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表

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表

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表的問題,以及和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表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年修訂)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1994年1月28日中華****國務院令第142號發布 根據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根據2008年2月18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根據2011年7月1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第三次修訂 2018年12月18日中華****國務院令第707號第四次修訂)

第一條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個人所得稅法所稱在**境內有住所,是指因戶籍、家庭、經濟利益關系而在**境內習慣**居住;所稱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別是指來源于**境內的所得和來源于**境外的所得。

第三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境內,均為來源于**境內的所得:

(一)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

(二)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許可各種特許權在**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四)轉讓**境內的不動產等財產或者在**境內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五)從**境內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及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第四條 在**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連續不滿六年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其來源于**境外且由境外單位或者個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離境超過30天的,其在**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的連續年限重新起算。

第五條 在**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境內居住累計不超過90天的,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該雇主在**境內的機構、場所負擔的部分,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五)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伙企業的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生產、經營的所得;

2.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活動取得的所得;

3.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4.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九)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質的所得。

個人取得的所得,難以界定應納稅所得項目的,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第七條 對股票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并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八條 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注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第九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二項所稱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中華******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稱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是指個人持有經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而取得的利息。

第十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特殊津貼、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第十一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四項所稱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組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所稱救濟金,是指各級******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第十二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款第八項所稱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和其他人員的所得,是指依照《中華****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和《中華****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規定免稅的所得。

第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個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第十四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項、第六項所稱每次,分別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屬于一次**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四)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第十五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成本、費用,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和分配計入成本的間接費用以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稱損失,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損失,轉讓財產損失,壞賬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

取得經營所得的個人,沒有綜合所得的,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在辦理匯算清繳時減除。

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未提供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應納稅額。

第十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的財產原值,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有價證券,為買入價以及買入時按照規定交納的有關費用;

(二)建筑物,為建造費或者購進價格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三)土地使用權,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的費用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四)機器設備、車船,為購進價格、運輸費、安裝費以及其他有關費用。

其他財產,參照前款規定的方法確定財產原值。

納稅人未提供完整、準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方法確定財產原值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財產原值。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五項所稱合理費用,是指賣出財產時按照規定支付的有關稅費。

第十七條 財產轉讓所得,按照一次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計算納稅。

第十八條 兩個以上的個人共同取得同一項目收入的,應當對每個人取得的收入分別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計算納稅。

第十九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稱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境內的公益**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所稱應納稅所得額,是指計算扣除捐贈額之前的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十條 居民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綜合所得、經營所得,應當分別合并計算應納稅額;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應當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第二十一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所稱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是指居民個人來源于**境外的所得,依照該所得來源國家(地區)的法律應當繳納并且實際已經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條所稱納稅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是居民個人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綜合所得、經營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的所得稅稅額的限額(以下簡稱抵免限額)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來源于**境外一個國家(地區)的綜合所得抵免限額、經營所得抵免限額以及其他所得抵免限額之和,為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

居民個人在**境外一個國家(地區)實際已經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低于依照前款規定計算出的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應當在**繳納差額部分的稅款;超過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其超過部分不得在本納稅年度的應納稅額中抵免,但是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來源于該國家(地區)所得的抵免限額的余額中補扣。補扣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第二十二條 居民個人申請抵免已在境外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當提供境外稅務機關出具的稅款所屬年度的有關納稅憑證。

第二十三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的利息,應當按照稅款所屬納稅申報期最后一日****銀行公布的與補稅期間同期的**幣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自稅款納稅申報期滿次日起至補繳稅款期限屆滿之日止按日加收。納稅人在補繳稅款期限屆滿前補繳稅款的,利息加收至補繳稅款之日。

第二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應稅款項時,應當依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預扣或者代扣稅款,按時繳庫,并專項記載備查。

前款所稱支付,包括現金支付、匯撥支付、轉賬支付和以有價證券、實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第二十五條 取得綜合所得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包括:

(一)從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二)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中一項或者多項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額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

(三)納稅年度內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

(四)納稅人申請退稅。

納稅人申請退稅,應當提供其在**境內開設的銀行賬戶,并在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

匯算清繳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 個人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二款所稱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除事項和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

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的地點以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八條 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時,可以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有關信息,由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納稅人同時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減除專項附加扣除的,對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只能選擇從一處取得的所得中減除。

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當在匯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提供有關信息,減除專項附加扣除。

第二十九條 納稅人可以委托扣繳義務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辦理匯算清繳。

第三十條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納稅人提供的信息計算辦理扣繳申報,不得擅自更改納稅人提供的信息。

納稅人發現扣繳義務人提供或者扣繳申報的個人信息、所得、扣繳稅款等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有權要求扣繳義務人修改。扣繳義務人拒絕修改的,納稅人應當報告稅務機關,稅務機關應當及時處理。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規定保存與專項附加扣除相關的資料。稅務機關可以對納稅人提供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進行抽查,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另行規定。稅務機關發現納稅人提供虛假信息的,應當責令改正并通知扣繳義務人;情節嚴重的,有關部門應當依法予以處理,納入信用信息系統并實施聯合懲戒。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申請退稅時提供的匯算清繳信息有錯誤的,稅務機關應當告知其更正;納稅人更正的,稅務機關應當及時辦理退稅。

扣繳義務人未將扣繳的稅款解繳入庫的,不影響納稅人按照規定申請退稅,稅務機關應當憑納稅人提供的有關資料辦理退稅。

第三十二條 所得為**幣以外貨幣的,按照辦理納稅申報或者扣繳申報的上一月最后一日**幣匯率中間價,折合**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終了后辦理匯算清繳的,對已經按月、按季或者按次預繳稅款的**幣以外貨幣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對應當補繳稅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納稅年度最后一日**幣匯率中間價,折合**民幣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十三條 稅務機關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七條的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手續費,應當填開退還書;扣繳義務人憑退還書,按照國庫管理有關規定辦理退庫手續。

第三十四條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和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式樣,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統一制定。

第三十五條 軍隊人員個人所得稅征收事宜,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個稅,你們關心的都在這了,內含最新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和比例

按目前最新的個人所得稅法(2019年1月1日起實施),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綜合所得,經營所得和比例稅率。

我們最常使用的是:綜合所得。

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全年累計所得計算所得稅,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

個人綜合所得 – 個稅起征點(6萬元/年)- 專項扣除(社保、公積金)- 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

專項扣除的標準是:

專項附加扣除的標準是:

第一項,子女教育:

每個子女每月2,000元的標準扣除;

包括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和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子女,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標準的50%扣除。

第二項,繼續教育:

每月400元定額扣除,扣除期限不可以超過48個月。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需在公布的范圍內;

第三項:大病醫療: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第四項,住房貸款利息:

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可以超過240個月;

住房貸款利息是指,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第五項,住房租金:

根據所在地不同,分別按每月1,500元,1,100元和800元扣除;

納稅人及其配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第六項,贍養老人:

獨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標準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兄弟姐妹分攤3,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500元;

這里被贍養的老人指年滿60歲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滿60歲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七項,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

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2,000元的標準扣除;

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這三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最近都有所提升,從2023年1月1日起執行,上面的數據已做了更新。

對于全年一次**獎金,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計算應納稅額,該規定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

說了這么多,舉個栗子,方便理解。

假如張先生每月稅前收入為3萬元,不含年度獎金,則: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數為上限,個人扣繳:26,421*8%=2,114元;

職工社會醫療保險基數為上限,個人扣繳:28,368*2%=568元;

失業保險基數為實際月收入,個人扣繳:30,000*0.2%=60元;

住房公積金基數為實際月收入,個人繳費比例12%,個人扣繳:30,000元*12%=3,600元;

社保、公積金扣除合計為:6,342元/月,一年合計扣除76,104元;

(實務中,每年的7月會調整社保和公積金的基數,一個自然年度內,社保和公積金個人扣繳部分可以直接查詢。)

若張先生全年專項附加扣除為:54,000元;

則張先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0*12-60,000-76,104-54,000=169,896元,適用第**20%的稅率,扣除個人養老金賬戶12,000元后,為157,896元,依然適用第**20%的稅率,則個人養老金賬戶可節省的稅額為:12,000元*20%=2,400元。

若張先生全年專項附加扣除為:72,000元;

則張先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0*12-60,000-76,104-72,000=151,896元,適用于第**20%的稅率,個人所得稅為:151,896*20%-16,920=13,459.2元,扣除個人養老金賬戶12,000元后,應納稅所得額為139,896元,適用于稅率降了一級,為10%,那么個人養老金賬戶可節省的稅額為:13,459.2-(139,896*10%-2,520)=1,989.6元。

最后小結一下,國家給予了我們很多的稅收優惠,記得好好跟上,及時更新個人所得稅信息哦!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以節省多少稅額,也和我們的應稅收入有關。

The End

子女教育等3項附加扣除標準提高 個人最早9月可享減稅“禮包”

8月31日,《國務院關于提高個人所得稅有關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對外發布,稱為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和贍養老人的支出負擔,國務院決定,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等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具體來看,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個嬰幼兒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獨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非獨生子女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3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500元。

《通知》還稱,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涉及的其他事項,按照《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據悉,調整后的扣除標準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為何要提高三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稅政司、**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在就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中提到,****、國務院高度重視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質。**的**報告明確指出,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

在個人所得稅方面,2018年以來,圍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養育、住房、醫療、養老等重點支出領域,設立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7項專項附加扣除,在每月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基礎上,再予以疊加扣除,兼顧了家庭的差異**負擔和支出,使個人所得稅制度更加科學合理。

近年來,進一步減輕生育、養育和贍養負擔的呼吁較多。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3項專項附加扣除與“一老一小”直接相關,提高相關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有利于進一步減輕家庭撫養贍養負擔,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

提高三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后能省多少稅?

新政策落地后,個人能省多少稅因人而異。以獨生子女小王為例,他上要贍養老人,下有1個子女在受教育,其稅前月薪2萬元,在扣除5000元的基本額度后,再扣除約3500元的五險一金,按照原來的政策,贍養老人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子女教育每月可扣除1000元,也就是說,小王可以在稅前扣除3000元,每月僅有8500元需要交稅,一年則是10.2萬元,根據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10.2萬元對應的是稅率是10%,對應的速算扣除數為2520元,因此,小王全年所需要繳納的個稅為7680元。

而新政策落地后,小王每個月可以多進行2000元的稅前扣除額度,每月應納稅額降至6500元,全年綜合所得收入則為7.8萬元,對應的稅率是10%,對應的速算扣除數為2520元,因此,小王全年僅需繳納5280元的個稅,比之前少了2400元。

如果納稅人收入正好處于不同稅率檔次的臨界值附近,在增加稅前扣除額度后,甚至有可能讓稅率降檔,更能降低稅收負擔。

納稅人如何享受新政策?

**稅政司、**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提到,今年以來,納稅人已經按照原標準填報享受2023年度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自9月份起,信息系統將自動按照提高后的專項附加扣除標準計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此前多繳的稅款可以自動抵減本年度后續月份應納稅款,抵減不完的,可以在辦理2023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繼續享受。

如果納稅人還沒有填報享受2023年度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可以在個人所得稅APP或者通過任職受雇單位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納稅人自9月份納稅申報期起,就可以由任職受雇單位按照提高后的新標準扣除,也可以在辦理2023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按照新標準申報扣除。

提高三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有何意義?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上述政策較大幅度地增加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以及贍養老人這三項專項附加扣除的金額,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要求的一大舉措,有利于降低納稅人的稅收負擔,提高居民稅后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加人們福利,從而帶動消費,助力經濟恢復及穩定投資者的信心。“同時,以上政策從今年1月1日起執行,這表明,納稅人最早可在9月份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環節扣除,當期實現減稅,也可以在明年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環節扣除,享受政策紅利。”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則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國務院此次發布的三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分別是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切實降低了上有小、下有老這一壓力較大的中年群體的稅費負擔。節省出來的稅費,可以用于消費等領域,間接上也促進了我們消費市場的復蘇。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個稅制度不斷改革完善,總體上在優化稅制、降低居民負擔。此次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的提高有利于進一步減輕居民負擔,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進而擴大消費,有利于穩定宏觀經濟。“同時,此次提高標準的專項附加扣除不同于基本扣除,主要是對于家庭生育養育和老人贍養支出,這與生育政策與老齡化率持續上升的形勢相銜接,實現了政策取向的一致**。”

據悉,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相關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除了最初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2022年3月份,我國又新增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因此,目前我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達7項,切實減輕了納稅人的負擔。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徐超

校對 盧茜

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表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表、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19年個人所得稅計算表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1576148.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集贤县| 芦溪县| 秀山| 枝江市| 日照市| 宜兴市| 射洪县| 宜君县| 夏河县| 神木县| 保德县| 茂名市| 五指山市| 荔浦县| 乐业县| 沙湾县| 宁乡县| 印江| 红原县| 犍为县| 大城县| 焦作市| 南江县| 霍林郭勒市| 车险| 宣武区| 城固县| 禄劝| 济源市| 海兴县| 黑龙江省| 丹东市| 海晏县| 墨竹工卡县| 荔波县| 抚远县| 凤城市| 句容市| 望谟县| 嘉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