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酬3000怎么算個人所得稅(個人稿酬所得稅計算)
前沿拓展:
稿酬3000怎么算個人所得稅
稿費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作為編輯本身,在工作中是不幫需要你親自計算個人所得稅的,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稿費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希望大家喜歡哦!
稿述選之場思局費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我國的稅法規定,對于稿費或版稅收入的個人所得稅,其稅率規定為: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應納稅額減征30%。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
每次應繳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20%×(1-30%)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4000)-800
每次收入額(>4000)×(1-20%)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礎稅所得額。
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劾U境音該巴氫故座到受款義務人可將其用于代扣代繳費用開支和獎勵代扣代繳工作做得較好的辦化少區抓毛頭備稅人員。但由稅務機關查出,扣答能**魚后料境端媽繳義務人補扣的個人所得稅稅款,不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費。
此外,本稅征收適用殘疾人、第誰烈屬、孤老、傷殘軍人個盾章貴回分歲楊雨度獲未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具體規定如必踐突地下:
對持區、縣以上**門、殘聯有效證件的烈屬、傷殘軍人、孤老人員和殘疾人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可減征30%的個人所得稅。
每次取得的收入按如下規定確定:
訴沖乙燃沉生火指 (1)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歷、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后再付稿酬,均應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物映延粒出版,發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2)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并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為一次,按稅法規施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其化般止香叫連載之后又出書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書后連載取得稿酬所得,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3)作者去世后,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應首怕波酬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略如稅。
此外,如果讀者朋友還是不太明白的`話,不妨參照如下更為白話的公式來進行計算:
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相水殖對味片次木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回造山太意錯此綠論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1-30%)
例:某人因一篇**出版,獲稿費20000元,后又取得加印又得稿費10000元。
第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1-30%)=2240(元)
第二次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0+10000)×(1-20%)×20%×(1-30%)-2240=1120
稿酬所得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一、應稅所得額的確定:
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二、每次收入的確定:
(1)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后再付稿酬,均應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2)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3)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并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為一次,按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其連載之后又出書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書后連載取得稿酬所得,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計征個人所得稅。(4)作者去世后,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三、應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
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其計算公式為:
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應納稅所得額=稿酬所得-800
每次收入在四千元以上:應納稅所得額=稿酬所得-稿酬所得×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實際繳納稅額=應納稅額×(1-30%)
依據:1.《中華****個人所得稅法》(主席令第48號)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并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第六條第四款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國家**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規定:關于稿酬所得的征稅問題:(一)個人每次以圖書,報刊方式出版,發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不論出版單位是預付還是分筆支付稿酬,或者加印該作品后再付稿酬,均應合并其稿酬所得按一次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出版,發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則可分別各處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二)個人的同一作品在報刊上連載,應合并其因連載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為一次,按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在其連載之后又出書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書后連載取得稿酬所得,應視同再版稿酬分次計征個人所得稅。(三)作者去世后,對取得其遺作稿酬的個人,按稿酬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
昨天的個稅分解,學習了如何計算累計工資的個稅,今天來學習一下勞務報酬。還是那句話,一點點的學,學了就要消化,日積月累。
先看一下,什么才算勞務報酬?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的所得。
教你一招,簡單記憶:非**個人勞動(任職雇用)——工資、薪金所得
**個人勞動(非任職雇用)——勞務報酬所得個人**取得的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
大體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這些足夠用了。
下班后來工地搬磚,是勞務報酬
補充一下:個人由于擔任董事職務所取得的董事費收入,且不在公司任職、受雇,也是勞務報酬哦!
那什么是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刷卡給你支付稿酬,行嗎?
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根據不同所得項目的特點,分別規定為 ?。?)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屬于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1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應納稅所得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應稅收入-扣除費用 稿酬的應稅收入按照全部稿酬的70%計算。 扣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第二步: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1.勞務報酬所得 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知道以上的基礎知識,還是不明白怎么計算,來吧, 上例題,跟我一起學!
小栗子:
第一種情況:
例題,配個圖片!
2021年1月麗麗到江??萍加邢薰具M行員工培訓,收到勞務報酬3000元,請計算江??萍加邢薰緫A扣預繳麗麗多少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額)=3000-800=2200(元) 預扣率:20%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2200×20%=440(元) 年度終了,2022.3.1-6.30之間需要進行匯算清繳。
以4000元為界,分兩種情況,上例中是第一種情況, 低于4000元的勞務報酬計算方法。下面看一下, 大于4000元的勞務報酬時如何計算 ?
第二種情況 :2021年2月乙公司聘請麗麗到單位進行技術指導,支付勞務報酬30000元,請計算乙公司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解析』 應納稅所得額=30000×(1-20%)=24000(元) 預扣率:30%;速算扣除數:2000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24000×30%-2000=5200(元) 年度終了,2022.3.1-6.30之間需要進行匯算清繳。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率表
稿酬的個稅計算:
爭取這個月,再發表幾篇文章,我就能拿更多稿酬了!
稿酬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稿酬預扣應納稅所得額及預扣稅率
也是分兩種方法,以4000元為界:
來道例題,學習一下計算方法:
第一種:2021年5月麗麗發表了一篇文章,取得稿酬1000元,請計算出版社在支付稿酬時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1000-800)× 70%=140(元) 預扣率:20% 稿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140×20%=28(元) 年度終了,2022.3.1-6.30之間需要進行匯算清繳。
第二種:麗麗出版了一本暢銷書,2021年6月取得稿酬100000元,請計算出版社在支付稿酬時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100000×(1-20%) × 70%=56000(元) 預扣率:20% 稿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56000×20%=11200(元) 年度終了,2022.3.1-6.30之間需要進行匯算清繳。
這里請注意:1.勞務、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預扣預繳時的收入額(應納稅所得額)不同于匯算清繳時的收入額,這里先學習掌握預繳時的應納稅所得額。
2.預扣率不同于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的稅率:
預扣率與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的稅率對比
好了,今天又啰嗦了這么多,多練習幾遍,開始可能會出錯,熟悉后就不會出錯了。我是綠色aa光,喜歡的給我點個贊!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850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