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一次交15年的社保
前沿拓展:
48歲一次交15年的社保
可以的,交滿15年社保辦理來自退休時,可以一次性補交醫保,辦理醫保退休手續。
告訴大家一個“冷”消息
今年入冬以來最強寒潮馬上就要來了
預計明天起11月26日至30日
寒潮天氣將橫掃我國
大部地區氣溫將!暴!跌!
↑圖中顏色越深,降溫幅度越大
說起寒潮
許多人都有被其支配的記憶
作為“最強”冷空氣的存在
寒潮到底有多“寒”
歷史上最強的寒潮是哪次
有關寒潮
下面這七問一次性講清楚
采訪: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氣象服務首席專家葉殿秀
記者:張娟
1
寒潮的標準是什么?
在我國南北方有區別嗎?
寒潮,是冷空氣的一種是一種災害性天氣2017年制定的我國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GB/T 20484-2017)中規定
↓↓↓
使某地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時內降溫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4℃的冷空氣活動稱之為寒潮
寒潮標準
目前氣象業務中對寒潮的監測采用上述標準在南北方沒有區別
2
寒潮降溫“能力”有多強?
監測表明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每次寒潮降溫幅度都在10℃以上
東北大部、江淮、江漢東部江南、華南大部以及內蒙大部新疆北部平均寒潮降溫幅度達12至14℃兩廣部分地區超過14℃
寒潮最多造成過多大降溫
不同地區降幅差異也很大
其中
東北、華北大部、西北大部、黃淮大部、江淮大部、江南南部及內蒙古、**大部等地寒潮最大降溫幅度在20℃以上;其中,東北大部和內蒙古大部、新疆北部、**西北部、青海西南部等地最大降溫幅度可達25至30℃,部分地區超過30℃;四川盆地及云南大部、海南等地寒潮最大降溫幅度在15℃以下,全國其它地區一般在15至20℃之間。
各地寒潮降溫幅度大不同
3
我國每年平均發生多少次寒潮?
在我國寒潮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時節
近30年(1991至2020年)我國平均每年發生寒潮5.4次
1991年以來寒潮出現次數最多的是2021年有11次其次是2009年出現了8次出現寒潮次數最少的是2017年僅2次
4
影響我國的寒潮從哪兒來?
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路徑大致可分為以下四條
1-2
①西北路徑
· 冷空氣自新地島以西的白海、巴倫支海經西部西伯利亞、蒙古國進入我國
②北方路徑
· 冷空氣自新地島以東喀拉海或新西伯利亞海進入亞洲北部,自北向南經蒙古國進入我國
3-4
③西方路徑
· 冷空氣在50°N以南歐亞大陸經我國新疆自西而東影響我國東部
④東北路徑
· 冷空氣自鄂霍次克海或西伯利亞東部向西南影響我國東北
以上前三條路徑較常見,而最后一條路徑次數較少,強度也不大。
圖源:****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5
歷史上降溫幅度較大的
寒潮有哪些?
從冷空氣過程監測結果來看1991年以來我國冷空氣綜合強度前五強的寒潮出現時間分別為
2021年11月4至9日2006年3月11至14日1998年3月18至22日2020年2月14至17日2006年4月11至17日
寒潮往往會帶來大范圍的劇烈降溫、大風和降雪等天氣,以2021年11月4日至9日的寒潮過程為例:
降溫幅度超過8℃的國土面積為770.9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0.3%。其中,降溫幅度超過16℃的有101.1萬平方公里。
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陜西、山西等地共有172個國家氣象站日最低氣溫達到或突破11月上旬歷史極值。
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天津、山西、山東等地有151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歷史極值。北方多地積雪明顯,內蒙古、吉林、遼寧積雪深度超過40厘米。
6
我國最受寒潮“青睞”
的地方在哪兒?
在我國寒潮發生頻次呈北多南少分布特征
最受寒潮“青睞”的地區包括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區北部和中部**大部、內蒙古等地平均每年寒潮發生頻次在4次以上
其中,東北地區東部和北部內蒙古大部、新疆北部部分地區一般有10至15次部分地區有15次以上
7
冷冬年,寒潮出現的次數
比暖冬偏多嗎?
**是:否冷冬和寒潮判定要素和時段存在明顯差異年累計寒潮頻次和冷暖冬沒有必然聯系
冷冬是依據整個冬天的氣溫狀況而得出的一種氣候概念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個月的平均氣溫
判定寒潮過程的基本要素是日最低氣溫(≤4℃)和24小時(或48小時、72小時)降溫幅度(≥8℃、10℃或12℃)
因此冷冬寒潮出現的次數不一定會比暖冬偏多如,1998年和2019年均為強暖冬寒潮次數均為6次比強冷冬1983年(3次)1984年(2次)1985年(2次)等的寒潮次數均偏多
策劃/采訪:張娟
專家: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氣象服務首席專家葉殿秀
制圖:傅蕾
來源: ****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951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