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7年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的實施,很多人對于稅率的規定還不是很清楚。這篇文章將揭秘2017年個人所得稅稅率,幫助大家輕松掌握自己的納稅規劃。
1、稅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稅率是指納稅人應按規定的比例繳納的稅款所占應納稅所得額的比例。2017年個人所得稅稅率分為7個級別,分別為3%、10%、20%、25%、30%、35%和45%。稅率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收入總額-起征點)×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其中,起征點為每月3500元,速算扣除數是為了簡化計算而設置的常數。各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具體數值可以在稅務局官網上查看。
2、如何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
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盡量避免高收入。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收入水平,就可以避免高額的個人所得稅。
(2)合理采用稅收優惠政策。比如納稅人的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和贍養老人等支出,可在納稅時據為抵減。
(3)提高專項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是2018年新出臺的政策,是對于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租金、住房貸款利息等五個方面,每個方面的最高扣除金額分別為12000元、3600元、80000元、12000元和24000元。
3、稅前與稅后薪資的對比
由于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所以稅前薪資和稅后薪資肯定有所差別,那么我們該如何計算?我們可以采用個人所得稅計算器,這樣也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納稅情況。舉個例子,一個月的收入是10000元,社保和公積金扣除額為3000元,那么該納稅2000元,最后稅后收入為:10000 – 3000 – 2000 = 5000元。
總結:個人所得稅是我們每個人必須交納的一項稅款,要合理掌握納稅技巧,減輕自己的稅收負擔。通過了解稅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的方法、稅前和稅后薪資的對比等方面,相信大家對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規劃已經更加清晰。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3062852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