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物環保稅計算(大氣污染物環保稅計算方法)
前沿拓展:
大氣污染物環保稅計算
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環境保護稅法》,具體規定了“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應當依法納稅的“應稅污染物”。該法第7條規定了應稅污染物的全析移鮮從接廣話短行糧計稅依據和計算方法。 有關條文附后。 附《中華**共和來自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2016年12月25日通過,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應稅污染物,是指本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會呀勞表》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第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
第七條 應稅污染物的計稅依據,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應皮原記壓威聯款誤如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 (二)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黃讀門受糧古線的污染當量數確定;
(三)舉居游沙爾村困靜管娘優應稅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確定;
(四)應稅噪聲按照超軍式花青觀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京何評認明且必算句史數確定。 第八條 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以該污染物的排放量夫鄉二留助范除以該污染物的污安散質士推廠細染當量值計算。每種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體污染當量值,依照本熱倒個取堅材結析費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執行。
Q&A
建筑施工企業如何繳納環保稅?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綠色稅制也在保護環境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申稅小微帶您了解:建筑施工企業如何繳納環保稅,一起來看看吧——
Q
我是建筑施工企業,注冊在楊浦區。最近在虹口區招投標了一個市政工程,請問我的環保稅應在哪里申報繳納呢?
A
按照本市的規定,環保稅應向本市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因此,貴單位的環保稅應向楊浦區稅務局申報繳納。
Q
那么我公司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應如何計算應納稅額呢?
A
建筑施工企業產生的揚塵類應稅污染物,按大氣污染物“一般性粉塵”進行征收。計算應納稅額分為3步:
1、計算大氣污染排放量: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揚塵產生系數-揚塵削減系數)×建筑面積或施工面積(月)
2、計算大氣污染物當量數:大氣污染物當量數=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當量值
3、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應稅污染物污染當量數×適用稅額
上述公式中涉及的揚塵產生系數、揚塵削減系數具體標準見《施工揚塵產生、削減系數表》。
大氣污染物污染當量值按照《環境保護稅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中大氣污染物“一般性粉塵”確定。一般性粉塵的污染當量值為4(千克)
應稅大氣污染物適用的稅額標準1.2元/污染當量標準確定。
Q
對揚塵削減系數有什么具體的扣減規定嗎?
A
一次揚塵消減系數按照達標控制措施累計扣減。二次揚塵消減系數按照達標控制措施扣減,若同時采用兩種達標控制措施,按運輸車輛機械沖洗裝置削減系數扣減。
舉個例子:某公司承建一建筑施工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道路硬化措施、邊界圍擋、**地覆蓋、易揚塵物料覆蓋、定期噴灑抑制劑、運輸車輛既有車輛機械沖洗裝置,也有簡易沖洗裝置等揚塵控制措施,且各項控制措施均達標。2021年5月開始施工,當月完成的施工建筑面積為10000平方米。應納環保稅計算如下:
1、大氣污染物排放量=(1.01-0.071-0.047-0.047-0.025-0.03-0.31)*10000=0.48*10000=4800
2、大氣污染物當量數=4800/4=1200
3、應納稅額=1200*1.2=1440元。
Q
那么在申報時我應該填寫哪些申報表呢?
A
應填寫《財產和行為稅納稅申報表》,納稅人新增稅源或稅源變化時,需先填報《財產和行為稅稅源明細表》。
Q
環保稅申報在納稅期限上有什么規定呢?
A
環保稅的納稅義務時間為納稅人排放應稅污染物的當日。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
主要文件依據:
1、中華****環境保護稅法
2、中華****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3、上海市地方稅務局關于本市環境保護稅有關征收管理問題的公告(上海市地方稅務局2018第1號公告)
4、上海市地方稅務局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關于明確本市部分行業污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和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上海市地方稅務局2018第2號公告)
5、上海市財政局 上海市地方稅務局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關于本市應稅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環境保護稅適用稅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滬財發【2017】8號)
6、國家**關于簡并稅費申報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公告2021年第9號)
施工揚塵產生、削減系數表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