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計算個稅(excel計算個稅公式)
前沿拓展:
excel計算個稅
計來自算機原理:MAX函數返回參數中的最大值
數學原理:分級累進的個稅制轉換為單一比例和速算扣除數之后,如果選取的檔次不對應時,選擇的檔次過高結果為負數,檔次過低結果較低。換句話說,對于某一個具體情形,使用所有檔次計算結果的最大值,就剛好是最合適檔次的結果
證明的提示:回顧速算扣除數更綠入采下伯室訓的計算過程,其數值是上一個低檔次所有區域稅率言養的總和,或者說最大所得稅金額,選擇較**次的結果不夠扣除數,因此會成為負數
在生活當中,往往涉及到梯度計算,比如個人所得稅、月度水電費、運費、銷售梯度提成等問題。
它們的共性在于:數值超過一定值、就會采用不同的計算比例。
這里以個人所得稅為例子,來講解在Excel當中如何實現梯度計算。
個人所得稅速算規則解讀
下圖為個人所得稅月度應繳納稅額速算表,大家比較熟悉。
如果小A當月工資15000元,應納稅是多少?(這里暫不考慮減免、社保扣費等問題)
算法一 最基本的算法:
1、工資15000元,減去起征點5000,也就是說剩余的10000元需要繳稅;
2、10000=3000+7000,3000按3%稅率、7000按10%稅率;
3、所以應納稅額=3000×3%+7000×10%=790元。
算法二 速算扣除數算法:
應納稅額=10000×10%-210=790元。
兩者是完全一致的,只不過速算公式更加快速。
那么速算這個210是怎么來的?
前面說到10000元中3000元按3%扣稅、7000元按10%扣稅,如果10000元全部按10%扣稅,相當于其中的3000元多扣了(10%-3%),即3000*7%=210元;
后面的速算扣除數以此類推…..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還可以采取第三種算法。
算法三 全部按最低稅率計入,超過的補稅點:
10000×3%+7000×7%=790元
解釋:10000元中的7000元應按10%,實按3%,所以應補7%。
明白了基本的邏輯,我們在Excel當中就可以輕易實現梯度計算。
方法一 Vlookup函數
下圖中C2單元格內輸入公式:
=IF(B2<5000,0,VLOOKUP(B2-5000,{0,0.03;3001,0.1;12001,0.2;25001,0.25;35001,0.3;55001,0.35;80001,0.45},2,1)*(B2-5000)-VLOOKUP(B2-5000,{0,0;3001,210;12001,1410;25001,2660;35001,4410;55001,7160;80001,15160},2,1))
公式看起來又臭又長,但基本原理還是【速算扣除數算法】,利用Vlookup模糊匹配功能找到工資對應的稅率與速算扣除數在進行計算。
公式中間構建了匹配數組,所以公式看起來很長,你也可以直接建立參數表,供匹配使用。
=IF(B6<5000,0,(B6-5000)*VLOOKUP(B6-5000,F:H,2,1)-VLOOKUP(B6-5000,F:H,3,1))
這樣更好理解一點。
方法二 MAX函數
C2單元格輸入公式:
=MAX((B2-5000)*{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
這種算法頗有一種無賴的感覺。
算法原理是不管收入金額是多少,全部按照7個等級的稅率算一遍速算,在7個結果中取最大的值,即為應扣個人所得稅。
這里可能有小伙伴會比較疑惑,為何最大的一定是正確值。
這里我們舉個例子,以10000元為計算標準,應交稅790元,在7個區間內的確為最大值。
稅率低可以理解,稅率高的時候,扣除數也高,所以高稅率計算的稅額不會高于正確稅率的稅額。
方法三 SUMPRODUCT函數
C2單元格輸入公式:
=SUMPRODUCT(TEXT(B2-5000-{0,3000,12000,25000,35000,55000,80000},"0;!0;0")*{0.03,0.07,0.1,0.05,0.05,0.05,0.1})
SUMPRODUCT函數返回乘積和,TEXT(,"0;!0,0")返回一個大于等于0的數,舉個例子:
TEXT(10000-{0,3000,12000,25000,35000,55000,80000}返回{10000,7000,0,0,0,0,0};
稅額計算公式為:10000×3%+7000×7%(7000元本應按稅率10%,但是前面按3%算的,所以應補7%),算法原理同上面的【算法三 全部按最低稅率計入,超過的補稅點】。
方法四 IF函數
IF函數多層嵌套,這里一共嵌套了7個IF函數。
編寫公式的時候,及時利用Alt+Enter換行展示,看清來清晰明了,不至于把自己繞暈了^_^
方法五 IFS函數
IFS函數是2019版本及以上才有的功能,最多可實現127個條件的判斷。
語法:IFS(條件1,值1,條件2,值2,條件3,值3……)
相較于IF函數,省去了多層嵌套,大大優化了公式的編寫。
小結
以上就是關于Excel中梯度計算的一些方法,了解算法的基本原理、結合函數作用,我們就可以用不同公式的去實現。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拓展知識:
excel計算個稅
很簡單,
假設計稅工資在G列,應交個人所得稅顯示在H列,
則在H2種輸入下列公式:
=IF(G2<2000,0,IF(G2<=2500,ROUND((G2-2000)*0.05,2),IF(G2<=4000,ROUND((G2-2000)*0.1-25,2),IF(G2<=7000,ROUND((G2-2000)*0.15-125,2),IF(G2<=22000,ROUND((G2-2000)*0.2-375,2),IF(G2<=42000,ROUND((G2-2000)*0.25-1375,2),IF(G2<=62000,ROUND((G2-2000)*0.3-3375,2),"工資金額超過62000元,無法計算!")))))))
并將該公式下拉**到H列的其他單元格當中即可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