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倒算公式(倒算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表)
前沿拓展:
個稅倒算公式
首先,測算一下該稅額的適用邊際稅率,方法是用每檔稅率級距最高的數額進行試算。如稅額為8600元,估計可能在25%或30%之間。先試25%。結果35000*25%-1005=7745小于8600,可以判斷適用稅率為30%。于是可在EXCEL設置公來自式
= (8600+2755)/0.3+3500
應稅所得為41350
為支持個人換購住房需求,根據《** **關于支持居民換購住房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30號),**發布了《國家**關于支持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征管事項的公告》。現解讀如下:
一、納稅人什么時間內可以享受退稅政策?
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對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住房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
例1:納稅人小周2022年12月出售了一套住房,2023年7月在同一城市重新購買一套住房,由于小周出售和新購住房的時間均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故符合政策規定的時間條件。
二、納稅人退稅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對符合退稅條件的納稅人,當其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住房轉讓金額時,全部退還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當其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住房轉讓金額時,按照新購住房金額占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退還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
1.新購住房金額大于或等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退稅金額=現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2.新購住房金額小于現住房轉讓金額的,退稅金額=(新購住房金額÷現住房轉讓金額)×現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其中,原住房轉讓金額和新購住房金額均不含增值稅。
例2:2022年12月,小楊出售了一套住房,轉讓金額為240萬元,繳納個人所得稅4萬元。2023年5月,其在同一城市重新購買了一套住房,新購住房金額為300萬元。假定小楊同時滿足享受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其他條件,由于新購住房金額大于現住房轉讓金額,小楊可申請的退稅金額為現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4萬元。若小楊新購住房金額為150萬元,則可申請的退稅金額為2.5萬元(150÷240×4萬元)。(假設以上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
三、出售多人共同持有住房的,納稅人應如何計算自己的退稅金額?
對于出售多人共同持有住房或新購住房為多人共同持有的,應按照納稅人所占產權份額確定該納稅人現住房轉讓金額或新購住房金額。
例3:小李和小馬共同持有一套住房,各占房屋產權的50%。2023年1月,兩人以200萬元的價格轉讓該住房,各繳納個人所得稅2萬元。同年5月,小李在同一城市以150萬元的價格重新購買一套住房,小李申請退稅時,其現住房轉讓金額為100萬元(200×50%=100),新購住房金額為150萬元,其退稅金額=現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2萬元。
同年7月,小馬和他人在同一城市以200萬元的價格共同購買了一套住房,小馬占房屋產權的40%。小馬申請退稅時,其現住房轉讓金額為100萬元(200×50%=100),新購住房金額為80萬元(200×40%=80),退稅金額=(新購住房金額÷現住房轉讓金額)×現住房轉讓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80/100×2=1.6萬元。(假設以上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
四、如何確定出售住房和重新購買住房的時間?
出售現住房的時間,以納稅人出售住房時個人所得稅完稅時間為準。新購住房為二手房的,購買住房時間以納稅人購房時契稅的完稅時間或不動產權證載明的登記時間為準。稅務機關將為納稅人預填上述涉稅信息,納稅人可以與繳稅時取得的完稅證明上標注的時間進行核對。新購住房為新房的,購買住房時間以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辦理房屋交易合同備案的時間為準,納稅人可以依據房屋交易合同據實填寫。
五、符合政策享受條件的納稅人應當向哪里提起退稅申請?
納稅人享受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的,應當向征收現住房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的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也就是說,納稅人賣房時在哪個稅務機關繳納了個人所得稅,就向哪個稅務機關申請退稅。稅務部門實行不動產登記稅費一窗辦理制度,一般情況下,納稅人應當在本地政務服務大廳或者不動產交易大廳等場所繳納現住房轉讓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因此仍應到該政務服務大廳或不動產交易大廳提起退稅申請,如果當地稅務機關另有規定,按照規定辦理。
六、納稅人申請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應提供哪些材料?
納稅人申請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除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申請表》外,還需要提供以下資料:(一)納稅人身份證件;(二)現住房的房屋銷售合同;(三)新購住房為二手房的,房屋銷售合同、不動產權證書及其復印件;(四)新購住房為新房的,報經住建部門備案(網簽)的房屋交易合同及其復印件。
七、為便利納稅人享受稅收政策,稅務部門提供了哪些服務?
為便利納稅人享受稅收政策,稅務部門推出一系列服務舉措。一是簡化資料報送,提供預填服務。依托納稅人出售現住房和新購住房的完稅信息資料,為納稅人提供申請表項目預填服務,納稅人辦理退稅申請需攜帶的資料,主要用于納稅人核對申請表信息,稅務部門只留存新購二手房的不動產權證書復印件或新購新房的房屋交易合同復印件。二是根據系統預填、納稅人填報并確認的相關信息,自動計算應退稅款。三是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開展宣傳解讀和培訓輔導,提醒并幫助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及時申請退稅、享受稅收政策。
八、納稅人享受了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后解除房屋交易合同的,已經獲得的退稅應當如何處理?
納稅人因新購住房的房屋交易合同解除、撤銷或無效等原因導致不再符合退稅政策享受條件的,應當在合同解除、撤銷或無效等情形發生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主動繳回已退稅款;納稅人逾期繳回退稅的,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稅務部門將通過與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的相關共享信息,加強退稅審核和撤銷合同后繳回稅款的管理。
九、納稅人在申請退稅時還應當注意什么?
支持居民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政策,旨在鼓勵居民換購住房、改善居住條件,納稅人應當依法依規如實申請,認真填寫并核對申請表,對填報內容及附報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完整性負責。對于提供虛假信息、資料騙取退稅的,稅務機關將依據《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處理。
(原標題《**詳解居民換房退個稅細則:怎么退,退多少》)
拓展知識:
個稅倒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也就是說,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的收入來源主要源于工資薪金等四類所得收入。
一、綜合所得收入的構成。
1、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其他所得。一般情況下,工資薪金所得屬于非**個人所得,是非**勞動者,是由他人指定并接受管理的勞動。
除工資薪金外,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也被確定為工資、薪金范疇。比如,出租車經營單位對出租車駕駛員采取單車承包和承租方式運營,出租車駕駛員從事客貨運營取得的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征稅。
另外,個人取得的津貼、補貼不計入工資薪金所得的項目,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比如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助。還有不征稅的相關政策規定。
2、勞務報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是個人**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F實中,還可能或出現一項所得到底是屬于工資薪金所得,還是屬于勞務報酬所得的情況,那么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工資薪金是非**個人所得,而勞務報酬是**個人所得。
另外,個人擔任董事職務而取得的董事費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的性質,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但僅適用于個人擔任公司董事、監事,且不在公司任職、受聘的情形。
3、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個人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許權使用權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是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額時,首先需要確認各項所得的收入額,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全額計入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為實際取得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80%;稿酬所得的收入額在扣除20%費用基礎上,再減按70%計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額為實際取得稿酬收入的56%。
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全年收入額-60000元-社保和公積金費用-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享受的前提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總之,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稅倒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也就是說,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的收入來源主要源于工資薪金等四類所得收入。
一、綜合所得收入的構成。
1、工資、薪金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是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其他所得。一般情況下,工資薪金所得屬于非**個人所得,是非**勞動者,是由他人指定并接受管理的勞動。
除工資薪金外,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也被確定為工資、薪金范疇。比如,出租車經營單位對出租車駕駛員采取單車承包和承租方式運營,出租車駕駛員從事客貨運營取得的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征稅。
另外,個人取得的津貼、補貼不計入工資薪金所得的項目,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比如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助。還有不征稅的相關政策規定。
2、勞務報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是個人**從事各種技藝,提供各項勞務取得的報酬?,F實中,還可能或出現一項所得到底是屬于工資薪金所得,還是屬于勞務報酬所得的情況,那么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工資薪金是非**個人所得,而勞務報酬是**個人所得。
另外,個人擔任董事職務而取得的董事費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的性質,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但僅適用于個人擔任公司董事、監事,且不在公司任職、受聘的情形。
3、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個人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許權使用權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是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額時,首先需要確認各項所得的收入額,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全額計入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額為實際取得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80%;稿酬所得的收入額在扣除20%費用基礎上,再減按70%計算,即稿酬所得的收入額為實際取得稿酬收入的56%。
個人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全年收入額-60000元-社保和公積金費用-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享受的前提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總之,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主要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其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3051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