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個人所得稅如何補繳的問題并不復雜,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個人所得稅解釋大白話,因此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個人所得稅如何補繳的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的分析吧!
個人所得稅可以補繳嗎
個人所得稅補交是因計算失誤、工作疏忽造成少繳或未繳稅款,需要補繳稅款的,則要根據具體情況,實行區別對待,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少繳或未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在3年內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在3年內追征,有特殊情況,追征期可延長至10年。
個人所得稅退稅補稅是因為進行了個人所得稅改革,改革后采取累計預繳法進行征稅。由于平時所繳納的稅費為預繳稅費,可能存在多繳或者少繳的情況,因此在次年進行年度匯算清繳時,需要匯總年度收入重新計算應納稅額,當應納稅額與預繳納稅額不符時,就需要對預繳的個人所得稅進行多退少補,所以在辦理個稅年度匯算清繳時有人退稅,也有人需要補稅。
1、補交個人所得稅需要提供基本資料;
2、做好補交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報表;
3、將申報報表提交到稅務局,由稅務局出具通用繳款書;
4、最后到銀行去進行繳稅,繳完稅3-5天即可出具完稅證明。
補交個稅是怎么回事
法律分析:1、在兩個或者以上的公司單位任職,繳稅時分開計算薪資導致重復除去了繳稅的基本減除費用; 2、除去工資收入外還有其它方面的收入,導致綜合所得稅最后的稅率變高; 3、稅務機關的計算錯誤和疏忽導致個人所得稅漏繳; 4、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本身原因導致個稅漏繳。以上為個稅需要補繳的原因。個稅補交首先需要提供相關的資料信息,并填寫好個稅表補交申請表,將申請表上交到稅務局。再拿到稅務局給的繳款書后就補繳人就可以到銀行柜臺進行補繳業務的辦理了,并且在補繳完的一周內就可以拿到補交完稅證明。具體需要提供的信息如下: 1、個稅補繳人的姓名; 2、補繳人身份證號; 3、需要補繳的月份; 4、補繳人地址信息; 5、補繳人的工資情況。按照國家規定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對于個稅的漏交情況,納稅人應主動對其進行補繳。補稅指的是上一年度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稅額與實際扣繳稅額出現了差數,且實際應扣繳稅額大于預扣預繳的稅額。個人所得稅之所以要補稅,是因為2020年3月至6月辦理個稅匯算清繳時,個人的預扣預繳稅款比年度應納稅額少了,因此要進行補稅。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個人所得稅app補稅的步驟
1、個人所得稅可通過稅務局、用人單位、網上稅務局、郵寄申辦、個人所得稅APP等多種方式進行補稅。以個人所得稅APP為例,登錄后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按系統提示申報并補稅即可。如果已經申報過但未進行補稅,點擊個人所得稅APP底部的辦稅,更正申報和作廢申報,點擊立即繳稅,添加銀行卡,選擇相應的繳稅方式完成支付即可。
2、個人所得稅補稅可通過個人所得稅客戶端**作,綜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過12萬元,或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可以不進行補稅。
3、《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
4、個人所得稅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凡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應就其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只就其從**境內取得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補稅怎么辦理呢
個人所得稅之所以要補稅,是因為2020年3月至6月辦理個稅匯算清繳時,個人的預扣預繳稅款比年度應納稅額少了,因此要進行補稅。個人所得稅補稅的可以按照下列步驟進行補繳:
1、補交個人所得稅需要提供基本資料。
2、做好補交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報表。
3、將申報報表提交到稅務局,由稅務局出具通用繳款書。
4、最后到銀行去進行繳稅,繳完稅3-5天即可出具完稅證明。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并繳納稅款。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居民個人從**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非居民個人在**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戶籍的,應當在注銷**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個人所得稅什么情況下要補稅
1、需要補交個人所得稅的情況是上年度自己有一部分收入沒有進行申報,上年度預繳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時候,扣除的專項費用已經超過法定扣除標準,某些勞務報酬稿、酬等沒有申報個人所得稅的,這幾種情況都需要補交個人所得稅。
2、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需要補稅的,稅務機關提供了多種便捷渠道。納稅人可以通過網上銀行、銀行柜臺、非銀行支付機構(即第三方支付)等方式繳納應補稅款。
3、(1)上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
4、(2)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的預扣率高于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
5、(3)預繳稅款時,未扣除或未足額扣除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或捐贈。
6、(4)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
7、(5)年度匯算時,選擇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合并計入綜合所得,造成退稅。
8、(6)月收入不均衡的納稅人,有可能會退稅。
9、(7)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
10、(8)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稅前扣除。
11、(9)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12、總之,個人所得稅是必須要如實進行申報的,對于需要補交個人所得稅的這部分納稅義務人來講,不能因為自己少交了稅就干脆不申報,不如實申報個人所得稅的話,如果被稅務機關查實,稅務機關是可以進行行政處罰的。
13、《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1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進行納稅調整:
15、(一)個人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交易原則而減少本人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額,且無正當理由;
16、(二)居民個人控制的,或者居民個人和居民企業共同控制的設立在實際稅負明顯偏低的國家(地區)的企業,無合理經營需要,對應當歸屬于居民個人的利潤不作分配或者減少分配;
17、(三)個人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獲取不當稅收利益。
18、稅務機關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納稅調整,需要補征稅款的,應當補征稅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關于個人所得稅如何補繳和個人所得稅解釋大白話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4030158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