軍長把軍原班子不團結的情況做了坦誠詳細的介紹,對因此耽誤了一些干部的提升和成長,也非常惋惜,并真摯希望兩人團結好,把部隊帶好。陳培民表示,你是老軍長、老班長,我支持你的工作。在后來工作中,凡遇到矛盾,陳培民就事論事,坦誠相見。班子成員認為他辦事公道,沒個人成見。班子團結了,部隊風氣正,不但工作好做,而且出成果,特別是成長起一批干部,有好幾個提升到大軍區領導崗位上。當初65軍的班子成員,回想起來當時共事工作的日子,都有好多感慨,都挺留戀。 1983年,陳培民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8年和1993年,他又接連被選為第七、八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陳培民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這15年間,每年同全軍代表面對面,認真議事,同全國人大代表共聚一堂,參政議政,視野更加開闊。作為軍隊代表,陳培民把事關軍人利益的事,放到了維護安定團結局面的高度來認識,把事關軍隊建設的事,放到了加速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推動小康社會建設的層面來認識。在這方面,提出了關于維護軍人權益、軍隊干部家屬就業、軍隊干部子女入學、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士兵優撫和退伍安置等議案和意見建議;提出了軍事設施保護、國防動員、邊防建設等意見建議。在他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期間,感到肩上擔子更重了,以“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面貌,努力履行自己的職責。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01548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