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商(西安工商局官網)
前沿拓展:
西安工商
陜西省有這樣一所**學院已經完成了轉設并且做了改名,但是這次轉設可以說很是“失敗”,這所大學是原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工程學院,轉設后的新校名是西安工商學院,同時**授予了本科層次的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工商移動服務車 上門為經營戶辦理營業執照。
移動服務車服務經營戶。
工商移動服務車。
西部網訊(記者 熊惠玲 通訊員 張治華)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近年來,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西安工商全方位構建起的“互聯網+”服務體系,讓群眾辦事實現了“零見面、零紙張、零跑路、零等待”,目前,98%以上的企業登記事項均可通過網上平臺辦理。
拜師學藝找差距 西安工商搶占“互聯網+”建設制高點
去年4月,市工商局網監工作調研小組赴廈門、泉州、杭州等地學習考察網監工作的先進經驗和成果,開拓了視野,找到了差距。10月,市工商局網監工作調研小組又赴廣西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防城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學習交流,參觀了廣西自治區工商局網絡交易**中心,詳細了解了該地電商產業發展總體概況、網監工作整體思路,尤其是對“國家工商總局網監系統”廣西專版“在廣西的運行情況,具體功能,配置要求,系統優勢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了解。
在學習調研的基礎上,市工商局邀請專家學者及9家電商企業進行座談,廣泛征求意見建議,研究、起草了《支持全市網絡市場快速發展若干意見》,建立了工商牽頭、11個市級部門組成的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
與杭州市工商局、阿里巴巴有限公司等單位簽署《網絡經濟發展與治理跨區域協作備忘錄》,建立網絡發展與治理跨區域協作機制。與杭州市工商局一對一簽訂了《網絡交易監管跨區域協作協議》和《數據保密協議》,通過“紅盾云橋”協作系統實現了網絡交易異地協作和在線會商、數據交換、消費**、課題研究等功能。
今年1月份,市工商局與騰訊公司在公共服務領域簽署合作協議,攜手推動“互聯網+”工商管理的深度融合,努力提升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水平,及時搶占了“互聯網+”時代發展的制高點。
讓數據“多跑路” 讓辦事群眾“少跑腿”
據了解,西安市工商局全面實施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提供現場登記、網上登記、手機登記、銀行登記、自助登記、支付寶登記等多渠道、多平臺注冊服務,全方位構建起“互聯網+”工商服務體系,為實現服務群眾“三全四零”( 企業辦照路徑全打通、辦照網點城市全覆蓋、辦照服務全天候,群眾辦事“零見面、零紙張、零跑路、零等待”)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通過和工商銀行聯合啟動“工商企業通”,工商登記業務延伸到68個銀行網點,實現工商登記和銀行開戶同步辦理,大大縮短企業開辦時間。目前,98%以上的企業登記事項均可通過網上平臺辦理。
2017年,全市工商系統新登記市場主體28萬3千208戶,同比增長99.68%;截止去年年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01萬5千890戶,大西安成為第7個市場主體破百萬的副省級城市。
強化企業信用監管 隨機抽查實現工商業務“全覆蓋”
去年以來,市工商局建成完善了以業務處理、公眾服務和企業信用信息管理公示為核心的“一庫三平臺六系統”,構建起與商事制度改革相適應的市場監管新機制。
通過全面強化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建設,實現企業年報21萬922戶、年報率94.98%,個體工商戶年報20萬8千974戶、年報率50.21%;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5177戶、年報率81.40%。全面落實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
隨機抽查事項擴大為12類40項,實現工商業務“全覆蓋”,抽查企業9665戶,個體工商戶1萬6261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218戶、同比分別增長15.49 %、245%和63%。
據了解,采配的一套現場電子取證勘察和170臺移動互聯網監管設備,深度融合了工商監管業務和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了業務辦理流程,實現了智能化檢查、精準化監管,為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通過穩步推進網絡市場專項整治,深入開展了電商平臺專項檢查、網絡市場專項行動、“雙11”定向監測、大數據違法線索核查處理等工作,查處網絡違法案件164件、同比增長257%。
去年受理投訴舉報69427件 挽回消費者經濟損失2千余萬
西安市工商局通過進一步拓展“網上**”功能,對于通過12315投訴舉報中心,各級**、市長、局長信箱等途徑獲取的投訴舉報,實行網上公開辦理。積極探索研究內控機制,對高效辦理的亮綠燈顯示,對臨近辦理期限的亮黃燈提示,對超期辦理的亮紅燈警示,從而促進快受理、快處理、快辦理。進一步探索評價機制,對處置過程、時限、結果通過網絡形式予以反饋,由投訴舉報人在網上進行滿意度評價,從而促進**工作提速、提質、提優。
去年以來,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共受理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6萬9千427件、同比增長24.7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千641.65萬元、同比增長69.1%;對多年積壓的上千件歷史舊賬制定清單、重點督辦,回復率和辦結率從2016年的83%上升到2017年的98%以上,多次在全省綜合排名前兩位。
市工商局以12315投訴舉報平臺為基礎,以涉及網絡交易的投訴舉報為基點,著力對網上消費的重點商品和服務進行量化分析,動態研判網絡交易訴求熱點和網絡交易秩序狀況,分享消費**信息,增強網絡消費**的靶向性和針對性。
積極推進“智慧工商” 用“大數據”創監管新機制
西安市工商局局長陳吉利表示,“互聯網+”催生了大批新業態、新產業和新型營銷模式,全面加強智慧工商建設任重道遠。
下一步,西安市工商局將緊緊圍繞“五新”戰略任務和“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 奮斗目標,以工商基礎數據為基礎,對各類市場主體的新登記市場主體性質、類型、產業、行業、區域分布情況以及注、吊銷市場主體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依托公示系統,建立健全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工商部門做好在企業注冊登記環節的“雙告知”工作,各級**部門可從公示系統自行獲取記于企業名下的信息,探索通過各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信息采集、共享和合作應用機制。
他說,全市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要通過智慧工商建設的轉型升級,積極為**、市**研判經濟形勢提供及時、全面、精準的數據分析服務,努力創建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服務發展的“西安工商模式”。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2746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