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應納稅額怎么算(本期應納增值稅稅額怎么算)
前沿拓展:
本期應納稅額怎么算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乘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具體如下:
1、公式中的減免稅額和抵免稅額,是指來自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國務院的稅收優惠規定減征、免征和抵免的應納稅額;
2、抵免限額干步朝報副弱算眾冷假,是指企業來源于**境外的所得,依照《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個研夜評自門另有規定外,該抵免限額應當分國(地區)不分項計算,計算公式如下,抵免限額=**境內、境外所得依照《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企業所得稅九元景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乘來源于某國(排服阿末地區)的應納稅所得額除以**境內、境外應納稅所得總額;
3、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使塊揚律妒某檢遠心組考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法律依據】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
第二府政定十三條 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便足及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后的余額進行抵補:
(一)居民企業來源于**境外的應稅所得;
(二)非居民企業在**境內余職絕友告右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民升片待望到談境外但與該機構、場鎮雞座則環良藥右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一百條 堅聚輸困束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四條所稱稅額抵免,是指企計延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煤斯格最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境礎約輪很其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夠河掌蒸若臉做產等專用設備的,該專用設備的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當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
享企阻飯求娘振受前款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的企業,應當實際購置并自身實際投入使用前款規定的專用設備;企業購置上述專用設備在5年內轉讓、出租的,應當停止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并補繳已經抵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01
增值稅小規模申報流程
按季申報的小規模納稅人每個月都需要使用稅控設備登錄后系統自動抄報稅,目前小規模納稅人也要申報比對,所以在季報月份請注意以下幾點:
1.小規模納稅人申報時比須先抄報稅后,方可正常申報,未進行稅控設備抄報稅的納稅人無法網上申報。
2.小規模納稅人申報時,應準確填寫申報,符合系統比對規則后方可正常申報。對申報比對不通過的,網報系統會提示納稅人比對不符原因,并引導納稅人修改申報數據。納稅人須要按系統提示準確修改申報數據,符合系統比對后方可正常上傳申報數據。
3.納稅人正常比對通過后,可正常清卡解鎖。若納稅人申報時經反復核對仍無**常申報,則可按照系統提示正常上報但暫不扣繳稅款,攜一證通、稅控設備、增值稅申報表、營業執照、經辦人身份證到辦稅服務廳辦理相關申報事宜。
季度申報完畢后,注意一是在網報軟件中查詢是否申報成功或扣款成功,二是在稅控系統及時查看是否清卡,以免造成不便
02
小規模納稅人申報表
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必填)。
2、《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附列資料》(選填),本表由銷售服務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其他小規模納稅人不填報。
3、《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選填),本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共用表,享受增值稅減免稅優惠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需填寫本表。發生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費用、技術維護費以及購置稅控收款機費用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也需填報本表。僅享受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免征增值稅政策或未達起征點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不需填本表。
03
增值稅小微優惠政策
國家**公告2016年第23號第六條第(二)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應分別核算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銷售額,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的銷售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按季納稅9萬元)的,自2016年5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可分別享受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優惠政策。
根據2017年9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政策優惠期限延長至2020年。
04
小規模申報表填寫注意事項及關鍵點
1、注意貨物及勞務列與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列分別填寫對應的收入,填報列有錯會影響稅款的屬性。
2、如果可以享受小微政策,則直接將普通**收入填寫在第9行以下,1——8行不填寫數據。注意代開或者自開增值稅專用**收入都要填入8行以上,一般填在第1-2行。
3、自開增值稅專用**的小規模納稅人應將當期開具專用**的銷售額,按照按照3%和5%的征收率,分別填寫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2欄和第5欄“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不含稅銷售額”的“本期數”相應欄次中。
4、差額納稅人是按照差額前的收入計算是否享受小微政策。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填寫關鍵點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附列資料》填寫關鍵點
《應稅服務項目扣除清單》是小規模納稅人網報中的一張報表,本表是差額納稅人填寫其用于差額征稅的憑證明細。其中,“憑證種類”填寫:“**”、“財政票據”、“境外簽收單據”;填寫中沒有號碼或者號碼不足位數的可以補零,清單“合計”欄數據中的“允許扣除項目金額”應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三)減除項目本期發生額各欄數據之和一致。
下面歸集了幾個案例,供您舉一反三,正確填制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趕快來瞧瞧吧~~
一般申報案例
例一:某納稅人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2017年一季度提供咨詢服務,自行開具增值稅普通**價稅合計5.15萬元;提供會議服務,到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上注明的不含額10萬元,預繳稅款0.3萬元;另提供設計服務,取得價稅合計收入1.03萬元,未開具**。
分析:在本案例中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會議服務以及設計服務屬于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收入,適用征收率都為3%,取得收入合計16萬元。其中:
代開增值稅專用**不含稅收入=10萬元;
稅控器具開具普通**不含稅收入=5.15/(1+3%)=5萬元;
企業取得不開票收入=1萬元
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10+5+1)*3%=0.48萬元
當期應補退稅額=0.48-0.3=0.18萬元。
根據開具增值稅**方式的不同,該納稅人當期申報表具體填列方法如下:
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申報案例
例一:某納稅人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主要提供建筑服務,可以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2017年一季度提供建筑服務,自行開具增值稅普通**價稅合計1.03萬元,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上注明的不含額1萬元。
分析:該納稅人本月取得3%征收率的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收入合計2萬元。其中:
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并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的收入1萬元,不能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應填列在申報表第2欄“ 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不含稅銷售額”,該納稅人本期銷售服務增值稅應納稅額=1*3%=0.03萬元;
由于納稅人本月收入合計小于小微企業收入標準,因此該納稅人本期自行開具增值稅普通**的不含稅收入1萬元可以享受免稅優惠政策。本期銷售貨物免稅額=1*3%=0.03萬元。
具體申報表填列方法如下:
小微企業申報表填制案例
例一:某按季申報的小規模納稅人2017年第一季度發生以下業務:銷售某品牌紀念品,價稅合計銷售額5.15萬元;提供設計服務,價稅合計銷售額10.3萬元,以上收入均開具增值稅普通**。
分析:銷售紀念品,其不含稅收入是5.15/(1+3%)=5萬元,且該收入小于按季度9萬元的小微企業標準,因此該企業銷售貨物取得收入可以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當期銷售貨物免稅額=5*3%=0.15萬元;
提供設計服務,其不含稅收入是10.3/(1+3%)=10萬元,且該收入大于按季度9萬元的小微企業標準,因此該企業銷售服務取得收入不可以享受小微企業優惠政策,當期銷售服務應納稅額為10×3%=0.3萬元。
申報表具體填列方法如下:
差額征稅申報案例
例一:某小規模納稅人2017年第一季度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取得銷售含稅收入21萬元,開具普通**。代用工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共計10.5萬元,并根據增值稅管理規定取得合法差額扣除憑證。
分析:該納稅人本期允許差額扣除額=10.5萬元;
差額后含稅銷售額=21-10.5=10.5萬元;
本期增值稅應納稅額=[10.5/(1+5%)]*5%=0.5萬元。
在填列申報表時應先填具《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使用)附列資料》,再填具《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具體填列方法如下:
(一)《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使用)附列資料》填寫:
(二)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
拓展知識:
本期應納稅額怎么算
不同稅種計算不同:大體是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收入總額 – 不征稅收入 – 免稅收入 – 各項扣除 – 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公式中的減免稅額和抵免稅額,是指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國務院的稅收優惠規定減征、免征和抵免的應納稅額,
按納稅人不同常見的計算有: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因當期銷項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2、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3納稅人進口貨物
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不得抵扣任何稅額。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增值稅稅率,
3、消費稅:
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
實行從量定額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自產產品: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稅率),
委托加工: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進口產品: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4、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 = 收入總額 – 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或:應納稅所得額 = 利潤總額 + 納稅調整增加額 – 納稅調整減少額,
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方式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 收入總額 × 應稅所得率。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650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