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了解個稅計算!讓您的薪資更有價值!
老鐵們好啊,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個人所得稅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繳納比例,個稅最新減免條例等個稅知識
輕松掌握個人所得稅計算!教你一步步節省納稅成本!
個人所得稅電腦版怎么下載?
可以登陸國家的稅務網站,然后就可以點擊下載了。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境內、外面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推出的官方稅收管理、個稅申報系統手機應用,從2019年起,所有個人所得稅申報的納稅人都可以下載手機版APP,核實自己信息和身份后,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完成自己的稅務申報義務。
2018年12月31日,“個人所得稅”App軟件正式上線使用。1月20日,記者發現個人所得稅APP有更新。從更新的內容看,不再強制要求填寫出租人信息。
個稅獎金單獨計稅**作教程?
獎金可以并入工資薪金繳納綜合個人所得稅,也可以單獨繳納個人所得稅。
單獨繳納個人所得稅流程如下:第一用獎金除以12,計算出每月應納稅所得額,找到對應的稅率,然后用獎金全額乘以稅率減去速算扣除額等于應納稅額。然后在個稅app中單獨填報繳稅即可。
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舉例?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張某某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12000-1100-5000=59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不超過12000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2)如按照適用3500元的舊費用標準和舊的稅率表
張某某在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3500)=12000-1100-3500=7400元
參照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7400×20%-555=925元。
獎金個人所得稅核算方法
國稅發文件根本規則是:“交稅人獲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獨自作為一個月薪酬、薪水所得核算交稅”。
1、發放獎金的當月薪酬高于5000元時,獎金扣稅方法為:獎金*稅率-速算扣減數,稅率是按獎金/12作為“應交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2、當月薪酬低于5000元時,獎金自個所得稅=(獎金-(5000-月薪酬))*稅率-速算扣減數,稅率是按獎金-(5000-月薪酬)除以……
一次性取得全年財產租賃所得如何計算交納個人所得稅?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不含稅的租金收入-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800元/月為限)-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800元/月)】*適用稅率
【據實征收】計稅公式(月租金超4千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不含稅的租金收入-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由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800元為限/月)】*(1-20%)*適用稅率
A. 不含稅的租金收入=含稅租金收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
B. 除費用扣除標準外,其他費用扣除項目均需憑合法有效憑證
應稅所得率:各地不一,詳詢當地稅務機關,如深圳市個人出租房屋的應稅所得率為5%。
【核定征收-應稅所得率】計稅公式: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不含稅的租金收入*應稅所得率*適用稅率
A、不含稅的租金收入=含稅租金收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
B、適用情形:納稅人不能提供合法、準確的成本費用憑證,不能準確計算房屋租賃成本費用
帶征率:各地不一,詳詢當地稅務機關,如江門市個人出租房屋的帶征率細分為“”出租住房月租金1000元以下的,0;出租住房月租金1000元以上(含1000元),2000元以下的,0.7%;出租住房月租金2000元以上(含2000元)、出租非住房,1.2%。
【核定征收-帶征率】計稅公式: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不含稅的租金收入×帶征率
A、不含稅的租金收入=含稅租金收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
B、適用情形:納稅人不能提供合法、準確的成本費用憑證,不能準確計算房屋租賃成本費……
合肥個人所得稅計算(安徽合肥個人所得稅計算)
好了,以上就是個人所得稅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繳納比例,個稅最新減免條例等個稅知識,希望大家學習到更多個稅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081053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