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個人所得稅怎么申報和繳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什么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有了固定的收入每個月的收入超過了5000元以上,那么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稅收中的一個項目,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接觸到的稅費。那么,個人所得稅是怎么樣繳納的?看看網小編收集的資料。個人所得稅是怎么樣繳納的?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實行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繳。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可分為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1、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個稅免征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3、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4、舉例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金額數—5000)×3%—0=個人應繳納所得稅金額數。個人所得稅稅率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生活中遇到個人所得稅繳納**可以通過法律解決,打算解決**時想要找律師的話,可以來網找專業律師。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哪些人要交個人所得稅
1、在**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內居住而從**境內取得所得的人要交個人所得稅。在**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2、《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3、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4、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哪些人要扣個人所得稅
根據稅法的規定,**公民(不含港澳臺同胞,下同)、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在**有所得的外籍人員、無國籍人員、港澳臺同胞,均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
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是指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包括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
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象、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濟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這里所說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圖片、樂譜等能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的作品;“個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譯的作品等。個人取得遺作稿酬,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稅。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
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將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稅。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是指個人的存款利息(國家宣布2008年10月8日次日開始取消利息稅)、貨款利息和購買各種債券的利息。股息,也稱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據股份制公司章程規定,憑股票定期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資利益。紅利,也稱公司(企業)分紅,是指股份公司或企業根據應分配的利潤按股份分配超過股息部分的利潤。股份制企業以股票形式向股東個人支付股息、紅利即派發紅股,應以派發的股票面額為收入額計稅。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哪些人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根據稅法的規定,**公民(不含港澳臺同胞,下同)、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在**有所得的外籍人員、無國籍人員、港澳臺同胞,均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至于上述納稅義務人具體是否應當交納個稅、以及應當交納的稅款的多少,取決于你取得的應稅所得的多少。而應稅所得不同與取得的收入,應稅所得的多少,需要按照稅法的規定,以取得的收入為基礎進行計算而得。
以常見的“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為例,應稅所得=取得的收入-免稅收入-費用扣除額,應交的個稅=應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免稅收入包括有:個人按照規定交納的社會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等。
2。費用扣除額(即平常所說的所謂的“起征點”)目前**公民法定為800元,各地執行中有所不同,但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國統一執行1 600元的標準。
3。稅率為5%-45%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由于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較為復雜,因此轉化為使用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簡化算法。具體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可查閱稅率表:
(應稅所得、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所以,只要取得應稅所得的個人,均需交納個人所得稅。
如果題中所說的3 000元為工資收入的話,那么,你需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當地執行的費用扣除額標準,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出應稅所得,然后再按照上述的稅率表計算求得。比如,你個人交納的四金為工資收入的20%即600元,無其他免稅收入,當地費用扣除額為800元,那么,應稅所得=3 000-600-800=1 600元,應納稅額=1 600*10%-25=135元。自2006年1月1日起,費用扣除額修改為1 600元,則應稅所得=3 000-600-1 600=800元,應納稅額=800*10%-25=55元,比前者少交80元稅款。
如果題中所說的3 000元為工資的應稅所得的話,直接查上述稅率表,則你應當交納的稅款為:3 000*15%-125=325元。
交個人所得稅的都是什么人
1、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公民、個體工商業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投資者、在**有所得的外籍人員包括無國籍人員和**、澳門、**同胞。
2、納稅義務人依據其住所和居住時間兩個標準,區分為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分別承擔不同的納稅義務。
3、《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關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內容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4030158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