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速算(個人所得稅速算扣除數2520怎么來的)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速算
基本狀照展言冷非訴公式: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其少妒證中,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基本減除次觀懷航勢京費用-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基本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專項扣除指適三險一金。
專項附加扣除指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六項專項模依靜未附加扣除。
2019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新稅法,新得稅法主要包含新個稅稅之掉器放聲證烈推劃事糧率表、專項附加的相關政策以及累計預扣算稅法。
1、新個稅稅率表其實與去年的10月1日就已經實施,我國新個稅的應納稅額依然是劃分為7個基數,各級對于的稅率也未發生變實治量推帝你液**詩化,但是各級直接的應納稅額范圍有所不同;
2、專項附加扣除是指納稅人如果有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租金、房屋貸款利息、贍養老人方面的費用支出,那么可以在扣除起征點和五險一金的基礎上再享受專項附加抵扣,可以降低納稅人的應納稅額;
3、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專項扣除-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層地通規刑跟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希顯羅調列內多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解初重械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擴展資料
2019楊行話畫征技斷法年2月份將第一次按照新稅法申報個人所得稅,對應的是2019年1月份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
比如2019年1月份應需低重六歷礦吧初五非防付張三工資15000元,士演克傳團偉破基本減除費用5000三美所燃續展必他元,當月免稅收入為0元,當月專項扣除為2000元,專項附加扣除合計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則應納稅所得額=15000-5000-0-2000-3000-0=5000元,不超過36000元,根據表一對應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元。
故:應納稅額=5000*3%=150元。
倍跑舉氧破的石免目我座提示,企業應當在201沉般看里威七9年1月份發放工資環節按照上述規則計算預扣2月份應申報的個人所得稅150元。
假設2月份仍應付張三1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當月免稅收入為0元,當月專項扣除為2000元,專項附加扣除合計為3000元,無其他扣除,則1月、2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15000+15000)-(5000*2)-0-(2000+2000)-(3000+3000)-0=10000元,不超過36000元,根據表一對應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元。
故:累計應納稅額=10000*3%=300元。
3月份申報時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額=300-150=150元。
提示,企業應當在2019年2月份發放工資環節按照上述規則計算預扣3月份應申報的個人所得稅150元。
以后每個月以此類推,直到2020年1月申報2019年12月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這就是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三款所指的納稅年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由于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每次手工計算時都要看稅率表、速算扣除數,非常麻煩,那么如果能用下面的公式在Excel計算,就非常方便智能,只要套用公式就可以,不需要記住公式,每次使用時調用即可。
應納稅所得額=IF((經營所得-各項扣除等)>0,(經營所得-各項扣除等),0)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適用【速算扣除數】=IF(應納稅所得額<30000,0,IF(應納稅所得額<90000,1500,IF(應納稅所得額<300000,10500,IF(應納稅所得額<500000,40500,65500))))
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IF(應納稅所得額<30000,0.05,IF(應納稅所得額<90000,0.1,IF(應納稅所得額<300000,0.2,IF(應納稅所得額<500000,0.3,0.35))))
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適用【速算扣除數】=IF(應納稅所得額<36000,0,IF(應納稅所得額<144000,2520,IF(應納稅所得額<300000,16920,IF(應納稅所得額<420000,31920,IF(應納稅所得額<660000,52920,IF(應納稅所得額<960000,85920,181920))))))
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IF(應納稅所得額<36000,0.03,IF(應納稅所得額<144000,0.1,IF(應納稅所得額<300000,0.2,IF(應納稅所得額<420000,0.25,IF(應納稅所得額<660000,0.3,IF(應納稅所得額<960000,0.35,0.45))))))
應納稅所得額在Excel表格中,用表格名代替,也可以用直接用數據。
應用:Excel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納稅申報表(A表)稅率、速算扣除數計算。
(點擊查看大圖)
Excel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納稅申報表稅率、速算扣除數計算。
(點擊查看大圖)
本文為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VivianLin 編輯于2022年2月3日,歡迎留言與轉發,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后臺私信6咨詢。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速算
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歡迎關注,點贊,下次精彩內容推薦,業務辦理請私信,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您清楚么?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吧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除事項和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 2、哪些情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3、新個稅法怎么計算工資薪金? 2019年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明確了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日常采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采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累計預扣法 計算公式為: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方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稅法的扣繳方法,特別是平移了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費用按800元計算的規定 這種預扣預繳方法對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來講既容易理解,也簡便易行,方便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作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650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