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例子(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舉例子)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例子
個人從公開發(fā)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流號村獨征收個人所得稅。下面就給大家具體說說股票分紅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2017年2月27日新股申來自購日歷
一、股票分紅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經國務院批準,現就上市公司股項通燃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等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個人從公開發(fā)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從公開發(fā)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其股息紅利所得全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持股期限在1個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暫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笑富移友揚跳益主得額;上述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2、上市公司派發(fā)股息紅利時,對個人持股1年以內(含1年)的,上市公司暫不扣繳個人所得稅;待個人轉讓股票時,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根據其持股期限計算應納稅額,由證券公司等股份托管機構從個人資金賬戶中扣收并劃付證券紅料將照月路膠假編介登記結算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應于次月5個工作日內劃付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收到稅款當月的法定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問題概括
這幾年,市場上流通的錢越來越多,大家的名義收入也是越來越高。
令廣大打工族頭痛的是,個稅起征點卻很低,收入稍高點的話,稅率還挺高。
最不爽的是,這個個人所得稅還是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制,工資再高點點的話還要分幾檔來算,計算起來非常麻煩,令人頭痛。對于大部分非財稅專業(yè)的朋友來說,收入少起征點低加上計算復雜,個人所得稅真的是一件悲傷的事情。
美女表示計算個人所得稅讓她頭大
舉例說明按最基本的計算方法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方法
譬如,假設一個軟件工程師馬華疼月薪為38000元,專項扣除項目(即三險一金)共3000元,各種稅前專項扣除附加為4000元每月(包括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共6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年度所得稅稅率表為:
表一:個人所得稅(年度)稅率表
但是,個人所得稅需按月預扣預繳,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都是根據年度所得稅稅率表折算成月度來計算預扣預繳的。
所以,按照基本方法,按照月度計算所得稅預扣與繳額,其計算過程如下:
1,計算應稅所得額,應稅所得額=個人收入-5000-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38000-5000-3000-4000=26000 元
2,分段計算應納稅額
2.1,適用3%稅率應納稅所得額=3000元,應納稅額=3000*3%=90元
2.2,適用10%稅率應納稅所得額=12000-3000=9000元,應納稅額=9000*10%=900元
2.3,適用20%稅率應納稅所得額=25000-12000=13000元,應納稅額=13000*20%=2600元
2.4,適用20%稅率應納稅所得額=26000-25000=1000元,應納稅額=1000*25%=250元
3,計算合計應納稅額,馬華疼合計應納稅額=90+900+2600+250=3840元
表二: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折算成月)
這個計算過程是不是確實有點復雜?
在此,我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
個稅速算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個人收入-5000-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對應最高稅率-對應速算扣除數
表三:個人所得稅稅率、速算扣除數表(折算成月)
還以上述軟件工程師馬華疼為例,按照這個公式來計算:
馬華疼合計應納稅額=(38000-5000-3000-4000)*25%-2660=26000*25%-2660=3840元
看,是不是so easy!!!
趕快找自己的好基友一起算一算吧!
美女會簡易方法計算個人所得稅很開心
總結,大家只要記住《表三:個人所得稅稅率、速算扣除數表(折算成月)》和個稅速算計算公式(或者收藏這篇文章),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計算自己每個月應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了!
分享財經知識和經驗,啟迪財經智慧! 我是漲亭板,**注冊會計師,歡迎關注我
拓展知識: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例子
個人所得稅計算舉例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下面是我分享的個人所得稅計算舉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個人所得稅計算舉例
假如小吳在2019年1月份應發(fā)工資為8000元,假設他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000元,在沒有專項附加扣除的前提下,他的`實發(fā)工資是多少呢?
1、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通過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元,適用稅率3%,速算扣除數為0。
2、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可以計算得出,應繳稅款60元。
3、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各類保險-繳稅=8000-1000-60=6940元。
注:個稅繳費稅率(速算扣除數)
1、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0元:
稅率:3%;速算扣除數(元):0
2、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00元至12000元:
稅率:10%;速算扣除數(元):210
3、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
稅率:20%;速算扣除數(元):1410
4、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
稅率:25%;速算扣除數(元):2660
5、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稅率:30%;速算扣除數(元):4410
6、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稅率:35%;速算扣除數(元):7160
7、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
稅率:45%;速算扣除數(元):15160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征點(3500元)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說明:如果計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臺),則個稅起征點應設為48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方法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規(guī)定,同時將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x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fā)工資-四金)-3500
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四金-繳稅
;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650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