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測算表(算個稅的公式表)
前沿拓展:
個稅測算表
一、2022個稅稅率表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侵快特運都酒古燃宜正兒超過36000-14400吧到影級矛深0元的部分稅率為:1斷參括讀怎團必矛準0% 速算扣除數:25印準顯樹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頭抗菜僅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十傳流模興獲受航紙械它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
(綜合所得=工資職晶底念判、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
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獨乎李長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里則顯游據爾介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5000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田依生技他扣除后的余額。
從以上稅率可以看陸到,如果工資剛好是5000元,那么是不需要納稅的。如果工資超過5000元就開始納稅,工資越高稅率越高,那么納稅金額就越多。
工資一萬元要交多少稅?
應納稅所得額=(月免萬供史秋米標列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五八順穿氫展同宜資月收入10000元,起眾顧征點5000元;其他扣除0簡身植里復克愛控元;專項附加扣除0元;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元。
稅額=(10000-5000)×10%-210=290元。也就例似加是說,稅后工資是9710元。
二、2022年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
根據預扣預繳法,個散市居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累計預扣預繳叫宣布距還進告械述茶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三、個人所得稅法律規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所得稅改革后,個稅的計算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綜合所得也引入了預扣預繳的概念,面對種類繁多的個稅項目和眼花繚亂的稅率,你是否也經常在“翻書“和“百度“中來回切換。今天,我們整理了相關個稅稅率表,希望能幫助你節約一些時間!
01
綜合所得
稅率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根據計算得到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對應的預扣率,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稅款: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見下表),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照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見下表)計算應納稅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
02
經營所得
稅率
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四
(經營所得適用)
03
其他稅率
政策依據:
1.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2.國家**關于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8年第61號)
【免費領會計資料包】
老會計分享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
含200套工作模板(Excel會計**模板,財務管理模板,成本核算模板、財務分析表… …)
20G教學視頻(初級、中級、cpa、實**、稅務… …)等!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 ↓ ↓ 戳【了解更多】,趕緊領取!
拓展知識:
個稅測算表
以下來源于Excelhome
一、計算個人所得稅:
=ROUND(MAX((A3-5000)*{3;10;20;25;30;35;45}%-{0;21;141;266;441;716;1516}*10,),2)
公式中的 A3,指的是應發工資減去應扣減的五險一金及其他應扣除項目之后的余額。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個稅測算表
IF AND – 三個公式就夠了 ,自己組合下
應納稅所得額=年度收入-6萬元(起征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由于每個人收入狀況不同,適用的稅率也不一樣,可以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也不一致,所以,每個人的減稅情況也并不相同。
在此,我們以月入1萬元(均為工資、薪金所得)進行簡略測算,假設“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2000元,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那么:
起征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每月需繳納345元個稅;
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每月只需繳納90元個稅。
個稅測算表
很多個稅計算公式都是基于速算扣除數來進行計算的,這里用另外一個算法:
某人月工資收入15000,扣除五險一金和各類專項扣除費用之后,實際應稅金額為10000
在B4單元格輸入公式:B4=SUM(TEXT(B3-{0,5,8,17,30,40,60,85}*1000,"0;!0")*{0,3,7,10,5,5,5,10}%)
個稅測算表
工資表模板內包含基本薪資組成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公積金代扣等項目。該工資表內含有2021年最新個稅計算公式,適用于各行各業。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20151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