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個人所得稅租房退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租房退稅)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青島個人所得稅租房退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租房退稅),以及青島個人所得稅租房退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租房退稅)對應的知識點,文章可能有點長,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完,增長自己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可以解決了您的問題,不要忘了**本站喔。
看過來!青島賣房購房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這樣執行
日前,青島市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發布購房購房個人所得稅政策解讀細則:為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條件,國家**、國家**就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進行了調整。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全部退還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按新購住房金額占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退還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一、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
其中,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全部退還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按新購住房金額占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退還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二、現住房轉讓金額為該房屋轉讓的市場成交價格。
新購住房為新房的,購房金額為納稅人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網簽備案的購房合同中注明的成交價格;新購住房為二手房的,購房金額為房屋的成交價格。
三、規定優惠政策的納稅人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納稅人出售和重新購買的住房應在同一城市范圍內。同一城市范圍是指同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地區、州、盟)所轄全部行政區劃范圍。
2.出售自有住房的納稅人與新購住房之間須直接相關,應為新購住房產權人或產權人之一。
四、符合退稅優惠政策條件的納稅人應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合法、有效的售房、購房合同和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辦理退稅。
五、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與稅務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將本地區房屋交易合同網簽備案等信息(含撤銷備案信息)實時共享至當地稅務部門;暫未實現信息實時共享的地區,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確保稅務部門及時獲取審核退稅所需的房屋交易合同備案信息。
六、執行期限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有人退稅1萬多!史上首次!很多人這樣**作了
由于**,延宕近一個月的2019年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終于開始了。
個稅年度匯算,通俗地講,就是在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新個稅法實施后,單位每月代扣的個稅只是預繳,有可能多繳,也有可能少繳,一年后算總賬再多退少補。
今天(1日),2019年個稅年度匯算登上熱搜。
眾多網友紛紛曬出自己的匯算記錄,有的”意外”收獲了一頓火鍋錢,有的卻需要補繳千余元稅款。
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廣東工作的小李2019年中入職,由于全年收入未滿6萬元,依據規定,所繳的280余元個稅可以全額退還。在遼寧省上班的老張,扣除了“贍養老人”的專項附加扣除后,經計算也可以獲得300余元的退稅。
還有人退了1萬多,這筆“意外之財”太豐厚了。
也有部分小伙伴表示,一頓**作猛如虎,一看退稅金額……0.
還有一群小伙伴更慘,不僅沒得退,一查竟然還要補交。
而曾在深圳等地3家單位工作的小何需要補繳100余元稅款,但由于數額小于400元,無需申報。
還有的嘗試了幾次,一直顯示“系統開小差了”,后來干脆白屏,疑似服務器被擠爆了。
為什么要進行年度匯算?
史上首次!
新個稅法實施之后,單位每月代扣的個稅只是預繳,有可能多繳,也有可能少繳,一年終了要算總賬,再多退少補。
據統計,目前開通該功能的32個省市包括云南、青海、山西、廣西、貴州、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江西、廣東、海南、陜西、甘肅、新疆、黑龍江、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南、四川、**、寧夏、重慶、上海、深圳、大連、寧波、廈門、青島。北京、湖北等地仍未開通。
為何有人退稅有人補稅?
不是所有納稅人都需辦理年度匯算,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一、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
二、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所謂綜合所得,包括4類收入,分別是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其他收入如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財產租賃、財產轉讓、偶然所得等,不需要年度匯算。
以下三種情況不需要進行年度匯算——
① 需要補稅但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
② 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
③ 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的。
7種情況下可以退稅
公式看不懂?沒關系,你只要記住,只要因為平時扣除不足或未申報扣除等原因導致多預繳了稅款,無論收入高低,無論退稅額多少,都可以申請退稅。
實踐中,一般有7種情況可能產生退稅。↓↓
1、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舉個例子:
小明1月領取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假設沒有專項附加扣除,預繳個稅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資4000元,無須預繳個稅。全年看,因納稅人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無須繳稅,因此預繳的90元稅款可以申請退還。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舉個例子:
小王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按規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預繳環節未填報,使得計算個稅時未減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全年預繳個稅1080元。其在年度匯算時填報了相關信息后可補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應納個稅360元,按規定其可以申請退稅720元。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舉個例子:
老李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資1萬元、個人繳付“三險一金”2000元,退休后領取基本養老金。假設沒有專項附加扣除,1-8月預繳個稅720元;后4個月基本養老金按規定免征個稅。全年看,該納稅人僅扣除了4萬元減除費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萬元減除費用。年度匯算足額扣除后,該納稅人可申請退稅600元。
4、沒有任職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匯算**稅前扣除的。
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率高于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舉個例子:
小趙每月固定一處取得勞務報酬1萬元,適用20%預扣率后預繳個稅1600元,全年19200元;全年算賬,全年勞務報酬12萬元,減除6萬元費用(不考慮其他扣除)后,適用3%的綜合所得稅率,全年應納稅款1080元。因此,可申請18120元退稅。
6、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等。
這種人需要補稅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退稅,還有人需要補稅。
綜合所得年收入超過12萬元且年度匯算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納稅人,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并補稅。
微博網友分享的補稅截圖。
重要提醒
未按期辦理年度匯算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退稅可以放棄
國家**表示,如果你是屬于需要退稅的,是否辦理年度匯算申請退稅是你的權利,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補稅必須辦
如果你是屬于應當補稅的,辦理年度匯算是你的義務。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并追繳稅款、加征滯納金。滯納金則從超過繳納期限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
也就是說,年度匯算申報后,如果你需要補稅,請在2020年6月30日前補繳稅款,否則將面臨每日萬分之五加收滯納金。
專家建議:為了不因漏稅影響個人征信,建議每個納稅人都進行年度匯算,在“個人所得稅”App上進行**作,幾分鐘就能知道要不要退補個稅。實際上,哪怕你年收入不到6萬元,也可能產生退稅,這是新個稅法的福利。
如何填報?
在進行年度匯算之前,先做好這幾項準備:將“個人所得稅”App升級到最新版本,登錄并完善個人信息,特別是實名認證、任職受雇信息,信息不全將無法進行匯算。
① 打開“個人所得稅”App,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匯算”。
② 選擇填報方式
專家建議,由單位代扣個稅的工薪族建議選“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這樣不必再一一填寫各項涉稅信息;2019年換過工作、當年入職或自由職業者,則要選“自行填寫”方式,逐項填報各項收入和扣除。
以“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為例,界面列出納稅人的各項收入及費用、免稅收入和稅前扣除項目,逐項對照是否準確,如有遺漏,點擊相應項目可以進行修改或申訴。
③ 專項附加扣除非常重要。
納稅人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贍養老人、房貸、租房、大病支出等6項支出的,可以在稅前收入中扣除(房租和房貸二選一)。如果此前忘記申報,年度匯算還可以補報,這是最后的減稅機會。
其中大病支出只能在年度匯算時申報,本人、配偶及子女在2019年發生的醫療費用支出,扣除基本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④ 以上項目都確認后,點擊下一步就能看到匯算結果:應補稅額(包括0)、應退稅額。
應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顯示“享受免申報”,點擊確定即可;超過400元的,按提示填寫補稅方式。
看到“應退稅額”的納稅人,恭喜你,填寫接收賬戶,就能拿到一筆退稅。
以上大家都記住了嗎?
沒申報的小伙伴趕緊動手吧!
來源:楚天都市報
青島2021年度個稅匯算啟動,特定人群可優先退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3月1日起,2021年度個稅匯算正式啟動,匯算時間為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今年稅務部門在前期廣泛問計問需的基礎上,結合2022年“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繼在個稅匯算工作中推出預約辦理服務后,又對“上有老下有小”和看病負擔較重的納稅人推出優先退稅的舉措。
日前,青島市稅務局發布消息,為提升辦稅效率和申報體驗,防止匯算初期扎堆辦理給納稅人造成不便,今年稅務部門推出了預約辦稅的新舉措,即3月1日至15日期間,有辦稅需求的納稅人,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提前預約辦理。3月16日至6月30日,納稅人無需預約即可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或網頁端辦理匯算申報。在匯算初期預約辦稅制度引導下,個稅匯算總體順利,納稅人申請退稅的積極**較高,還有部分納稅人申報補稅,展現了良好的稅法遵從意識。
為進一步提升納稅人獲得感,稅務部門再推優化服務新舉措,對“上有老下有小”和看病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優先辦理退稅。即在2021年度匯算同時填報了贍養老人和子女教育兩項專項附加扣除,或填報了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按照預約時間提交退稅申請后,均可優先獲得退稅;3月16日后無需預約,可直接申請辦理年度匯算優先獲得退稅。
稅務部門提醒,距年度匯算截止日期還有較長時間,建議沒有特殊需求的納稅人避開年度匯算初期的辦稅高峰。同時,不要輕信網上各類“退稅秘笈”,務必如實填報年度匯算相關退稅數據,做誠實守信的納稅人。稅務部門將持續優化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服務,為廣大納稅人帶來更加便捷、更有溫度的辦稅體驗。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257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