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稅點怎么計算公式(加4個稅點怎么算)
前沿拓展:
4個稅點怎么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工資扣除標準5000元/月(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個人所得稅(personalincome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資的個人所得稅是指個人的應發工資總額,扣除個人交納的五險一金后,在扣除可以抵扣的個人健康保險(每月最高200元)后,如果實發工資的總額超過3500元,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超過3500元的金額不同,個稅比率也會不一樣。超過1500元以下,比率為3%,1500元到4500元之間,比率為10%,還要減去速算扣除數105元,以此類推。具體的比率可以看一下個所稅稅率表。
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法律依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每個子女,每人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人)的標準定額扣除,主要包括接受學前教育
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
(2)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學歷教育期間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人)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
個人負擔超過15000元的醫藥費用支出部分,5000元/月(60000元/年)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
1000元/月或1200元/月扣除;
(5)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不含岳父岳母):
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贍養人的贍養支出,2000元/月扣除.
注:如夫妻二人共同在企事業工作,如男方的工作待遇超過5000元/月,而女方的工作待遇未達到5000元/月,建議在填寫個稅申報表時,在男方的扣除方式選擇100%;
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國家**的發文說明。
有了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我們的個人所得稅應該怎么進行計算呢?接下個人所得稅網將為您介
紹個稅計算公式,并進行案例分析。
2019年最新個稅稅率表(含速算扣除數):
2019年最新個稅計算公式(含個稅專項扣除):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五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舉例說明
老李,北京人,35歲,獨生子女,已婚,有房,但每月需還房利息3000元;
有1個女兒,正在上小學;
父母健在,父親66歲,母親63歲,均60歲以上。
假設其月收入30000元,“三險一金”專項扣除為3000元,新個稅下,起征點為5000元的情況下,沒有專項附加扣除,每月需繳納(30000-5000-3000)*20%-1410=2990元個稅。
根據專項附加扣除新政策,老李就可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10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贍養老人2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攤扣除額),所以,
個稅=(30000-5000-3000-1000-1000-2000)*20%-1410=2190元。
由此可見,新個稅的個稅專項扣除,老李可以少繳2990-2190=800元的個稅,可以節省不少呢。
注:隨著國家**的個稅APP大熱,很多來自商業公司制作的各類“個稅”APP也成為熱門,這其中有的針對納稅人的具體情況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但也有的純屬蹭熱點,甚至有的純屬惡意軟件竊取個人信息。對此,稅務部門提醒廣大用戶,由于個稅登記涉及很多個人隱私信息,用戶在選擇應用軟件時務必謹慎,尤其不要在非正規渠道下載軟件、登記個人信息。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23499827.html