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能算出工資嗎(個人所得稅是不是工資)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能算出工資嗎
個人所得稅app上的個人工資和實際發放的工資相差大,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個人收入高于個人所得稅app的工資數時,多半是公司為了“節省”個人所得稅的支出,或者為了“節省”公司承擔的員工保險部分支出。
我們都知道個人所得稅是根據個人的工資算出來的,月游工資超過了5000,就要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若草己,有的企業為了節省這部分的稅款,就低報工資,這樣就會少產生或者不產生個人所得稅了。
還有就是職工的社保,社保的基數是根據個人實際工資來定的,實際工資越高,社保基數就越高,相應的繳納的社保款項就越高,這時公司承擔的部分就會增加,加煙大公司的支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有些公司也會采取低報工抗采交干資的方法。
第二種:行類幾陽獲座顧態長蒸汽個人收入低于個人所得稅app的工資數時,多半是公司為了“節省”企業所得稅而虛列的工資。
公苦魯舊院寬果影知司的企業所得稅是根據公司的利潤值繳納的,利潤值越向克資編小,繳納的所得稅就越少,當公司沒有足夠的成本費用票而且公司的利潤值也很大時,就會有風揚二末報高報工資的可能,提高公司的成本費用支出,避免一部分的所得稅。
這兩種情況都是錯誤的,是不應該的,不管是上述那種情況,只要發現自己的實際發放工資與個人所得稅app中的工資數不同時,一定要與公司的財務人員確定原因,以免對自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公司作為扣繳義務人,在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的時候應該扣多少個人所得稅呢?其實不同身份的個人在取得勞務報酬時,個稅扣繳額的計算方法也略有不同。
下面小編以支付外部設計師的設計費為例,幫助大家快速理解勞務報酬的扣稅規則:
例1:如果該外部設計師為居民身份,如支付設計師A設計費10000元、支付其助手設計師B設計費2000元,需按照支付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計算:
設計師A取得設計費10000元(大于4000元),應先扣減20%費用,計算可得應納稅所得額為8000元,再按照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計算稅額為8000*20%-0=1600元。
助手B取得設計費2000元(小于4000元),應先扣減800元費用,計算可得應納稅所得額為1200元,再按照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計算稅額為1200*20%-0=240元。
特殊情況:如果設計師A、B為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則取得實習報酬時無需按照上述方式計算。所扣繳稅款的計算方式應與支付一般員工工資、薪金所得的個稅計算方式相同,即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
例2:如果該設計師為非居民身份,如支付國外設計師C設計費10000元:需要先減除20%費用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為8000元,再適用按月換算后的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為=8000*10%-210=590元。
依據:國家**公告2018年第56號、國家**公告2020年第13號
總結
綜上,在計算勞務報酬個稅扣繳額時,首先要判斷個人的居民身份,再選擇相應的計算方法及適用稅率。值得注意的是居民身份的全日制在校生取得實習報酬的特殊情況,只需遵循支付一般員工工資薪金的扣稅規則即可。
感謝您的閱讀,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財稅資訊及中小企業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管家服務。
來源:魏澤萌 理道稅籌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650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