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所得(勞務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
前沿拓展:
勞務所得
沒錯,如果個人全年取得綜合所得僅為勞務所得,且未超過6萬元,那么個稅匯算清繳申報后,個人應納所得稅為零,可獲得全額退稅。
如果個人全年取得所得除勞務所得外,還存在其他三項所得(即工資薪金、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或其中三項中任一項所得,那么個稅匯算清繳申報后,可獲得的退稅額應為當年應繳個人所得稅額與年累計已預繳個稅的差額。
如果你還有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收入的話,那可就說不定了,說不定你還需要補稅,也是存在可能性的。
因為新的個稅法修訂后,把上述四種收入合并在一起叫“綜合所得”了。平時每月扣稅,叫“預扣預繳”,是分開計稅的,但是到了年終需要把四種收入合并在一起計稅,然后再去扣除6萬元基本費用、三險一金、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其他可以稅前扣除的項目,計算的稅金再與預繳的比較,多退少補。
小明:你好最近我為一家公司提供了一項設計勞務,公司給我發了20000元的勞務費,但公司財務說還要扣繳個人所得稅,請問是這樣嗎?
稅總: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您從事應稅勞務取得的所得,應該按照“勞務報酬”繳納個人所得稅。
小明:那請問我需要怎么納稅?
稅總:首先,公司在向您支付勞務費的時候應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其次,勞務報酬所得屬于綜合所得,應在年度終了后進行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也就是說,您預扣的稅款不一定等于最終年度應納的稅款,到了年度匯算清繳的時候,還存在多退少補的情況。
小明:什么是綜合所得?
稅總:綜合所得是一個統稱,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統稱為綜合所得,按年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
小明:你能幫我具體算一下我這筆勞務應該繳納多少稅款嗎?
稅總:可以的!您取得的勞務費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時候,先減除一定標準的費用。具體為: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您本次取得了20000元的勞務費用,減除費用為收入的20%,即4000元,那么本次勞務費用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6000元,按照對應的20%個人所得稅預扣率,您本次勞務報酬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為16000×20%=3200元。
小明:那年度匯算清繳的時候又怎么計算啊?
稅總: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我給您舉兩個例子吧!
例一:假設您2019年只取得這一筆勞務報酬20000元,未取得其他所得,沒有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那么按照規定計算的2019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20000×(1-20%)-60000=-44000元,括號里的20%是稅法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費用。由于應納稅所得額小于0,也就意味著雖然您取得收入時預繳了稅,但是綜合全年看2019年度您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后應該退還您已預繳的個人所得稅3200元。例二:假設2019年您取得一筆勞務報酬20000元,預繳了個人所得稅3200元。此外,全年取得工資薪金120000元,已預繳個人所得稅540元,每月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合計1500元,每月報送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和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那么,
2019年您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120000+20000×(1-20%)]-60000-(1500+1000+1000)×12=34000,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全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34000×3%=1020元。由于在年度中間您已預繳了3200+540=3740元的稅款,因此通過匯算清繳應該退還您個人所得稅2720元。
小明:原來多退少補是這個意思啊?那我明白了,另外公司要求我去開**,開票的時候會不會讓我再交一次個人所得稅啊?
稅總:根據《國家**云南省稅務局關于自然人申請**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云南省稅務局公告2019年第5號),從2019年4月12起,對自然人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在**環節不再征收個人所得稅,而應由支付勞務報酬的單位或個人預扣預繳。**單位在開具**時,應在**備注欄內統一注明“個人所得稅由支付方依法預扣預繳(或代扣代繳)”。如果支付勞務報酬的單位或個人沒有為您預扣預繳稅款,需要由您自行辦理納稅申報。對于支付所得的單位或個人沒有預扣預繳稅款的行為稅務機關要按照相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小明:那我清楚了,謝謝!
劃重點
一、什么是勞務報酬?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二、勞務報酬屬于綜合所得嗎?
是的,勞務報酬屬于綜合所得。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稱為綜合所得。
三、勞務報酬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勞務報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當依法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并入年度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取得勞務報酬**時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自然人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的,在**環節不再征收個人所得稅。**單位在開具**時,應在**備注欄內統一注明“個人所得稅由支付方依法預扣預繳(或代扣代繳)”
自然人納稅人取得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由扣繳義務人按照《國家**關于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預扣預繳(或代扣代繳)和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政策依據
1.《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2.《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3.《國家**關于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公告 2018第61號)
4.《國家**云南省稅務局關于自然人申請**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云南省稅務局公告2019年第5號)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拓展知識:
勞務所得
一、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稅項目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稅率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對前款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三、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
(一)個人提供勞務取得含稅勞務報酬(即稅前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1、應納稅所得額的確認
1.1含稅勞務報酬所得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勞務報酬所得-800;
1.2含稅勞務報酬所得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勞務報酬所得×(1-20%)。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注:按照應納稅所得額查對應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二)個人提供勞務取得不含稅勞務報酬(即稅后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個人為企業提供勞務,雙方約定的勞務報酬更多情況是一個稅后支付額,即企業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是個人的稅后所得,因此,企業必須將稅后所得轉換為稅前報酬,按照稅前報酬列支企業的成本費用,同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由于勞務報酬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的扣除額分段以及應納稅額的加成規定,經過推算得出不含稅勞務報酬收入額對應的稅率表(注意,這里是收入額,而非應納稅所得額)。
1、含稅勞務報酬收入的換算
1.1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換算為含稅勞務報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1-20%)-200
1.2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換算為含稅勞務報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速算扣除數)/換算系數
注:公式中個數據請根據表二中對應的金額確認。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1方式
一,根據上述公式換算含稅勞務報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2.2方式
二,根據表二分步計算
2.2.1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
第一步,根據不含稅收入額查表二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800)/(1-稅率)
第二步,根據應納稅所得額查表一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按表一對應數據計算)
2.2.2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
第一步,根據不含稅收入額查表二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一速算扣除數)×(1-20%)/換算系數
第三步,根據應納稅所得額查表一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勞務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746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