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cdn
前沿拓展:
steam cdn
可以搜索下載一個“steam CDN強制鎖定”的軟件,我家是聯通的寬帶,強制鎖定到“完美聯通”之后可以滿速下載。
不過我平時都是可以滿速下載的,偶爾不能滿速的時候才會用到它,挺管用的。
Epic搞獨占的這一年。
文/袁晨
Steam無疑是如今最有影響力的PC游戲平臺,僅在2017年Valve通過Steam獲得了43億美元的分成收入,這一帝國的崛起,讓玩家離不開它,也讓很多開發商不得不入駐它。但不是所有人都覺得Steam是個好東西。
2018年8月,Epic Games Store(以下簡稱為EGS)上線,正式向Steam宣戰,采用降低分成比例和獨占發售的策略切入了市場。
通過大幅度的讓利,Epic在這一年里獲得了許多開發商和發行商的支持。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過40款游戲已經宣布在Epic上獨占發售。
部分宣布在EGS獨占發售的游戲
Epic在今年3月的游戲開發者大會(GDC)上宣布,EGS的用戶總數已經達到了8500萬。在已經獨占發售的游戲中,《地鐵:離去》的銷量是前作《地鐵:最后的曙光》的2.5倍,《僵尸世界大戰》在EGS的銷量達到了25萬,《模擬山羊》開發商的新作《幸福工廠》的銷量突破了50萬。
看起來短期內做出不少動作的EGS,真的能對Steam造成巨大的影響嗎?
為什么開發者愿意轉戰Epic
Epic的創始人Tim Sweeney是一名資深的程序員,1998年他和自己的團隊完成了他們的第一款游戲《虛幻》,這款游戲支持的16位色彩和環境效果。但是真正讓這個團隊受到關注的還是該游戲使用的引擎,在游戲發布的同時,Tim宣布將這款游戲的引擎“虛幻競技場”與其他游戲開發者們分享。在2014年的游戲開發者大會上,Epic Games發布了全新的引擎“虛幻4”,游戲開發者可以以每月19美元的價格訂閱,訪問完整版本的引擎。
藉由虛幻4引擎,Epic與很多游戲開發商建立了休戚相關的合作關系,不過有件事情一直讓Tim很不爽,那就是游戲平臺對游戲開發商所收的30%收入分成。
Tim認為Steam對游戲開發商收取30%的高額分成是不公平的,Steam只是在開發商和玩家之間提供渠道的中間商,就要從游戲開發商手中拿走30%的收入,相比之下,Epic為開發商提供了虛幻4引擎只收取5%的分成。
在2017年的科隆游戲展上,Tim發表了那段帶有很強針對性的演講,指責了游戲平臺的高分成現象,“游戲市場體系非常不公平,所有應用程序商店都會獲得每筆交易收入的30%。這很奇怪,因為萬事達和Visa的信用卡都只收取3美元服務費,用比特幣進行1億美元的交易,交易成本只有幾美分。”
這段演講不僅僅針對了Steam,還針對了GOG和一些手機應用商店,他認為數字商店收取30%的高分成這件事是不公平的。
“為什么動視、EA、育碧會建立他們自己的商店?都是因為30%的分成太不公平了”
Tim指出,游戲平臺架設CDN (內容分發網絡)的成本是僅僅是游戲收入的1%,游戲平臺的總成本不會超過游戲收入的7%到8%,30%的分成為游戲平臺帶來了過多的利潤,“大部分收入流向了中間商,這是市場失靈的表現,游戲公司原本可以把更多的錢畫在其他地方,比如廣告,我們不應該滿足于既定的秩序,應該尋找方法來削減中間商的收入。”
于是,就有了EGS。
2018年12月,EGS擠進了PC游戲分發市場,這個市場競爭激烈,但是競爭的格局在多年前就已經沉淀下來。根據Steam Spy的估計,2017年Valve通過Steam商店就獲得了43億美元的收入,在PC游戲商店的競爭中擁有著近乎壟斷的地位,大型的游戲公司如暴雪、育碧、EA則是憑借著自己手中的熱門游戲創辦了**的平臺,不過其銷售額都沒有達到Steam總銷售額的5%。
EGS在創建之初就將Steam作為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切入市場的策略便是從Steam那里爭取到更多的游戲開發者的支持。相較于Steam,Epic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打造的虛幻4引擎生態,這決定了EGS和游戲開發商之間的聯系與其他的商店不同。
2014年,Epic上線了虛幻商城,這是一個針對虛幻引擎用戶的商店,游戲開發者可以在商城內找到3D建模師、美術、音效工程師以及動畫師們創作的素材。2018年7月,Epic宣布全球使用虛幻4引擎的開發者已達630萬人,虛幻商城自上線以來累計下載次數超過了800萬。同時,Epic還宣布下調虛幻商城的分成比例,將原先30%的分成比例下調到了12%,這為之后眾多游戲開發商的倒戈埋下了伏筆。
虛幻商城的限免商品
在2019年3月接受venturebeat采訪的時候Tim稱,在過去的三年里Epic撥款500萬美元用于支持使用虛幻引擎的游戲開發者,現在這個資助計劃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名為Epic MegaGrants的新基金,使用虛幻4引擎的開發者可以向Epic展示自己的項目來申請資金支持,同時不需要簽訂任何合同,這一基金的總金額達到了1億美元。
類似這樣的計劃,Epic對開發者的扶持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今年5月的虛幻引擎技術開放日上,Epic Games大中華區總經理吳灝就表示,僅在**區,使用虛幻引擎制作的手游數量一年翻了5倍,**區的開發者數量已經排在全球第二位了,Epic不僅會為游戲開發商提供資金資助,同樣會進行技術支持。
部分受到Epic扶持計劃支持的游戲
除了以上這些,Epic也在分成方面照顧了游戲開發者們,EGS向游戲開發商開出了更加優惠的分成條件,隨著EGS上線,Tim宣布通過EGS發售的游戲,Epic將只會收取12%的收入分成,如果開發者的游戲是使用虛幻引擎制作的,將免除原本應付5%的特許權使用費。
也就是說,如果你用虛幻4引擎制作了一款游戲在Steam上發售,你需要將收入的30%作為分成交給Steam,再將收入的5%作為引擎的使用費交給Epic;但是如果你將游戲發布在Epic,只需要交付游戲總收入12%的分成。
這對游戲開發商來說很有誘惑力。
EGS是怎么惹怒Steam玩家的
在EGS上線之后,Epic一直試圖告訴外界這個商店會給游戲開發者們提供更多的好處,他們做了很多事,但是也惹怒了玩家。
在Reddit(美國月訪問量第六的網站)上,玩家們建立了一個名為“r/f*ckepic”的板塊來吐槽Epic,三個月內在這里便聚集了2.45萬名玩家,他們宣稱已經刪除了自己的Epic商店賬號,這里的玩家們發了一個“why are you guys so against epic games”的帖子,來說明他們反對EGS的原因。
最初,玩家們指出,EGS是由騰訊控制的**公司,此外EGS還會通過客戶端的數據**功能竊取玩家個人信息并提供給騰訊,不過這些指控很快被Epic否認,Tim發布推文回應稱“我是Epic的控股股東,自1991年以來一直如此,我們現在有很多外部投資者,騰訊是最大的一家,Epic的所有投資者都是我們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沒有人可以左右Epic的決定“;
Tim還在Reddit發帖回應了竊取玩家個人信息的指責“目前問題的出現,是因為我們在《堡壘之夜》初期急于實現社交功能所留下的遺留物,因為Epic的快速推動所以沒有解決,這實際上是我的錯,我們將解決這個問題。”
當這兩個問題被解決后,玩家們的指責很快轉移到Epic通過與游戲廠商協議對游戲進行獨占發售上。
由4A Games制作的《地鐵:離去》原定于2019年2月發售,在發售數周之前就已經在Steam上開啟了預購,不過就在正式發售之前不久,這款游戲突然宣布將在Epic獨占發售。Valve 指責游戲發行商Deep Silver的商業決定“不公平”,Steam玩家則是在《地鐵》系列的前兩作游戲下選擇不推薦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地鐵:離去》真的離去了
在2019年游戲開發者大會上,Epic的Steve Allison承認他的團隊在這種情況下犯下了錯誤,“我們已經和Deep Silver談了幾個月了,也知道在溝通方面存在讓粉絲憤怒的可能性,結果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我們將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不過Tim卻一直堅持“獨占”將是Epic與優勢平臺競爭的策略,19年4月Tim發推稱“自從GDC以來,我們就此進行了很多討論,Epic愿意繼續開發商和發行商簽署融資/獨家協議,無論他們以前是否與Steam合作”。
在《地鐵:離去》從Steam離去之后,更多的游戲選擇在Epic獨占發售,Gearbox Software的《無主之地3》、Deep Silver發行的《莎木3》,Quantic Dream的《暴雨》、《超凡雙生》、《底特律:變人》也將在Epic獨占。
“獨占”并非是Epic一家的策略,在主機游戲領域,索尼的PS4已經證明了“獨占”能夠帶來巨大的收益,在2013年PS4發售之后就有16款游戲宣布將于2014年在PS4獨占發售,在這之后的《神秘海域4》、《戰神4》、《血源詛咒》在PS4上獨占都為PS4銷量增長做出了貢獻。
但是與PS4獨占所不同的是,玩家們并不認同Epic的獨占策略,Reddit中的玩家認為PS4獨占的游戲大多是索尼旗下公司開發或者獲得了索尼的支持,而Epic僅僅是為游戲開發商減少了分成。
同時,玩家們指出他們希望游戲平臺之間的競爭能夠給他們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減少他們的選擇。在采用獨占發售占領市場這件事上,Epic變成了一個反競爭,嘗試對PC游戲進行壟斷的公司。玩家們設想,如果包括Steam在內的平臺都采用獨占進行競爭,除了會對玩家造成更多的不便,一些經營不善的平臺會面臨更加艱難的處境(比如GOG)。
GOG曾經是最有希望與Steam進行競爭的平臺,但是從18年開始,GOG開始了業務縮減
與以獨占為主要策略的Epic相比,目前Steam還沒有采取任何強制排他性的決策,游戲廠商可以在Steam商店以外出售Steam密鑰,不與Steam進行分成。
最后,玩家們認為EGS提供的功能少于Steam和其他平臺,這些功能包括在云端保存游戲進度,對游戲進行評論,參與專門的游戲論壇……Tim和Epic也承認了這一點,雖然Epic在Trello上發布了他們對商店功能的更新規劃,但是玩家并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EGS獨占銷售了很多人氣游戲,但是目前還沒有拿出和游戲同等級質量的平臺服務。
Steam與EGS的部分功能對照
是什么打破了3/7分成的規則
對于Epic獨占游戲發售,受到沖擊最大的自然是Steam,玩家們高呼不公平,steam對《地鐵:離去》在Epic獨占給出的回應也是“不公平”。
在所有的PC游戲發行渠道中,Steam與玩家們維持著最緊密的聯系,經過長達10年的發展,Steam的功能已經十分健全,包括創意工坊在內的功能成為了Steam的一大特色,這讓很多玩家不愿意去其他的平臺購買游戲。
圖片來自蒸汽動力
服務好玩家,提升玩家的粘度,就能在與游戲開發商的交易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所以Steam和開發商之間3/7分成的規則一直無法撼動。PCgamer曾經指出,Valve目前的收入主要來自于三個項目:Steam、《Dota2》、《CS:GO》,其中Steam的營收增長對Valve來說至關重要。
而Epic的獨占策略對于Steam來說等于是釜底抽薪,渠道失去了開發商,也就失去了玩家。
為了留住游戲開發商,Steam不得不對30%的分成比例做出了妥協,2018年12月,Steam發布了新的分成規則,如果游戲的銷售額在10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之間,分成比將下降到25%;如果游戲的銷售額超過5000美元,Steam將只拿20%的分成。
某種程度上來看,Steam采取的新的分成方案,只是希望像育碧、EA這樣的有能力和聲譽的游戲廠商重新回到Steam的分發體系中來,這些廠商的游戲對于玩家來說有著很強的號召力。而在今年3月之前,Epic瞄準的也正是這樣的游戲,無論是4A Games的《地鐵:離去》、還是育碧的《全境封鎖2》,都為Epic的用戶增長做出了貢獻。
不過Steam也有失算的地方,一些小型的游戲開發商對于這個規則的出臺卻有著另一種態度,一位開發商在接受The Verge采訪時說,“將你的游戲放在Steam上是一場,上傳你的游戲需要花錢,如果它沒有達到一定的銷售門檻,你根本就得不到錢。“
**游戲公司Neat的聯合創始人FreyaHolmér在推特上表示,“由于Valve在10月初對我的收入造成了影響,他們是否采取30%或更少的分成比例對我來說并沒有太大的不同”。由于改變了推薦算法,Neat制作的**游戲銷量減少,而他們的游戲本身就達不到1000萬或者5000萬美金的銷售額。
越來越多的中小型游戲開發商以及游戲發行商在今年選擇投奔Epic,今年的E3期間就有15款游戲選擇在Epic獨占發售。**游戲開發商House House宣布新作游戲《無題大鵝模擬》(Untitled Goose)將在EGS上獨占發售,開發者指出Epic在他們艱難的時刻為他們的團隊提供了支持,與Epic之間的合作能夠讓他們在未來可持續地制作游戲。
無題大鵝模擬
Steam曾經被游戲開發商們認為是最開放的PC游戲平臺,它的核心結構就是Valve設計的一系列系統和算法,旨在沒有偏見地向用戶推薦游戲,Valve通過很多方式來提升Steam的公開度和公平度,玩家也可以對游戲自由地進行評價。
Steam也曾經推出了青睞之光計劃(GreenLight),玩家可以對**游戲進行投票以確定哪些游戲將在平臺上發布,雖然這個計劃已經下線。
但是Steam曾經的統治地位已經開始被動搖,多年未變的30%分成讓大型游戲開發商脫離,創辦自己的商店;現在Epic所提出的12%分成給Steam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一些**游戲開發商選擇投奔EGS。
今年2月Tim就在推特上表示,除非Steam與Epic一樣接受12/88的分成比例,否則會堅持獨占的策略。但是Steam很難做出這樣的改變,在同等條件下,如果Steam將分成的比例從30%降低到12%,那么Steam的收入將降低的不是18%而是60%。
Epic之所以能夠定下12/88的分成比,一方面是為了打破Steam近乎壟斷的PC游戲分發格局,一方面則是有《堡壘之夜》的收入支撐,同樣,Tim也曾在推特上表示,獨占行為只會是短期的策略,旨在與Steam競爭中獲得優勢。
憑借著《堡壘之夜》帶來的收入,Tim在今年年初躋身彭博社世界前500富豪名單,與此同時Valve的老板G胖也在這個榜單上,排名落后于Tim
不管是Epic釜底抽薪的獨占策略,還是Steam棄車保帥的降低分成策略,都算不上一種長久的計劃:Epic的面子不是無限的,掙的錢少了Steam的營收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但對玩家而言,無論是Steam還是Epic都只是提供服務的游戲商店,二者的競爭最終繞不開讓玩家買單的結果,好在他們之間的競爭讓很多開發者面臨的困境充分地暴露了出來,這多少會影響著一部分的玩家決策。
所以,或許只有當Epic對玩家的服務越來越完善的時候,構建起自己龐大的用戶圈以后,他對Steam才能造成根本性的威脅。相信這個過程中,Steam也不會束手待斃,這場PC渠道的戰爭或許才剛剛開始。
參考文章:
https://se7en.ws/steam-could-be-profitable-with-an-8-cut-rather-than-30-says-tim-sweeney/?lang=en
https://kotaku.com/why-people-are-so-mad-about-the-epic-games-store-1833848770
https://www.theverge.com/2018/12/4/18124203/epic-games-fortnite-valve-steam-game-store-distribution-unreal-engine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4-09/230893
https://www.pcgamer.com/how-the-epic-games-store-compares-to-steam-right-now/
https://www.polygon.com/2019/4/5/18295833/epic-games-store-controversy-explained
https://www.pcgamer.com/gabe-newell-drops-a-half-life-3-joke-into-his-valve-index-launch-party-speech/
https://www.reddit.com/r/pcgaming/comments/bcsou4/randy_pitchford_explains_his_support_for_egs/
https://www.pcgamesinsider.biz/industry-icon/68839/exclusives-free-games-and-fortnite-behind-the-scenes-on-the-epic-games-store-strategy/
https://www.pcgamesinsider.biz/news/68436/metro-exodus-to-be-epic-store-exclusive-sort-of/
https://gamerant.com/fortnite-creator-support-program/
https://fortune.com/2015/03/03/epic-games-unreal-tech-free/
https://www.reddit.com/r/**epic/comments/bcmwsw/why_are_you_guys_so_against_epic_games/
https://www.gamesindustry.biz/articles/2018-12-03-indie-developers-are-unhappy-with-steams-new-revenue-sharing-tiers
https://kotaku.com/why-people-are-so-mad-about-the-epic-games-store-1833848770
最新的游戲專業書上架啦!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獲取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351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