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晉升無門,心生不滿!利用Excel隱藏功能,人事主管三年給自己“加薪”百萬……》來源于:由作者:陳智敏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2020年9月的一天,一位女士來到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某派出所自首
2020年9月的一天,一位女士來到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某派出所自首,她告訴民警,自己在蘇州某房地產公司工作,利用職務之便虛報工資報表,侵吞公司資產。這位女士就是劉某,至此,她連續三年、多次侵占公司財產的事實浮出水面。近日,**機關以劉某涉嫌職務侵占罪將該案移送蘇州工業園區**審查**。
晉升無門 心生不滿
2012年,劉某入職蘇州某房地產公司,擔任人事主管一職,負責該公司旗下多家公司的員工薪酬發放。劉某表示,初入公司時,自己工作認真、勤勤懇懇,因為工作量大,經常需要加班至深夜,為此,還兩次去了醫院急診。
然而,在經手過幾次較大項目后,本以為會獲得公司嘉獎的她,卻并未得到公司領導的認可。劉某認為,長期以來,領導以各種理由阻止自己晉升、克扣自己的獎金和績效,自身工作強度與公司薪酬待遇并不成正比。這些想法加劇了她心理狀態的失衡,**的念頭也在她心中逐漸滋生。
劉某家庭條件并不差,在蘇州有房有車,家庭也幸福美滿。但為了報復,更是為了尋求“補償”,她作出了令自己后悔一生的選擇——2016年至2019年間,她多次利用公司薪資管理漏洞,虛假報送“工資”賬單,侵吞公司資產。
假報工資 暗度陳倉
劉某所擔任的人事主管一職,主要負責蘇州某房地產公司旗下十幾家公司員工的薪酬統計、審核、發放。
每月工資發放時,先由劉某根據上月的員工工資數額、構成,制作一個工資明細表(顯示員工姓名),再按照部門名稱統計一個工資匯總表(不顯示員工姓名及具體明細)。接著將這兩份表格交給公司另一位人事主管申某進行數據審核,隨后由人事部門負責人和總經理確認,二人簽字無誤后再交由財務,財務復核后將錢打到公司銀行賬戶,隨后由劉某從公司賬戶將工資分發給公司員工。
那么,經過多人把關、層層審核的工資審批發放流程,如何使得劉某連續三年謊報工資而不被察覺?這瞞天過海的背后,難道還有別人涉案其中?
經查,公司其他員工對此均不知情,此事是由劉某一人所為。給了劉某**作空間的,是蘇州某房地產公司存在的監管漏洞。
雖然劉某之上有平級主管、部門負責人、總經理三人層層把關,但由于十幾個分公司的員工數量多、核算量大,“領導并不細看”,只是看看紙質的工資表,“關心一下某個員工當月拿多少錢”。而最終交至財務手中的工資匯總表,也因表中只顯示部門名稱,并不詳設員工姓名和明細,而使得財務無法進行詳細核對。
制度漏洞和審核走過場的工作方式,使劉某實際上兼任統計、核對、發放工資的工作,給了她可乘之機。于是,為了達成給自己增發“工資”而不被上級發現的目的,自2016年8月起,劉某便開始在工資明細表中偷加一欄沒有名字的工資條,寫上工資金額,并通過Excel“隱藏”功能抹去痕跡、掩人耳目。
就這樣,一張張“隱藏”著劉某給自己增發“工資”的工資表堂而皇之地從人事主管手中到了人事負責人、總經理、公司財務的辦公桌上,經所有人確認“無誤”后,錢款便被盡數打至公司銀行賬戶中。劉某給員工發完工資后,便把多出來的錢打到了自己的賬戶上,用于日常開銷和購買理財產品。
自首悔過 認罪認罰
“之前法律意識淡薄,我現在很后悔,對不起公司……”案件審查**期間,劉某向承辦檢察官懺悔。
檢察機關審查認定,劉某在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任職人事主管期間,利用職務之便,采用虛報工資報表等手段,侵吞公司財產達150余萬元,造成公司多繳納個人所得稅36萬余元,其行為已涉嫌職務侵占罪。
通過進一步與該公司溝通,并對劉某釋法說理,經劉某回憶和公司確認,承辦檢察官又追加了其在2012年的另一筆職務侵吞款項約5萬元。
案發后,劉某主動自首,且自愿認罪認罰,并歸還了非法侵占所得資金和收益近200萬元,承辦檢察官認為可以對其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目前,該案正在審查**中。
針對該案暴露出來的公司薪資管理漏洞,承辦檢察官向該公司提出了針對性建議,建議其規范薪資核查制度,堵塞監管漏洞。此外,針對案件暴露的該公司相關人員法律意識不強等問題,承辦檢察官還到該公司實地回訪,進行案情通報,加強以案釋法,引導公司員工增強法治意識,強化辦案效果。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 編輯 呂瑞天
本文原作者為陳智敏,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智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632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