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寫的《白鵝》的主要內容?
豐子愷寫的《白鵝》通過對白鵝在叫聲、步態、吃相等方面表現出的高傲特點的生動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豐子愷寫的《白鵝》一文重點表現了白鵝性格的高傲,是從(鵝的叫聲)、(鵝的步態)、(鵝的吃飯)、(鵝的供獻)四個方面來寫的。
擴展資料
《白鵝》寫作背景
《白鵝》寫于1946年夏天。抗戰期間,豐子愷內遷重慶,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當時正值戰時,生活條件艱苦,而人們內心更是焦慮苦悶。豐子愷在讀書、作畫之余,在院子里種豆、種菜、養鴿、養鵝,這成了作者排遣苦悶的一種寄托。
在重慶最初的半年多時間里,豐子愷一家一直寄居在朋友和學生家,但考慮到抗日戰爭可能分曠日持久,豐子愷便以剛到重慶時舉辦個人畫展所得收入,在沙坪壩正街以西的廟灣租地,自建住房。這是一所極為簡陋的平屋,用竹片編成墻壁,涂以堊土,屬典型的“抗建式”風格,豐子愷把這所同樣由他本人設計的小屋命名為“沙坪小屋”。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072153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