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個人所得稅新標準:2022年個人所得稅征收新標準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分享2019個人所得稅新標準:2022年個人所得稅征收新標準,以及2019個人所得稅新標準:2022年個人所得稅征收新標準的相關問題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了哈,下面我們開始吧!
2019年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怎么算?
2019年個人所得稅額為150萬,速算扣除數為181920元,個人所得稅為490830元。
國家**公告: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12月20日,國家**發布《關于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個人所得稅法”),現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后扣繳義務人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對非居民個人上述四項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公告如下:
1
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執行。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二)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如下: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2
非居民個人扣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后的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新個稅稅率表計算公式方法 新舊稅率表對照表(圖)
[閩南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草案27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依據決定草案,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擬確定為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稅率級距不變。此外,決定擬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擬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將工資、薪金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并適用新的綜合所得稅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先行適用新的經營所得稅率。
2018個稅調整后能省多少錢?
據媒體報道:2018年1-7月稅收超10萬億,我國個稅同比增20.6%。在GDP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個稅增長過快確實會讓民眾壓力過大。
一圖讀懂
2019新個稅最全稅率表!
關于個人所得稅稅率!今天一次給大家匯總說明,建議每個會計人都能保留一份!稅目稅率總表 2019新個稅最全稅率表一、個人所得稅稅率基本規定
1.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詳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詳見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三)。
2.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詳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四)計算應納稅額。
3.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詳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
4. 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5.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二、個人所得稅各稅率表速算扣除數及適用范圍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綜合所得適用)
1.適用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2.適用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
3.適用在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獎金如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稅款;
4.適用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獎金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繳納稅款;
5.在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符合相關規定條件,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繳納稅款;
6.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按年領取的,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繳納稅款。
個人因出境定居而一次**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資金,或個人**亡后,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領取的年金個人賬戶余額,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繳納稅款。
7.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8.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經營所得適用)
經營所得適用,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三
1.適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
2.另:向居民個人支付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四
1.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后計算應納稅額;
2.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取得全年一次**獎金收入,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
3.個人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領取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按月領取的,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按季領取的,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按每月領取額適用月度稅率表計算納稅;
4.單位按低于購置或建造**格出售住房給職工,職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價部分,符合財稅〔2007〕13號文件第二條規定的,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差價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2019個人所得稅新標準:2022年個人所得稅征收新標準和2019個人所得稅新標準:2022年個人所得稅征收新標準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157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