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202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202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正確!本次調(diào)整只涉及到扣除費用標準的調(diào)整,其他計算公式、稅率、級距等都沒有調(diào)整。
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申報已經(jīng)開始,今年需要提前預約,今天預約第2天基本上就能夠正常申報了。
目前有些朋友動作比較快的,已經(jīng)計算出能夠退多少錢,有人退得比較多的,甚至可以退好幾萬塊錢,相當于一下子多了一兩個月的工資了。
那假如一個人一年有30萬的收入,能夠退多少稅呢?這個沒有一個固定的**。
這30萬收入有可能由多部分構(gòu)成,這里面既可能包括工資性收入,獎金性收入,財產(chǎn)性收入,版權(quán)收入,著作權(quán)收入等等。
在眾多收入來源當中,有的是需要交個稅,有的是不需要交個稅的,比如工資性收入,獎金性收入,版權(quán)收入肯定是要交個稅。
但是財產(chǎn)性收入目前在大家投資理財?shù)臅r候基本上已經(jīng)扣除稅費了,比如大家投資股票會扣除印花稅,**偶然所得已經(jīng)扣除個人所得稅等等。
不過從現(xiàn)實來看,大多數(shù)人的收入基本上主要有兩塊,一個是工資性收入,一個是獎金性收入。
所以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就假設30萬是勞務所得,也就是主要靠工資性收入和獎金收入獲取,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再來計算下年收入30**夠退多少錢。
至于這30萬勞務所得能夠退多少稅,這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這里面也要看工資性收入和獎金性收入的比例,下面我們就針對不同情況來分析一下,能夠退多少稅。
1、30萬全是平時的工資收入。
假如這30萬收入都是每個月發(fā)放的,平均下來,每個月到手收入達到2.5萬,如果按照每個月社保公積金1500塊錢計算,那稅前工資每個月至少達到27200元左右,對應的本年度單位申報的個稅達到32760元左右。
但是在每年度進行綜合個稅計算的時候,大家的總體收入還要扣除一個減除費用和專項附加扣除,這兩部分費用加起來很多人都能夠達到7萬塊錢到10萬塊錢之間,我們就按照10萬塊錢計算。
那么30萬的年收入,最終應納所得額只有20萬,對應的應納個人所得稅是23080元。
而在2021年度企業(yè)已經(jīng)申報了32760元的個稅,最終能夠退還的個稅=32760-23080=9680元左右。
2、30萬年收入由工資和獎金兩部分構(gòu)成。
在2018年我國進行個稅改革的時候,當時為了讓個稅改革平緩過渡,我國對年終獎實行了單獨計稅。
按照原來計劃,年終獎個稅優(yōu)惠將在2022年底到期,但是國家又將年終獎個稅延期了,最終個稅優(yōu)惠政策將會延期到2023年底。
正因為有這個優(yōu)惠政策的存在,所以目前有很多單位即便員工的工資比較高,但他們會分兩部分,平時只發(fā)很小的一部分,剩余的大部分都是留到年終當年終獎發(fā)放,這樣可以減少個稅的支出。
比如之前我就看到有一位網(wǎng)友爆料,有一些煙草公司平時的工資只有6000塊錢,而年終獎一下就可以達到20萬塊錢以上。
假如一個人有30萬的年收入,但這里面平時只發(fā)放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通過年終獎獲得的,那他平時申報的個稅就不會很多,甚至都沒有個稅申報記錄,所以能退稅的就不多了。
比如在這30萬當中,平時扣完社保公積金等其他費用之后,員工實際工資只有5000塊錢,那就不用繳納個稅,平時就沒有個稅繳費記錄。
但為了讓個稅最小化,實際上有些單位都會進行合理的計算,比如在這30萬當中平時每個月發(fā)放1.3萬,剩余的14.4萬留到年底當年終點發(fā)放。
這樣如此一來,平時的工資累計繳納的個稅就只有5280元,另外14.4萬的年終獎需要繳納的個稅也只有11880元,累計繳納的個稅只有17160元。
而且按照年終獎個稅優(yōu)惠政策,年終獎大家可以選擇不計入到年度綜合所得當中,這意味著在進行年度綜合所得退稅的時候,只需要把每個月的工資納入計算就可以。
按照每個月1.3萬的收入計算,年度綜合所得只有15.6萬,在扣掉減除費用以及專項附加之后,實際應納所得可能只有6萬塊錢,應納稅額只有2480元。
最終能夠獲得的退稅是5280元-2480=2800元。
雖然這個退稅金額并不是很多,但綜合下來實際繳納的個稅要遠遠低于30萬全部在每個月發(fā)放工資產(chǎn)生的個稅,兩者相差的個稅達到8800元左右。
拓展知識:
202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2022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2022個人所得稅繳納標準是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且獲取獎金當月個人的工資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額的。計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shù)對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對應的速算扣除數(shù),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分別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jù)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quán)使用費所得;(五)經(jīng)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chǎn)租賃所得;(八)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guī)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咨詢律師
專業(yè)
專業(yè)律師,及時響應
立即咨詢
官方電話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wǎng)站在線咨詢電話咨詢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