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們,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個人最多可以開多少錢的稅,以及工資交稅最高多少封頂的相關問題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了哈,下面我們開始吧!
個稅年終獎怎么單獨計稅
年終獎個稅單獨計稅的稅率是多少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即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舉例:假設企業職工小王的每月工資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后的應稅收入額為7000元,允許扣除的專項附加扣除額為1000元,沒有其他收入和扣除項目,2019年12月,企業將發放全年一次性獎金42000元。請問小王取得的這筆全年一次性獎金選擇用哪種計稅方式?解析:1.選擇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計算步驟:Step1:將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即42000/12=3500元。Step2:查找稅率,參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3500元適用的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元。Step3: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42000*10%-210=3990元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7000*12-0-5000*12-0-1000*12-0)*3%-0=360元。全年合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3990+360=4350元。
年末將至,你們公司法年終獎么?發了要扣稅嗎?相信很多勞動者都想知道。年終獎就是老板給予員工不封頂的獎金,有的還包括了旅游獎勵、物質獎勵等,是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獎勵,也是可給可不給的一個項目。年終獎的發放額度和形式一般由企業自己根據情況調整。好的年終獎辦法要有較好的考評指標、評價方法、發放規則等等相應的各項制度,可以有效激勵員工,增加企業凝聚力。財務專家稱要規避六個區間,也可以非年終獎形式發放兩種方法計算年終獎個稅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當月,個人工薪所得高于(或等于)費用扣除額(3500元)的,計算公式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第二種: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當月,個人工薪所得低于費用扣除額(3500元)的,計算公式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當月工薪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上述兩個計算公式中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就是用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12(一年12個月)后得出的商,再對照工薪所得個稅稅率表即可確定。按照這個公式,如果某人年終獎為96萬元,他繳個稅后可拿到629505元,如另外一個人年終獎為96萬元并多1元錢,他繳個稅后可拿到541505.55元,最終會形成具有諷刺意義的結果:多得1元,稅后所得反而少87999.45元。數學問題致所得付出倒掛在我國,勞動體現的是“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基本原則,而這個計算實際上導致了所得與付出倒掛。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倒掛呢?據了解,針對工資薪金,我國采用超額累進稅率,為了方便計算,就轉化用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簡化算法,但這種方法卻在年終獎的計算中出現問題。目前的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是,先將年終獎除以12,以得出的商確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再按規定計稅。據相關稅務專家解釋,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實質是一個數學問題,問題出在稅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數”。發放年終獎有稅務“規避區”據相關稅務人員介紹,按照新個稅法,我國目前的年終獎發放存在六個“規避區”:即18000元年終獎≤19283.33元、54000元相關財務專家告訴記者,企業在制定全年薪酬方案時,或者將處于“規避區”內的實際年終獎多出臨界點的部分,以非年終獎形式發放,比如調整當月工資,以過節費形式等發放,并入當月工資總額,適用工資薪金的計稅方法,不適用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辦法。在2011的新稅法主要從4個方面進行了修訂:一是工薪所得扣除標準提高到3500元。二是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三是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級距。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第一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元調整為15000元,其他各檔的級距也相應作了調整。四是個稅納稅期限由7天改為15天,比現行政策延長了8天,進一步方便了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納稅申報。年終獎≤114600元、420000元年終獎≤447500元、660000元年終獎≤706538.46元、960000元年終獎≤1120000元。
一個人一年個人所得稅3萬,那他一個月的工資多少急需**
依據年個人所得稅3萬元是可以推算出稅前工資,采取的計算方式如下:
月個人所得稅=年個人所得稅÷12=30000÷12=2500元
所以得出月繳納個人所得稅為2500元。
按照目前的個稅計算方式,從起征點3500元開始適用以下個人所得稅率表。在對照個稅稅率表時,不要以當前月工資收入所得來比照,應以月繳納個人所得稅與速算扣除數做比較,方能得到正確的稅率和應奶水所得額的范圍。
參照上表,依據月繳納個人所得稅為2500元是小于五級稅率,所以需要采用四級稅率進行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月繳納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2500+1005)/0.25=14020元
第四部:計算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后的工資收入
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后的工資收入=應納稅所得額+起征點
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后的工資收入=14020+3500=17520元
工資收入金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后的工資收入+各項社會保險費
各項社會保險費=工資收入*各項社會保險費率
工資收入金額=17520+各項社會保險費
各項社會保險費=工資收入金額*17.5%(需要注意個人工資收入高于當地平均工資三倍時,各項社會保險費是按照平均工資三倍做為封頂基數計算)
解方程式得到:工資收入金額=20934.5元,各項社會保險費=3414.5元
所以,按照年個人所得稅3萬元來計算,月工資收入金額為20934.5元。
個人所得稅退稅有封頂嗎
1、個人申請退稅的,除了線上辦理之外,還可以線下辦理。線上辦理渠道是稅務機關的官方網站和個人所得稅app上辦理;線下則可以選擇由扣繳義務人或委托專業的稅務機構辦理。退稅的計算標準是2019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2、《國家**關于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再投資退稅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八十條第二款外國投資者在申請再投資退稅時,應提供能夠確認其用于再投資利潤所屬年度的證明。凡不能提供證明的,稅務機關可就外國投資者再投資前的企業帳面應付股利、或未分配利潤中屬于外國投資者應取得的部分,從最早年度依次往以后年度推算再投資利潤的所屬年度,并據以計算應退還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個人所得稅退稅中專項扣除是否有封頂
1、個人所得稅退稅過程中可以專項扣除的費用是子女教育費,納稅義務人自己的繼續教育費,大病醫療費,住房貸款利息,租金,贍養老人的費用,不過,每項專項扣除費用的扣除標準是有上限的,比如子女教育費最多能扣1000元。還有其他費用都是有上限標準的,具體參照相關規定。
2、實際上國家在收稅的時候是按照專項費用扣除以后的實際所得收稅的,如果扣除以后工資收入還不夠5000元就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雖然要交個人所得稅,但還是要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的。
個人所得稅上限是多少
法律分析: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文章分享結束,個人最多可以開多少錢的稅和工資交稅最高多少封頂的**你都知道了嗎?歡迎再次光臨本站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4030158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