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現在在小縣城里面,手機維修還有出路嗎?由李逍遙網絡轉載而成
有出路。關鍵是要敬業、講職業道德!否則就會自堵門路。修手機附帶賣手機(二手機)、配件、貼模、下載(MP3、MP4、MTV)軟件安裝、刷機、解鎖……包你混得走。
看經營,我認識一個師傅在鎮里(大鎮,流動人口+常住人口有五十幾萬,加上是這個經濟圈的中心周邊幾個鎮加起來也有三四十萬人)找了個生意不錯的手機店,租了他一個柜臺,一個月三千塊錢,靠技術(別人不會修的他會,那不會修的接了生意就找他修,懂行的人一般不跟你談價格,你說多少他能接受就給你修了,不會出現討價還價的情況,不會修的就按他的價格再加個幾十報價給顧客,賺點資源費)靠服務,積累生意,現在一年就靠修手機能賺五六十萬,手下還帶著三四個徒弟。
修手機還是門技術說,簡單的修修,學個半年也基本都會一點,現在修手機基本也就是直接換零件,比如換個電池,換個屏幕,換聽筒送話器,但是這些東西都需要成本,也就賺個手工費,學藝精通的,如果會修這些壞掉零部件,在小地方那就吃香了,那你賺的就不是收工費了,而是技術錢。
你在問題里說的回收二手機,這個還是要看你售后的技術和服務,讓修手機的人信任你,愿意把這個要修的或者要賣的舊機賣給你,而且你要非常清楚二手機市場的行情,這塊是可以**的,而且比修手機**
沒有了。如今,是微利時代。一個手機從廠里生產出來,到達用戶手里,已沒有多少利潤了。特別是國產手機。新手機那么便宜,誰還修舊手機?手機更新換代比較快。一次,一朋友花一千多元買了個新手機,讓我看。我一看,就笑了。這個手機前幾年,買的人多。這幾年都沒人買了,你真是個人才呀!很多人買之前,什么都不懂?買了什么樣的就用什么樣的。手機淘汰很快。比如前年你花一千元買的手機,今年再便宜也沒人買了。淘汰了,你修它還有什么用?很多人說,手機還很貴?那是你沒有去比較?一比較,你會發現比以前便宜多了?
我個人對于行業的理解是這樣的,就目前而言,除非新行業,像手機維修,美發,化妝,修車,等等這種大眾剛需行業基本都已經飽和,但是每個行業都有人進 有人出,有人**,有人虧錢。這個社會看的是能力,有能力的人做啥都行。
那么有人就說了,新興行業沒飽和有市場,那我為什么不選擇新興行業呢,第一:新興行業沒發展成熟,沒有規模化,早一批人基本都是試水,出了問題有沒有前車之鑒,好比前些年很火的VR(虛擬現實技術),很多人剛開始都看好,投入資本也很高,結果一年這樣,垮了,無聲無息了!
如果你想加入手機維修這個行業,做就完了,想太多反正還有負擔,
自己感覺還是可以的,畢竟歲數大的手機有毛病了還是找人修的。舍不得買新的。壞了就買新的那還是少數的。
第一、怎么**這個小縣城?關鍵看人口以及消費層次。手機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就目前**人的智能手機保有量為13.2億部。從下圖中可以看出手機的增速明顯降低,手機的上升空間有限。
做為手機維修行業來說,上升空間也很有限。但是做為一個服務性行業來說發展還行,指望維修不了發財,只能養家糊口。
第二、手機維修的未來→擁抱互聯網!就像前面說的,如果單靠手機維修來**,就兩字“太難”。但有志者可以做一個“手機維修俠”,專業做維修手機的直播或者是小視頻之類的。以互聯網的方式來拓展自己的業務。
第三、增量的手機市場做維修養護,存量的手機市場做二次開發。現在的手機質量都很好(指一線品牌),手機的集成度高。特別是1~2年內的手機,品質和外觀都不錯,針對這種增量的手機做維修主要是兩大塊:屏幕和電池以及少部分的非集成電子配件(如揚聲器和聽筒以及振動馬達等)。3~5年的手機:由于縣城的人群消費也是有三六九等區分的,所以一方面利用低價回收(線上線下都行)品質較優的手機,做一個維修護理。另一方面把這類手機通過線上線下出售。中間賺取一定的差價。
總之,手機維修行業只能屬于一般的行業。行業利潤率低,純屬于把時間變現,行業附加值低。
**量大的話還是有搞頭的,再看有多少做這行的,競爭大了“肉”就少了!
。本文由李逍遙從網絡轉載而成,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李逍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41327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