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個人所得稅計算(2021年個人所得稅 計算)
前沿拓展:
2021年個人所得稅計算
2021年個人所得稅扣除哪些人不用預扣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2021年個人所得稅扣除哪些人不用預扣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2021年個人所得稅扣除哪些人不用預扣?
根據國家**關于進氧在銀分句首么相叫蒸生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表示對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內每月均在同一單位預扣預繳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年度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時,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來自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雞斷繼云哪流高該找銀年內后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扣繳義務人應當按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在《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相應納稅人的備注欄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報且全年收入不超過6萬元”字樣。
1、上一完整納稅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單位扣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且全年工資薪金收入不超過民醫明洋毫牛權周黑早祖6萬元的居民個人。
具體來說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1)上一納稅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單位任職且預扣預繳申報了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
(2)上一納稅年度1—12月的累計工資薪金收入(包括全年一次性獎金等各類工資薪金所務食送素球早得,且不扣減任何費用及免稅收入)不超過6萬元;
(3)本納稅年度自1月起,仍在該單位任職受雇給覺粉走沖鄉抗并取得工資薪金所得。
2、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德述那石印固該管望達的居民個人,如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同樣需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上一納稅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單位取酬且按程升振粒五顯下生弦企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申報了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
(2)上一納稅年度1—12月的`累計勞務報酬(不扣減任何費用及免稅收入)不超過6萬元;
(3)本納稅年度自1月起,仍揮水以在該單位取得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稅款的勞務報酬所得。
2021年個人級愿順試夜部論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是什么?
對符合《公告》規定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本納稅年度個人所得稅時,殖內造端便似害含板氧累計減除費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萬元計算扣除。即,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不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后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同時,依據稅法規定,扣繳義務人仍應按稅法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例:小張為A單位員工,2020年1—12間月在A單位取得工資薪金50000元,內單位為其辦理了2020年1—12月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明細申報。2021年,A單位1月給其發放10000元工資,2—12月每月發放4000元工資。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照原預扣預繳方法,小張1月需預繳個稅(10000—5000)×3%=150元,其他月份無需現演接受預繳個稅;全年算賬友市做的核雨般氧影校款,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故通過匯算清繳可退稅150元。采用本公告規定的新預扣預繳方法后,小張自1月份起即可直接扣除全年累計減除費用6萬元而無需預繳稅款,年度終了也就不用辦理匯算清繳。
;
4.92(企業所得稅股權激勵的扣除及納稅調整的計算)
甲公司為上市公司。2021年度實發工資總額為4 000萬元。當年7月1日,對中層以上管理員工授予500萬份現金股票增值權(等待期為2年)。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當年確認管理費用和應付職工薪酬為1 000萬元。甲公司當年實際發生職工教育經費330萬元,職工福利費600萬元,撥繳工會經費60萬元。
要求:分析計算甲公司在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對職工薪酬以及三項經費是否需要進行納稅調整,以及需要進行納稅調整的金額。(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
本題屬于計算類題目,考查企業所得稅股權激勵的扣除及納稅調整的計算。
(1)股權激勵需納稅調增1 000萬元。對股權激勵計劃實行后,需待一定服務年限或者達到規定業績條件方可行權的(有等待期),上市公司等待期內會計上計算確認的相關成本費用,不得在對應年度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扣除。
(2)稅法允許扣除職工教育經費=4 000×8%=320(萬元),實際發生額為330萬元,應納稅調增10萬元。 職工福利費稅法允許扣除4 000×14%=560(萬元),實際發生額為600萬元,應納稅調增40萬元。
工會經費未超標,無需納稅調整。
職工薪酬中股權激勵和三項經費應納稅調整合計數=1 000+10+40=1 050(萬元)
4.95(企業向不同類型股東分紅時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處理)
甲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由企業和自然人投資設立。2022年4月召開股東大會,形成決議。將2021年度實現的稅后利潤中的2 000萬元分配給股東、3 000萬元轉增股本。并于2022年4月辦理款項支付和轉增手續。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企業股東分紅及轉增股本時,甲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如何履行扣繳義務?
(2)在向企業股東分紅和轉增股本時,甲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應如何履行納稅義務?
(3)向居民個人股東分紅及轉增股本時,甲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如何履行扣繳義務?
本題屬于簡述類題目,綜合考查企業向不同類型股東分紅時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處理。
(1) ①向企業股東分紅:
第一種情況:企業股東如果是在**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實行源泉扣繳,以支付人(甲有限責任公司)為扣繳義務人。稅款由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時,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10%的企業所得稅(不考慮稅收協定)。
第二種情況:企業股東如果是居民企業或在**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且取得的股息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符合條件的話,屬于企業所得稅免稅收入,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
②轉增股本:
有限責任公司向企業股東轉增股本時,相當于股東取得投資收益后再向其追加投資。
企業股東為上述第一種情況,轉增股本時,需要代扣代繳10%企業所得稅(不考慮稅收協定)。
企業股東為上述第二種情況,轉增股本時,免稅。
(2)有限責任公司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用稅后利潤進行分紅以及轉增股本的,無須再繳納企業所得稅,不發生納稅義務。
(3) ①甲有限責任公司在向居民個人股東分紅時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按照20%稅率扣繳個人所得稅。
②向個人股東獲得股本時,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由甲有限責任公司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4.96(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經營所得和偶然所得的計算)
**公民陳某為2021年6月從A大學畢業,2021年7月1日前往位于北京的甲公司擔任軟件開發人員;此外,陳某熱愛攝影,**經營一家個體圖片社(登記注冊為個體工商戶),主要從事在線圖片修飾業務。
陳某2021年度有關收支情況如下:
(1)自甲公司取得工資收入91 000元、取得加班補貼20 000元,準予扣除的專項扣除4 000元/月,截至2020年11月末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稅款283元。
(2)自圖片社取得收入50 000元。發生成本費用共計28 000元,其中包括雇員工資6 000元、陳某本人工資12 000元(該個體戶未對發放給陳某本人的工資扣繳個人所得稅)、廣告費2 000元,同時用于家庭生活以及在線圖片修飾業務生產經營劃分不清的費用8 000元。
(3)5月購買體育**,中獎11 000元,購買**支出2 000元。
(4)6月獲得某論壇頒發的技術創新新人獎,獎金1 000元,同時獲得論壇贊助企業贈送的價值500元的紀念品及1 000元消費折扣券。
(5)10月首次購房,自當月起每月償還貸款本金10 000元、貸款利息800元。
(6)12月將拍攝的照片在某地理雜志發表,取得收入1 000元。
其他相關資料:陳某未婚,為獨生子女,雙親均已超過60歲,各項專項附加扣除均由所在單位代為申報,預扣預繳稅款時準予扣除。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按照下列序號回答問題。
(1)計算陳某取得2021年12月工資、薪金所得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2)計算陳某2021年度經營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
(3)計算陳某體育**中獎和參加論壇獲獎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4)計算陳某發表照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5)請計算陳某在辦理2021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應補稅額或應退稅額。
本題屬于計算類題目,綜合考查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經營所得和偶然所得的計算。
(1)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首先計算截至12月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①工資收入91 000元、取得加班補貼20 000元均應計入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 得稅。
②對一個納稅年度內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照5 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計算累計減除費用,故截至12月末可扣除減除費用=5 000×12=60 000(元)。
③專項扣除標準4 000元/月,截至12月末,可扣除6個月金額。
④陳某為獨生子女,雙親均已超過60歲,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 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10月首次購房,每月償還貸款利息,可扣除住房貸款專項附加扣除1 000元/月。
截至12月末,贍養父母專項附加扣除在預扣預繳時可扣除6個月金額(但在匯算清繳時需要按全年的扣除),住房貸款利息自10月起實際發生,可扣除3個月金額。 綜上,截至12月,陳某當年工資薪金收入的預扣預繳時的累計應納稅所得額= (91 000+20 000)-5 000×12-4 000×6-2 000×6-1 000×3=12 000(元)。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 已預扣預繳稅額=(12 000×3%-0)-283=77(元)。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本題中: ①收入50 000元。 ②成本費用中陳某本人工資12 000元不可稅前扣除;雇員工資6 000元可據實扣除;家庭生活與生產經營難以分清的費用支出8 000元,其40%視為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費用,準予扣除;廣告費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50 000×15%=7 500(元)準予扣除,故可扣除的成本費用共計6 000+2 000+8 000×40%=11 200(元)。
綜上,陳某年度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50 000-11 200=38 800(元)
(3) 購買**中獎所得按偶然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對個人購買福利**、體育**,一次中獎收入在1萬元以下(含1萬元)的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超過1萬元的,按20%稅率全額征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取得省級****、國務院部委和******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 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免稅,陳某取得的“某論壇”頒發的獎金不屬于免稅情形,應全額按偶然所得納稅。
企業在業務宣傳、廣告等活動中,隨機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以及企業 在年會、座談會、慶典以及其他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個人取得的禮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具有價格折扣或折讓性質的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禮品除外。
故陳某取得的價值500元的紀念品應全額以20%稅率按偶然所得納稅、取得的1000元消費券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
綜上,陳某**中獎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11 000×20%=2 200(元)。
參加論壇取得的各項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合計=(1 000+500)×20%= 300(元)合計為2 500元。
(4)陳某將拍攝的照片在某地理雜志**取得的收入1 000元屬于稿酬所得,應納 入綜合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于支付時由支付方(雜志社)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稿酬所得的預扣預繳稅額=(1 000-800)×70%×20%=28(元)
(5)陳某全年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91 000+20 000+1 000×(1-20%)× 70%]-60 000(5000×12)-4 000專項扣除×6個月(7-12月)-2 000(獨生子女)×12-1 000(貸款利息)×3=560(元)。
陳某全年綜合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560×3%=16.8(元)
陳某截至12月末已預扣預繳稅款=283+77+28=388(元)
陳某應辦理退稅=388-16.8=371.2(元)
4.97(轉讓不動產的稅務處理,以及企業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某市貿易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于2021年8月16日將擁有的商鋪以800萬元(含稅價格,價款和稅金未分開列明)出售,該公司選擇按簡易計稅辦法計稅,并已簽訂產權轉移書據。
無法提供評估價格,經審核該商鋪購房**顯示開票日期為2016年1月18日,金額為500萬元;繳納契稅15萬元(可以提供完稅憑證),支付手續費等共計10萬元;商鋪購進后發生裝修費用75萬元,并于2016年6月18日開始投入使用,貿易公司將商鋪購置的價款、稅費和裝修費均計入“固定資產”,合計原值為600萬元。截至出售時,商鋪已累計計提折舊140萬元。
要求:
說明商鋪出售時需要繳納哪些稅費,并計算稅費(不考慮地方教育附加)。
本題屬于計算和簡述結合類題目。綜合考查轉讓不動產的稅務處理,以及企業所得稅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 ①出售商鋪應繳納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
②增值稅=(800-500)÷(1+5%)×5%=14.29(萬元)。
③城市維護建設稅=14.29×7%=1(萬元)。
④教育費附加=14.29×3%=0.43(萬元)。
⑤印花稅=800×0.5‰=0.4(萬元)。
應稅憑證上價款和稅款未分別列明的,印花稅以價稅合計金額計算。
⑥土地增值稅:
增值額=800-(800-500)÷(1+5%)×5%-[500×(1+6×5%)+1.43+0.4+15=785.71-666.83=118.88(萬元)
增值率=118.88÷666.83×100%=17.83%,適用土地增值稅稅率為30%。
應繳納土地增值稅=118.88×30%=35.66(萬元)
應繳納企業所得稅=[800-14.29-(600- 140)-1.43-0.4-35.66]×25%=72.06(萬元)
(2)計算商鋪出售后應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
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資產的凈值允許扣除。其中,資產的凈值是指有關資產的計稅基礎減除已經按照規定扣除的折舊、攤銷等后的余額
商鋪出售后應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800-14.29-(600- 140)-1.43-0.4-35.66=288.22(萬元)。
4.98(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預征預繳規定,以及一般計稅方法下差額征稅的計算公式)
東部A省B市的甲房地產開發企業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0年3月25日與**簽訂了一份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出讓金3億元,合同約定土地出讓金于3月30日前支付,但未約定具體交付土地日期,實際交付日期為4月25日。2021年4月30日取得預售許可證,開始對期房進行預售。已知A省稅務機關規定的土地增值稅預征率為2%。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應取得何種合規的票據?
(2)請簡要說明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預售款時,需要對哪些稅款進行預征或預繳?并簡述各稅種預征或預繳的基本規定。
(3)請寫出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開發產品采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算增值稅時,當期允許扣除的地價款及當期銷售額的計算公式。
本題屬于簡述類題目。綜合考查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預征預繳規定,以及一般計稅方法下差額征稅的計算公式。
(1)向**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應以省級以上(含省級)**門監(印)制的財政票據為合法有效憑證。
(2)房地產開發企業采取預收款方式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應在收到預收款時按照3%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公式為:應預繳稅款=預收款÷(1+適用稅率或征收率)×3%。
房地產開發企業采取預收款方式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的,應按該省規定的2%預征率預征預繳土地增值稅。
房地產企業銷售未完工房地產產品取得的收入,應先按預計計稅毛利率分季度或分月計算預計毛利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3)當期允許扣除的土地價款=(當期銷售房地產項目建筑面積÷房地產項目可供銷售建筑面積)×支付的土地價款。
銷售額=(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當期允許扣除的土地價款)÷(1+9%)
4.101(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和簡易計稅)
某物業服務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1年6月向某稅務師事務所咨詢如下增值稅相關問題。
資料1:物業公司2020年下半年為部分業主提供房屋裝飾服務。
資料2:物業公司從2021年6月起向業主收取A樓盤車位管理費。已知該樓盤車位是業主在購房時一并購買的,并已獲得車位產權證書。
資料3:2019年10月1日甲房地產公司將B樓盤的可出租地下車位所有權轉讓給物業公司。2021年6月起物業公司對外出租地下車位。
問題:
(1)資料1中物業公司為業主提供的房屋裝飾服務,應按哪個應稅服務項目繳納增值稅?能否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繳納增值稅?請簡述政策規定。
(2)資料2中物業公司收取的這部分車位管理費,應按哪個應稅服務項目繳納增值稅?適用稅率多少?
(3)資料2中物業公司出租該地下車位收取的租金,應按哪個應稅服務項目繳納增值稅?能否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繳納增值稅?請簡述政策規定。
本題為簡述類題目,綜合考查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和簡易計稅。
(1)物業公司為業主提供的房屋裝修裝飾服務,應按照建筑服務——裝飾服務繳納增值稅,適用稅率為9%。如果屬于清包工項目,可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征收率繳納增值稅。
(2)物業公司收取的車位管理費用按照“現代服務——商務輔助服務”繳納增值稅,適用稅率為6%。
(3)出租地下車位收取的租金應按照“現代服務——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繳納增值稅。不能選擇簡易計稅,一般納稅人出租其營改增(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動產,適用一般計稅方法。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7503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