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個人所得稅(利潤只有兩個點夠嗎)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20的個人所得稅(利潤只有兩個點夠嗎),以及20的個人所得稅(利潤只有兩個點夠嗎)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本站哦。
個人名義**,需要繳納20%—40%個稅?如何把個稅降低至2%?
隨著經濟發展,很多個人通過自身技術去跟公司提供相應的服務,待業務完成后,公司就會支付相應的服務費,但是再支付前需要個人提供服務費**。對于個人名下無公司的情況,付款公司會直接進行代扣代繳個稅,代扣會按照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稅,稅率在20%—40%。比如收款100萬的服務費,個人就會扣掉40萬的稅費。
如果不讓付款公司進行代扣,那么自行去稅務大廳進行稅務登記其**。如果個人沒有通過稅收園區**,那么個稅還是按照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稅,稅率一樣是20%-40%。個人要降低稅負,那就直接通過稅收園區進行****,不僅稅率低,而且辦理簡單快捷。
自行提供**就直接通過稅收園區進行****,因為園區個稅是按照個人經營所得核定后繳納,核定后個稅僅1.5%,加上**,附加稅,綜合稅率在2%-3%(根據開票時的稅率為準),比如個人**100萬的服務費**,個人只需要繳納2萬的稅費。
園區**無區域限制,也無需本人到場,提供相關資料即可完成。**品目無限制,服務費、技術費、咨詢費、工程款、運輸、砂石、材料等均可以開。**都是由稅務直接開具,而且附有相關的個人所得的完稅憑證,所以不用擔心匯算清繳二次繳稅問題。
注意:個人**必須是業務真實,保證三流合一。**人不能是法人,財務等。需要了解更多稅收政策,關注,了解。
干**,勞務費800元以上要征20%個人所得稅?真實情況是?
有人說,勞務費要征20%個人所得稅,實際上這不全面。關于勞務費的征稅問題,并不是簡單的20%。#理財大賽第三季#
2018年我國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出現了兩個歷史**的創新:第一,是實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第二,是實施居民個人綜合所得合并計稅方案。
應當納稅的個人所得共分為九項,勞務費屬于勞務報酬所得是第二項,但是勞務費與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合并成為居民收入綜合所得。綜合所得要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
怎么是合并計算呢?2018年個人所得稅法修訂以后,我們個稅起征點由3500元提升至5000元。這一點指的是每月的工資、薪金所得。以前的做法是低于3500元的不用納稅,但是由于時不時的一些非月份的獎金獎勵發放,有的人會需要納稅。因此,為了更加簡**衡易**作,我們家一年的全部收入作為綜合所得。如果當年綜合所得低于6萬元,一分錢的個人所得稅都不需要繳納。但是,為了防止稅源跑掉,我們仍然采取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的方式。
如果我們工資超過5000元,每月就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扣稅。如果該年度的綜合收入不需要納稅,就將多繳的稅款返還到個人賬戶。
勞務費也是這樣。每一筆收入如果超過800元,不超過4000元,那么按照20%的稅率預扣預繳。如果超過4000元,在減除20%的費用以后,按照20%的稅率預扣預繳。如果超過2萬元,少于5萬元,超出部分在減除20%的費用以后,按照30%的稅率預扣預繳。如果在5萬元以上,超出部分再減除20%的費用以后,按40%的稅率預扣預繳。
最終,每年匯算一下自己的工資薪金收入、勞務費、特許權使用費、稿酬所得,以每一年的收入總額減除費用6萬元,再減除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規定的其他扣除余額后為應稅所得額。
勞務費、特許權使用費、稿酬所得需要扣除20%的費用,但是稿酬所得收入額減按70%計算。
專項扣除指的是社保、公積金個人負擔部分。
專項附加扣除主要包括,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繼續教育、房租支出、貸款利息支出和贍養老人支出,有的是定額,有的是確實際扣除。比如說我有一個孩子在上小學,我是獨生子女,這樣實際上我每年還可以有3.6萬元的專項附加扣除額度。
以我的情況為例子,在單位一年繳納的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大約4000元。這樣稅務部門統計的我的收入總額10萬元以內的部分要免稅的,如果不超過3.6萬元的部分按照3%稅率計算,3.6~14.4萬元的部分按照10%稅率計算,14.4萬元到30萬元部分按20%稅率計算。
假設我的工資收入是10萬元,勞務費收入是20萬元(收入按16萬元計算,減除了20%費用),減除10萬元免稅額度以后,應稅所得額只有16萬元。3.6萬元部分按3%計算,繳納1080元的個人所得稅;3.6~14.4萬元部分按10%計算,繳納10,800元的個人所得稅;14.4~16萬元的部分按20%計算,繳納3200元的個人所得稅,合計納稅15,080元。
所以,當你收入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時,才真正按照20%比例納稅,并不是說所有勞務費都收20%個人所得稅的。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20的個人所得稅(利潤只有兩個點夠嗎)和20的個人所得稅(利潤只有兩個點夠嗎)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1101576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