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公示(年報公示怎么弄)
前沿拓展:
年報公示
年報公示中的“納稅總額”是指實際向稅務機關繳納的各稅金,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城建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等。
具體計算:
1、將明細賬的各種上繳的稅金相加;
2、可以按“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項目金額填寫。
累計納稅總額是指增值稅17%+銷售稅金及附加12%+所得稅25%的總計數據。
擴展資料
1、本報告書僅供企業在采集年度報告信息時使用,年報申報請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年報時間為1月1日至6月30日。
2、企業年報內容應真實可靠,無虛假成份;企業對其公示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負責。
3、企業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先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變更登記決定后,報送年度報告。
4、企業申報的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經營狀態、網址、網站信息為報送年度報告時的信息,其他信息為企業所報告年份12月31日的信息。
5、企業資產狀況信息,數據取自企業年度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利潤表)中的期末數;幣種為**幣,以元為單位,數據小數點后保留兩位;納稅總額為企業全年所交各類稅金總和。
6、企業資產狀況信息及從業人員,為非強制性公示的事項,由企業自行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7、企業發現其年報公示的內容不準確,更正應于6月30日前完成。更正前后信息同時公示。
參考資料來源: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27日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陳燕兵)武漢企業主動年報意識和信用狀況明顯提升,年報公示率增長近三成,創歷史新高。27日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應公示2021年度報告的市場主體151.73萬戶,綜合年報公示率達93.35%。
據了解,企業年報是企業信息公示制度的重要內容,依法年報是企業應盡的法定義務,年報數據是反映企業生存質量和活躍度的重要指標。
武漢2021年度市場主體綜合年報公示率較上年增長28.26%。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公示率均創歷年新高。從全市年報整體情況看,武漢企業主動年報意識和信用狀況明顯提升,生存質量和活躍度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客觀上反映了全市經濟運行狀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深化。
下一步,對逾期未年報的市場主體,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未按時年報市場主體要及時補報年報后向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申請移出異常名錄,重塑良好信用,避免受到罰款和失信限制。
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市場監管系統強化目標管理,將年報工作納入對各區局績效管理目標和營商環境考核內容,實施“工期倒排”和“銷號管理”制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記者了解到,為減少對守法誠信企業打擾,同時提高年報率,市場監管部門區分企業不同情形和信用狀況等特征,將市場主體分5類精準施策,減少對守法誠信企業打擾,分類開展年報指導服務。
具體為:將近兩年積極主動報送年報企業列為“主動申報類”,一般不進行干預,減少對守法誠信企業打擾;將近三年新設立企業列為“引導幫扶類”,精準幫扶指導、逐戶提示年報,對有需求的及時上門服務;將未申報年報記錄的企業列為“重點關注類”,制發提示函書面提醒催報,同步引導開展信用修復;將連續兩年以上未年報企業列為“異常清退類”,分別采取督促補報年報、變更登記事項、吊銷營業執照等清理舉措;將特種設備生產等重點領域企業、辦理歇業登記企業列為“集中攻堅類”,結合日常監管全覆蓋開展年報服務,確保100%完成年報。
市場監管通過與稅務等部門協調合作,穩妥有序推進長期停業未經營企業的清理。截至6月30日,已立案吊銷5250戶市場主體。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946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