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前沿拓展: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后的余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稅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應納稅所得額是稅法的常用術語,是計算所得稅的計稅依據,一般而言,應納所得稅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和稅率的乘積。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納稅

一、何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后的余額。

1.不同的所得稅有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所得稅稅種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其應納稅所得額具體如下:

(1)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

其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前年度虧損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企業所得稅

(2)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起征點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其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收入額-六萬元起征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2.應納稅所得額不是要繳納的稅款,而是計算稅款的依據。

所得稅的公式為: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二、案例分析

小王是一家國有企業的技術工人,2021年12月實發工資20000元,“五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4500元,享受專項附加扣除共計3000元,沒有其他的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

(1)應納稅所得額

12月份的應納稅所得額=20000-5000(起征點)-4500-3000=7500元

(2)應納所得稅額

根據綜合所得適用的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12月份的應納所得稅額=7500*10%-210=540元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個人所得稅

拓展知識: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后的余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稅依據。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由于個人所得稅的應稅項目不同,并且取得某項所得所需費用也不相同,因此,計算個人應納稅所得額,需按不同應稅項目分項計算。以某項應稅項目的收入額減去稅法規定的該項費用減除標準后的余額,為該項應納稅所得額。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超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那部分金額,如月工資6500元-3500=3000,應納所得稅額為3000元。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7465242.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文山县| 鸡泽县| 安丘市| 突泉县| 浠水县| 临夏县| 桃江县| 西昌市| 东辽县| 深泽县| 定襄县| 苗栗县| 舟山市| 赞皇县| 永嘉县| 茶陵县| 福海县| 灵山县| 延寿县| 巴彦县| 辰溪县| 会理县| 临高县| 桐庐县| 西林县| 枝江市| 巴塘县| 郴州市| 弋阳县| 诸城市| 色达县| 安阳县| 上林县| 丰镇市| 平塘县| 茶陵县| 祁连县| 昂仁县| 庄河市|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