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詳解802.11n中的HT20、HT40由孫偉發表
近日在折騰Openwrt時遇到了HT(High Throughput)20及HT40概念, 學習了順便分享給需要的網友。-
802.11n有兩種頻寬模式:HT20和HT40。HT20使用的時20MHz頻寬,HT40使用的40MHz頻寬。20Mhz和40Mhz的區別,可以想象成道路的寬度,寬度越寬當然同時能跑的數據越多,也就提高了速度。但是**網的“道路”是大家共享的,一共就這么寬(802.11 b/g/n的頻帶是 2.412Ghz ~ 2.472Ghz,一共60Mhz。802.11a/n在**可用的頻帶是5.745Ghz ~ 5.825Ghz,同樣也是60Mhz),你占用的道路寬了,跑得數據多了,當然也就容易跟別人撞車,一旦撞車大家就都會慢下來,比你在窄路上走還要慢。原來擠一擠可以四個人同時用的,如果你用了40Mhz的話就只能兩個人同時用了。-
–
HT20與HT40怎么選擇:–
使用HT20主要是出于兼容性考慮:比如,一個區域內存在11b/g信號,那么為了盡量減少對它們的干擾,需要設定為HT20,以減少頻帶的重疊。-
使用HT40主要是出于高性能考慮:HT40相當于兩個HT20的捆綁,一個是主,一個是輔。主信道發送beacon報文和部分數據報文,輔信道發送其他報文。-
出于兼容性及Wifi穩定性考慮,HT40模式在一個蜂窩式**覆蓋區域最好不要在2.4GHz使用,最好在5GHz使用。在2.4G使用HT40,則有效通道有3~13,非重疊的卻只有3,11.-
本文由孫偉轉載于網絡而成,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孫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42229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