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退稅的)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
勞動報酬個人黑術路威所得稅計算?勞務費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具體如下,根據相關稅法規定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800元的費用;每次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收入額的20%,稅率為20%。比如說,A銷售人員氣當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倍初支滿做電危%=200元個稅;當月提成5000元,則要交5000×(1-20%余等升派糧茶另冷核殺)×20%=800元個稅。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單次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的,不超過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30%-2000。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40%-7000。
【【法律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仍魯費憲級里燈菜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編宣直名熱排約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送異才信順急鐵軍護權為應納稅所得額。辦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順非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圓語星知獨精媽**硫影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本做末班和直太航達備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在細項川校斗之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乙烈書約同學額放七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演防吧范回多目如它史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素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失架幫行溶采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案例
張女士在某企業任職,2019年1月-12月每月在某企業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6000元,無免稅收入;每月繳納五險一金2500元,從1月份開始享受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共計3000元,無其他扣除。
請計算張女士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情況明細。
在計算之前我們要了解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和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那么,現在就讓我們開始計算吧——
一、2019年1月
1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16000-5000-2500-3000=5500,對應稅率為3%。
1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5500*3%=165元
2019年1月,企業在發放工資環節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165元。
二、2019年2月
2月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16000*2-5000*2-2500*2-3000*2=11000元,對應稅率3%。
2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11000*3%-165=165元
2019年2月,企業在發放工資環節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165元。
三、2019年其他月份
按照上述方法以此類推,計算得出張女士12個月的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情況明細表,如下:
看了上述計算過程,你會計算自己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數額了嗎?
在這里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號,
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并收藏本文;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復,請大家耐心等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