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個稅計算代碼(vba個稅計算代碼表)
前沿拓展:
vba個稅計算代碼
你想怎么算我都不知道,怎么寫況啊? 那么你想怎么用VBA編程啊? 是固定還是自定義函數
Function tax(xVuale As Double, MVuale As Double) As DoubleDim Lv As Double, Taxra七親好條配te As Long, yVuale As DoubleyVuale = xVuale – MVualeSelect Case yVuale Case Is < 500 Lv = 0.05 Taxrate = 0 Case I持充烈財攻重s < 2000 Lv = 0.1 Taxrate = 25 Case Is < 5000 Lv = 0.15 Taxrate = 125 Case Is < 20000 Lv = 0.2 Taxrat請衡果己資型傳舉e = 375 Case 乙地沖批這怎西負家粒Is < 40000 Lv = 0.25 Taxrate = 1375 Case Is < 60000 Lv = 0.3 Taxrate = 3375 Case Is < 8需織探境支調邊0000 Lv = 0.35 Taxrate = 6375 Case Is < 100000 Lv = 0.4 Taxrate = 10375 Case Is >= 100000 Lv = 0.45 Taxrate = 15375End Selecttax = yVuale * Lv – Taxra**d Functi川on</p>
近日大家都在關注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的問題,這是一項惠民的政策。這里我將從函數的角度教給大家計算一下,自己能夠得到多少實惠。
此項政策的全文不再拷貝了,但下面稅率變化的一段要注意,原文如下:
(三)優化調整稅率結構。
一是綜合所得稅率。以現行工資、薪金所得稅率(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將按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按年計算,并優化調整部分稅率的級距。具體是: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3%稅率的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大幅擴大10%稅率的級距,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以及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相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第三條、第十六條)
對于上段文字我們給予解讀:
1 3%稅率的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則上述級別2的稅率將將為3%
2 大幅擴大10%稅率的級距,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以及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則上述稅率中第**別的將為10%,第四級別部分將將為10%
3 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則第四級別中部分將調整為20%
4 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則第四級別的25%還有部分保留,第五第六第七級別保持不變
所以我們有了新的稅率:
好了,我們將根據新的稅率計算一下調整后的個稅情況:
上面的E13單元格中是調整前的個稅;公式如下:
=IF(D13<=1500,0.03*D13,IF(D13<=4500,45+(D13-1500)*0.1,IF(D13<=9000,45+300+(D13-4500)*0.2,IF(D13<=35000,45+300+900+(D13-9000)*0.25,IF(D13<=55000,45+300+900+26000*0.25+(D13-350000)*0.3,IF(D13<=80000,45+300+900+26000*0.25+20000*0.3+(D13-55000)*0.35,45+300+900+26000*0.25+20000*0.3+(80000-55000)*0.35+(D13-80000)*0.45))))))
這是很繁瑣的IF多重嵌套公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還可以用下面的簡單公式:
=ROUND(MAX((D13)*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這里僅對后面的公式講解:
(D13)是個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0.6,2,4,5,6,7,9}是個數組。
0.05*{0.6,2,4,5,6,7,9}={0.03,0.1,0.2,0.25,0.3,0.35,0.45} 是個稅的稅率公式。
5*{0,21,111,201,551,1101,2701}={0,105,555 ,1005,2755,5505,13505}是各級別的個稅扣除額。
(D13)*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 是納稅額*各級個稅稅率-應扣額后的數字,如果稅率對應的級別<=納稅額時,稅率越大稅額越大,符合所繳稅款和所得相匹配的原理。如果稅率對應的級別>納稅額時,稅率越大稅額越小,因為扣減了超額的扣除數,這樣保證了,繳稅數組里最大的那個一定是最符合相應稅率的。
因為存在了納稅額<0的情況,即工資不滿3500的,為避免出現稅額為0,就在(D13)*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后添了一個”,0″的值,保證計算稅額的公式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必定有個0值,在用MAX求最大時,出現的稅額一定是符合稅率的,并最小的數是0,不會出現負數。外套ROUND函數,就是4舍5入到2位小數的意思了。
在E12單元格中錄入下面的公式:
=IF(D12<=4500,0.03*D12,IF(D12<=9000,135+(D12-4500)*0.1,”未定”)) 這個公式只是嵌套到納稅金額在9000以下的情況,之后的情況由于還沒有查到相關的范圍資料,只能是先未定了。
有了上述公式,你可以算算自己的個稅情況了,趕快行動吧!
拓展知識:
vba個稅計算代碼
從9月1日起,個稅起征點將調高為3500元,由于采用分級累進稅率,計算比較煩瑣,如果用EXCEL做一個“計算器”就會方便的多了。大家可以用這個計算器算一下,看在新標準中,自己應當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步驟/方法
準備一張基礎數據表
首先在E1:H10中做一個表格,按圖填入數據,這些數據是國家規定的繳納范圍、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設置公式
然后在A1:B8中制作“個稅計算器”,有公式的各單元格如下:
B4格顯示扣除標準,公式=F1
公式含義:從F1格中取得數值。
B5格計算超過扣除標準(3500元/月)的金額,即需要納稅的部分。公式=IF(B2-B4>0,B2-B4,0)
公式含義:用IF函數判斷B2減B4的值,即實際工資減去扣除標準3500元,如果為正數表示需要納稅,如果為負數或零,就不用納稅。
B6格計算適用稅率,公式=(B5<=0)*0+(B5>0)*(B5<1500)*3%+(B5>=1500)*(B5<4500)*10%+(B5>=4500)*(B5<9000)*20%+(B5>=9000)*(B5<35000)*25%+(B5>=35000)*(B5<55000)*30%+(B5>=55000)*(B5<80000)*35%+(B5>=80000)*45%
公式含義:稅率的級數為7級,公式分七個部分,以“+”連接。以公式中的第二部分為例說明一下,這部分對應的是稅率的第一級,也就是表中E4:G4位置,“(B5>0)*(B5<1500)*3%” 判斷B5>0的邏輯結果如果為真(即條件成立),則(B5>0)結果為TRUE,用數值表示就是1,如果B5>0的邏輯結果為假(即條件不成立),則(B5>0)結果為FALSE,用數值表示就是0 。同樣,第二個括號(B5<1500)也是這樣,如果超過扣除標準的金額在這個范圍內,(B5>0)*(B5<1500)的結果就是1,這個1與3%相乘就是當前的稅率3%,否則返回0值。公式的其他部分以此類推。
B7格計算當前稅率對應的速算扣除數,公式=IF(B5=0,0,VLOOKUP(B6,G4:H10,2,0))
公式含義:如果B5格的值為0,即不用納稅,就返回一個0值,如果B5格的值不為0,就會在B6格中顯示一個對應的稅率,根據這個稅率,使用VLOOKUP函數從表格的G4:G10中查找,找到后返回相同行中的H4:H10中對應的扣除數。
B8格計算就交納的個人所得稅,公式=ROUND(B5*B6-B7,2)
公式含義:使用ROUND函數對B5乘B6減B7的結果進行四舍五入,并保留兩位小數。
使用
只要在B2格中輸入實際的工資收入金額,就自動在B8格中顯示出應交個人所得稅的金額。
如何把這個計算個稅的方法應用到工資表中呢?
其實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假如工資額在F3單元格中,用下面一個公式就可以計算出個人應繳納的所得稅:
=ROUND(MAX((F3-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在這個公式中“F3-3500”就是計算超過起征點的“應納稅所得額”,后面的“{0.03,0.1,0.2,0.25,0.3,0.35,0.45}”是稅率,最后的“{0,105,555,1005,2755,5505,13505}”是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與公式中的每一個稅率分別相乘,再分別減去每一個速算扣除數,就得到一系列(共七個)的“應納所得稅額”。
注意“應納稅所得額”與“應納所得稅額”的區別,一個是指“工資收入”,一個是指“所得稅”。
大家可以驗證一下,針對某一個工資額,只有相符的稅率與扣除數,計算出來的稅額是最大的,所以在上面公式中用MAX函數從一組結果中選出一個最大值,再由ROUND函數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