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多少(個人所得稅多少不用交稅)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多少
1、****2019年第94號公告規定,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的12月31日之間居民個人取得的綜合所得,年度綜合所得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匯算清繳補稅的,或者是年度匯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居民個人可以免于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的情形除外。
2、如果納稅人符合上述規定,那么就可以免于辦理年度匯算,對于年度綜合所得不超過12萬元或者是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納稅人,在使用手機完成申報后,會進入免于年度匯算的頁面,如果對相關情況確認無誤后,可以點進頁面的右下角的享受免申報按鈕,就無需補繳稅款

3月5日,國務院****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多一點
根據****網此前消息,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和《國務院關于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8〕41號),國家**制定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作辦法(試行)》。現予以發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納稅人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依照本辦法規定辦理。

其中,子女教育一項,納稅人享受符合規定的專項附加扣除的計算時間為:
學前教育階段,為子女年滿3周歲當月至小學入學前一月。學歷教育,為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入學的當月至全日制學歷教育結束的當月。
來源:新華社微博
監制:周年鈞
編輯:李永錫
太好了!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多少
個人所得稅最新標準是5000元。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法,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 第六條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余額為負值時,暫不退稅。納稅年度終了后余額仍為負值時,由納稅人通過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1845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